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极简风 奥林巴斯E-PL3动手玩

PChome | 编辑: 李肇巍 2011-11-16 06:28:00原创-特约 返回原文

总体来讲,奥林巴斯E-PL3在机身做工和可玩性这两点上都给了我不小的惊喜,而这两点恰恰是我自己对于这一类产品最关注的。首先我偏执地喜欢金属外壳的数码设备,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其次,我是一个懒人,照片导出以后懒得去修片懒得去打理,所以机身自带的滤镜无疑替我省了很

恋上极简风 奥林巴斯E-PL3动手玩

算算日子,手上这台奥林巴斯E-PL3也已经把玩了一周有余,现在该是聊聊它的时候了。应该说,如今我们对于“微单”这个名词都已经不会陌生,从第一款微单面世时受到市场质疑,到现在受到用户,尤其是女性消费者的喜爱,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历经了好几代产品的更迭。对于奥林巴斯的微单产品其实我也不是第一次接触,早先试用的E-PL1孱弱的显示屏和带着浓重塑料感的机身实在是很难让人提起胃口,不过我们今天的话题可不是怀旧——和我之前接触过的一些微单产品不同,可以说奥林巴斯E-PL3直接改变了一些我对于这个品牌的认识,甚至,很难把他和那E-PL1联系在一起。

首先说硬件,这次我拿到的是银色金属拉丝面板的配色版本。好吧,刚好这也是我个人在官方三种配色版本当中最喜欢的一个,奥林巴斯官方将这个配色称之为“雅致银”,另外有“达人黑”和“灵动白”可选。从外观上来看,E-PL3似乎并没有摆脱日韩系厂商传统的外观设计风格,甚至看到相机的正面时,会让人联想到同是韩系厂商的三木桑旗下的某一款产品 - -|||。

让手感党们欣慰的一点是,E-PL3的机身包括功能拨盘、快门键都采用了金属材质。品牌、型号被蚀刻在相机左肩,立体声麦克风的左右声道试音孔被设置在热靴两侧。

和大部分数码相机一一样,奥林巴斯E-PL3的功能拨盘、快门键和电源开关都被安置在机身右肩,开机后电源灯亮着很妖娆的蓝色,晚上时候很是招眼;金属材质的快门键很好找,右手食指开启相机电源后很自然的就可以把手指移到快门键上Stand By;通过功能拨盘我们其实可以发现,除了各种手动或半自动档位以外,E-PL3还提供了一个“ART”拍摄模式,下文当中会揭开谜底。

可能是出于外型美观或是产品定位的考虑,E-PL3并没有在正面设计把手或者是任何弧度,机身正面平板一块,加上是金属机身,不知天气一热如果出手汗的话会不会变得很滑呢。

由于采用的是微型3/4卡口,E-PL3可以很完美地兼容包括松下LUMIX在内的很多对应卡口镜头,在本次试用当中我使用的正是一枚来自LUMIX的7-14 mm/F4镜头。

可翻转的LCD显示屏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了微单产品的标配,甚至已经开始出现在很多单反相机上。E-PL3搭载的翻转屏的支架结构可以提供向上80度、向下45的翻转角度。那么,心中有数,自然就可以和盲拍说Byebye了。另外,在翻转屏的背后奥林巴斯也很贴心地设计了缓冲材料。

当然,相机不是拿来看的,“出片怎么样”可能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想不少关注或者已经选择微单的用户,其实都是因为它相对于单反更加轻巧的身材,和相较消费级DC来说更上一个层次的画质。从现在的数码相机市场来看,不得不承认当iPhone 4S出现,然后又一次狠狠把智能手机的相机性能拔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后,很多用户对待数码相机的态度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对于我本人而言,坦白说,从一开始就并没有将这一类产品看作是用来认真拍摄的工具,相反我更在意这样一款设备能不能够满足我对于一款平时随身记录或者轻装旅行时的拍摄需求,换一句话来说,我关心它是不是好玩。其实在越来越多智能手机应用提供了照片的简单后期处理和上传分享功能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照片的基本要求已经转向即时和方便。也就是说我在手机上拍好的一张照片通过手机应用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后期处理,达到自己所需要的效果之后,马上就可以通过社交软件或者邮件和朋友共享,这样的一个概念其实扼杀了相当一部分人购置新相机的打算。而对于数码相机,尤其是定位在“小巧、高画质”的微单相机来说,怎样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告诉大家“这只有微单能做到”,这很重要。恰好,奥林巴斯E-PL3迎合了我的胃口。

奥林巴斯E-PL3艺术效果体验

之前提到过,在E-PL3的功能拨盘上有一个专属的“ART”档,功能在于提供了包括“浓郁色彩”、“针孔相机”、“柔焦”、“怀旧颗粒”等等在内的六种艺术滤镜效果,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那么还是来看看效果吧。

戏剧效果样张

戏剧效果样张

“戏剧效果”是E-PL3机身自带滤镜当中最特别的一个,我们就从它说起好了。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这个滤镜所描绘的画面氛围相当有冲击力,第一次使用看到样张的时候我真的被吓到,这个滤镜特别适合用在拍摄大场景画面,配合广角镜头的话,效果相当不错。虽然局部性对比度的调整付出的代价是损失了不少画面细节,但是看到整体画面效果之后,你会觉得那还是值得的。

“照片怀旧颗粒效果”是E-PL3自带滤镜当中我最常用到的另一个选择,似乎从松下LX3开始,我就对黑白照片情有独钟,但是很明显E-PL3的味道更加独特一些。不少人喜欢胶片是因为它有独特的质感,那不单单是色彩上的表现,同时画面上细密的早点也可以很美。

怀旧颗粒效果样张

怀旧颗粒样张

怀旧颗粒样张

这样的画面用来拍摄一些小品,画面独特的质感会让你的照片一下子变得很有味道,嗯,很文艺。

“立体效果”滤镜其实很像是在其他同类产品当中出现的“移轴镜头”滤镜(也有叫“微缩模型”的),都是通过调整焦外画面来模拟出移轴镜头那种特殊的焦外美感。我不喜欢爬高,用这个滤镜拍拍小物件其实也感觉不错。

立体效果样张

立体效果样张

总体来讲,奥林巴斯E-PL3在机身做工和可玩性这两点上都给了我不小的惊喜,而这两点恰恰是我自己对于这一类产品最关注的。首先我偏执地喜欢金属外壳的数码设备,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其次,我是一个懒人,照片导出以后懒得去修片懒得去打理,所以机身自带的滤镜无疑替我省了很多事,当然能,如果在保存照片的同时保存未加载滤镜的原图就更好了。

如果你重视便携性又不能忍受小DC或者手机摄像头糟糕的画质,那么单电无疑是你最好的选择;如果你希望拍好的照片第一时间就可以发到微博,那么给你的E-PL3配一张Eye-Fi就完美了。如果你不知道神马是Eye-fi,一定要记得求助一下谷哥和度娘。好了,折腾过E-PL3,现在我又对E-P3感兴趣,想入手折腾一下了~~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