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Google之手的Chrome浏览器以其快速、简洁、安全、稳定以及优秀的用户体验,让众多用户赞不绝口。
速度是关键
浏览器可以说是如今电脑与网络连接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桥梁,所以这里也是竞争异常激烈的领域。在第一次大战中,微软的IE浏览器以免费附送方式打垮了需要付费购买的网景浏览器,然后迅速占据九成以上的用户电脑。但是早期的成功让IE变得过于自信而驻足不前,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趁此良机,众多第三方浏览器开始崭露头角,无论是独立内核的Firefox、Opera,还是以IE核心为基础的其他外壳浏览器,都让IE感受到了压力,第二次浏览器大战一时硝烟弥漫。正当战势转入拉锯战的时候,一支新军加入了战场,它就是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出自互联网巨头Google之手。
2008年9月份,Chrome带着Google制造的标签出现在公众面前。起初,几乎所有对手都对它并不在意,认为它很难对已有的市场格局形成冲击,原因是浏览器是比较有用户黏性的领域,新产品若没有特别之处很难吸引其他浏览器用户。然而事实却是,短短3年后的现在,Chrome的用户数量已经在全球范围里稳居第三的名次,并对二把交椅的Firefox虎视眈眈——在部分地区的统计数据中已经超过Firefox,全球发展趋势方面,根据数据预测,Chrome再有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取代Firefox的第二位置了。
那么,究竟Chrome有着怎样的魅力,能使其用户增长持续攀升呢(多方统计数据均显示,Chrome自2011年1月以来的增幅超过50%)?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快速、简洁、安全、稳定以及优秀的用户体验。相信使用过的用户一定会同意这句话,至于还没有尝试过的网友,只需花几分钟体验一下就会明白。
快点,再快点
当我们还在拨号上网的年代,modem连接速度几乎成为影响网页打开速度的唯一因素。随着宽带普及,硬件设施的影响已经很低,但是在实际上网过程中,依然会有不少用户感觉网页打开比较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网页浏览器相当于一个代码转换器,它的核心:HTML排版引擎以及JavaScript引擎就是专门处理代码转换的组件。当我们访问网页的时候,浏览器就会下载其源代码和相关元素文件,然后将它们转换成我们看到的网页模样。过去,因为下载速度本身较慢,所以感觉不出转换速度的快慢,就好比一辆马力强大的赛车开到拥挤的马路上,引擎再好也无处发挥,只有上到高速公路,才能看出马力的优势。
那么,对于不同浏览器而言就会因核心的不同而导致各自效率上的差异,对于Chrome而言,它所使用的WebKit核心以及“V8”JS引擎就是那马力十足的赛车引擎。即使在网页元素越来越丰富的今天,Chrome的WebKit核心和V8引擎也都能轻松应付,根据不同环境下的综合测试结果表明,Chrome在速度上的整体领先优势始终保持。有个最简单的比较方法,分别用Chrome和其他浏览器打开某个大型网站首页,然后看看各自用了多少时间,或者可以试试 PeaceKeeper 这个模拟浏览器实际使用的整体速度测试。
基于同一硬件平台的Peacekeeper测试,取3次平均值
除了网页打开速度让人惊叹之外,Chrome本身的启动速度也很快,如果设置成以空白页为主页的话,Chrome启动几乎是瞬间完成的,这意味着大家不用等待即可开始上网冲浪了。
Chrome的速度优势不仅让用户非常满意,它的开源性也直接促成了双核浏览器的兴起。只是由于需要重新融合到自己的产品中去,因此双核浏览器在更新效率上远远落后于Chrome原版。
去掉一切不必要的累赘
我要看的是网页
如果一款应用软件拥有华丽漂亮的用户界面,往往会给用户一个不错的印象,也大大增加了使用它的可能性。不过,这一条在浏览器上并不完全适用,因为浏览器是个比较特殊的应用软件,用户使用它们是为了看网页和做其他事情而不是看浏览器本身。所以,浏览器的用户界面在设计上,应该尽可能的给用户以最大的页面空间。
Chrome出现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嘲笑它那精简到甚至有点“简陋”的用户界面。但现在,无论是IE9也好,还是Firefox、Opera等同类产品,都采用了和Chrome相近的界面布局:只保留标签栏、地址栏和有限的几个按钮,至于其他的什么菜单栏、命令栏、状态栏等等一律隐藏掉。
占据网页空间的东西能去掉的都去掉
如果像我一样用的是5:4的显示器,或许还不觉得什么,如果用的是现在主流的宽屏显示器,一定会发觉实际页面空间扁扁的(小屏幕和笔记本用户感觉会更明显)。这是因为宽屏显示器虽然适合影视播放和游戏娱乐,但对竖长条的网页并不适合。因此,如果本身浏览器上再有菜单栏什么的占据着,留给网页内容的实际空间就更少了。
小提示:Chrome曾在开发版分支里尝试将地址栏也作为一个可隐藏的对象,但是很快就将它取消,猜测是因为隐藏地址栏不利于使用,用户体验不够好的缘故。但不论如何,Google始终坚持其一贯的简洁和高效方针。
网址记不清了?它“记得”
以前,在其他浏览器上都会有一个单独的搜索框,如果你想快速搜索某样东西,那么在这里输入关键字就可以开始搜索。从实用性上来说,搜索框还是比较方便的功能,只是实际使用中,用户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因此,当Chrome推出后,率先把搜索框和地址栏整合到一起,称之为:Omnibox。它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来智能判断是网址域名还是搜索用的关键字。如果是搜索关键字,它会给出一些相近的搜索建议,若是网址,它则会尝试帮我们自动补完后续内容,只要这个网址完整输入过一次以上。这种设计思路,既符合简洁特色,在效率上也能提供有力保证。
自动补完内容,即使只记得中间部分也没问题
更让我们感到贴心的是,即使输入的只是中间部分甚至是末尾的内容,Chrome也会尝试匹配补完。这下你就不用因为忘记某个网址而费力去找,只要在地址栏里输入地址任意部分,Chrome就会从自己的记忆中寻找匹配内容。
一键访问常用网站
“键盘坏了,只能用鼠标啦”
如果你不习惯输网址,而是喜欢通过收藏夹来访问常去的网站,Chrome也有比这更简单的方法。
最常访问的网站,一点就能打开
每个人都会有几个经常访问的网站,当这些网站访问频率超过一定标准后,Chrome就会将访问率最高的八个网页平铺显示在新标签页上。每次用户启动Chrome或是打开一个新标签页的时候,就会看到这八个网站的缩略图和名称,只需一点即可直达你想要的网页。
未完待续……
纵观Google的各类产品,快速高效和简洁的UI是其一贯做分。Chrome就是凭这两点迅速在用户心目中建立了良好口碑,更何况它还有专业人士更关注的安全和稳定性优势。至于Chrome的安全和稳定性能如何,暂且卖个关子,留到下周再讲,也给诸位刚刚知道Chrome的网友们一个消化接受的缓冲时间。那么,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不见不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