泰国洪水致使硬盘涨价映射全球化弊端
最近存储市场的最大热点莫过于泰国洪水所引发的硬盘价格大幅波动。洪水来了,工厂关闭,相关信息从半个月前开始飘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关注。藉此北京中关村的硬盘价格也是大幅度上涨将近一倍。而洪水造成的影响,很可能会波及到整个IT和汽车产业链,持续时间甚至可达几个季度。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洪水不仅仅是泰国的灾难,而是整个世界的灾难。全球化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同样,部分舆论认为,借此洪灾,某些厂商甚至可以大举发力,寄予其竞争对手致命一击。然而有这样的必要吗?其实当前形势下,与其说是进攻别人,倒不如说是关心下自己。以下十点基本上可以说明笔者的心态:
1.工厂受损,生产停滞
洪水一来,为保护雇员和生产设备免受洪水的威胁,硬盘厂商西部数据只能关停设立在泰国的工厂停止生产硬盘,这直接导致产能的降低,在今年第二季度,西数泰国工厂的硬盘出货量超过3200万块,占该公司总量的60%左右。
而希捷和日立在泰国虽也有工厂,但是由于位居“山坡”之上,所以并未被淹,但是因为原料供应等物流受到阻碍,也会间接影响产能。但是希捷的主要产能在于中国和新加波工厂,泰国所占比例并不大。
可以预见的是,西部数据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厂商。
库存减少带动涨价和缺货 持续数季度
2.库存减少,炒货开始
此前由于需求低迷,硬盘厂商及供应商已经将库存容量水平由20-25天调降至10-15天,调降后的库存将用于支撑11月底及12月初的市场需求。由于泰国为全球最大的硬盘配件及驱动器生产基地,洪水发生后各厂商纷纷停产将导致硬盘供应在12月份将进入短缺状态,涨价在所难免。
当然,国内的经销商可不会让硬盘直到12月份才涨起来,一周前,卖场中的硬盘就以每日三四十元的价格飞涨。如今,西部数据1TB硬盘已经由半个月前的370元涨到了现在的630元左右,即便是500GB型号也由280元上涨至460元左右,涨幅都超过60%,事实上几天前的炒货行为更是让硬盘增值原来1倍的价格。可见从上游的代理商到下游的经销商都在借此进行疯狂的炒作。
3.全都涨价,谁最保值
其实大家纵观市场,就可以发现,出货量最大的希捷和西部数据500GB、1TB型号也是涨幅最高的型号。而且多款西部数据硬盘被挂以“少货”的称号,也许是商家故意积攒不出货吧。毕竟以西部数据的受损情况来看,未来的价格走势还不好预测。
既然主流型号涨价,那么我们看看2TB、3TB型号的价格如何?实际上,由于本身出货量较少,3TB硬盘的价格并没有受到太大波及,这甚至包括那些大容量的3.5英寸外置硬盘,但是2.5英寸移动硬盘是否也会涨价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4.预算减少,持续很长
数天前,希捷官方表示,“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与外部零件供应商合作,支持他们尽快重建供应链。我们的供应商正在努力恢复生产,预计我们的产能会受到明显影响。考虑到局势的严重性和供应短缺的花费,包括竞争对手提到的种种情况,我们整个产业的影响很可能会持续下去,一直延续多个季度。”
同时,希捷已经将四季度的全球硬盘出货量预期从之前的5500万块下调到4000万至5000万块,但是从西部数据的受损情况来看,希捷有望取代西数成为四季度全球最大硬盘供应商。而西部数据在泰国的工厂需要花费4到6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产。
谁要发灾难财 谁要争第一 意义何在
5.谁是赢家,意义何在
然而即便希捷能够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首次在出货量方面超越西部数据,又能有多大意义呢?传统硬盘行业如今已经四面楚歌,不比传统内存市场好到哪去,只是基础的需求还在维持市场的运作。希捷在出货量方面若超过西部数据,恐怕也不会只持续一两个季度,但是他们也同样不会高兴起来。
根据希捷和西部数据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希捷虽然在出货量方面不如西部数据,但是营业额依旧领先,这显示希捷在企业级市场方面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而且希捷的企业级硬盘多在新加坡生产,保证“有钱赚”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以消费级市场为主的西部数据本身利润不大,若无法在自己所主导的外置硬盘业务方面实现快速增长,转盈为亏极有可能发生。
其实如今传统硬盘行业的竞争已不同往昔,可以说,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前途所奔波,积极拓展外置集中式存储和NAS设备、积极参与SSD的研发、相互寻求业务的整合。希捷收购三星硬盘业务已成定局,而西部数据收购日立环球存储则受到欧盟的阻拦。大家都认为西部数据希望成为业界老大,而谁又想过这个老大究竟好不好当呢?
6.研发不力,祸不单行
表面上来看希捷信心满满,虽然其单碟1TB产品的发布已经临近,但是若我们掐指算来,从单碟250GB迈入到单碟500GB用了大概1年半时间,而再进化到单碟1TB我们却等了2年半时间。逐渐放缓的容量增长速度使固态硬盘在吞下1.8英寸市场之后,开始吞噬2.5英寸传统硬盘市场。
如今现有的垂直记录技术已经接近极限,其实磁记录密度早在去年第三季度就突破了600Gb每平方英寸,今年几乎没有增长,所以单碟1TB虽然从数字方面来看是一大突破,但其实它只不过是一个小幅度升级而已。
真正的下一代磁记录技术HAMR目前还躺在实验室中,我们不知道它会在何时以何种姿态面世,但笔者确信固态硬盘是不可能取代传统硬盘。但是这次的洪水仍会或多或少影响单碟1TB作为新一代产品的发布进度和市场普及速度。
至少,从技术角度来看,如果你率先将HAMR搬出实验室,那么你才有资格当老大。
7.零件短缺,PC业受阻
受到泰国的洪灾导致一些硬盘工厂被迫关闭或减产的关系,市场研究公司IHS iSuppli表示,2011年最后3个月中,全球硬盘的产量将最多下降30%。
Intel公司预计,当前的硬盘库存,以及未受影响的硬盘生产线将确保PC行业的需求。如果计算机厂商的PC产量下降,那么Intel售出的处理器也将相应减少。苹果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一次电话会议上表示,他预计整个行业都将面临硬盘缺货的问题。
戴尔表示,泰国洪灾对戴尔截至10月底这一季度的业绩影响不大,但没有公布对下一季度的预期。惠普发言人则拒绝对此置评。
本来就处于日薄西山的传统PC行业,现在遭遇了这样的波动,让市场存在了诸多变数。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硬盘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最老谋深算的其实是OEM厂商,他们采取快速囤积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库存,直接导致零售市场供货不足。
再度回想日本大地震 全球化靠谱吗
8.映射全球化的弊端
由硬盘导致的全球危机?看似有些夸大事实,但假如东南亚再来一次海啸或者地震,想必情况只会更糟,从而拖累全球经济发展。当前IT制造业正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事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
但是这种分工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也带来了一些变数。假如西部数据的硬盘全部在美国制造生产,几乎不会受到此次泰国洪水的影响,只是劳动力成本增高。但假如遇上自然灾害则会是全军覆没,从这一点来看是全球化的益处。泰国作为全球的硬盘生产中心地带,虽然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但未免也太过集中。我们暂且不谈经济全球化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或者是工业污染带来的生态问题,甚至是外资对民族资本的冲击等等。尽管这些都是事实。
9.再回想日本大地震
这次事故也让笔者回想起今年3月份的日本大地震,它几乎重创了半导体芯片、打印、数码影像以及汽车等众多行业,佳能损失非常严重,他们几乎缩减了一切用于宣传的费用,东芝甚至在五六月份期间停止供应NAND闪存。好在在半导体芯片行列,韩系厂商仍能撑起一片天,无论是DRAM还是NAND,三星都在这一领域有着足够的份额。
事实上我们从日本大地震所看到的是内存短时间内存暴涨,但是这一涨价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于是就因为需求过于萎靡导致从4月份一路降到8月底的情形。
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由于整体的需求萎靡,即便是遭遇打击,也不会造成持久性的影响,最终的结果是消费者依然可以买到实惠的产品,但厂商的亏损就更为显而易见了。
10.企业应做好万全准备
其实我们现在谈及西部数据会损失多少并无多大意义,希捷也不会为这次洪灾没有重创自己而庆幸。希捷并没有将泰国设为主硬盘生产地,日立环球存储在深圳还设有工厂,这其实是全球化所带来优势的另一层体现。
笔者认为,这次的灾难没有赢家,与其说在事件过后怎样攻占市场,倒不如说如何为自己工厂的安全措施费费心思。
就像银行、服务型等公司为自己的数据中心所购建的灾备系统一样,制造业也同样需要类似的灾备方案,以在发生自然灾害或者不可预知的灾难时维持运营,至少不要将生产重心放在某一集中的地理位置上。否则,这次的洪灾也仅是世界末日的一个缩影,一个小小的震荡就会迁就整个行业,地球你真的伤不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