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新版 数码相机新手选购详细攻略!

互联网 | 编辑: 2006-12-10 01: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记得2002、2003年,笔者曾连续两年撰写《新手DC选购攻略》,由于在2004与2005年,数码相机市场变化并不算太大,因此笔者一直没有再更新攻略。2006年,随着一大批千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发布,数码相机市场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期。而对新手而言,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也有着新的注意事项

数码单反选购常见问题

随着数码单反的价格不断下降,现在的数码单反已经早已脱去了贵族的外衣,越来越平区域民化。而目前数码单反的价格甚至已经与消费类产品重叠,对那些预算比较充裕的消费者而言不失是一种选择。这里我们总结一下有关数码单反产品选购的常见问题。

问题一:买数码单反?还是消费类数码相机?

A:首先要看你自己的需求。尽管数码单反在画质、在操控、在速度方面较消费类数码相机而言,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花老师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适合选购数码单反。一方面数码单反的后期在镜头、配件方面的投资非常大,并不是所有消费者所能承受;另一方面使用数码单反需要一定的摄影知识和后期照片处理能力;同时,数码单反的机身体较大,便携性显然没有消费类产品出色。因此,对一些消费者而言,购买数码单反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或许购买诸如富士S9600之类能一机走天下的产品更为适合。

问题2:数码单反不能用LCD取景?

A: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诸如奥林巴斯E-330这类能使用LCD取景的数码单反产品,但市场上所销售的大部分产品仍无法实现此功能。这是由数码单反的固有结构所造成的。

问题3:究竟买哪一品牌的产品好?

A:如今数码单反市场可谓是全民总动员,大部分的数码相机厂家(包括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巴斯、富士、宾得、三星、松下、莱卡、柯达等)都推出了DSLR产品。数码单反的选择方法与消费类数码产品比较相同,我们可以首先决定一个心理价位,然后围绕这一价位来选择。同时,我们还可以将心中最看重、最需要的功能列出,再结合具体产品作选择。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可以从镜头方面来选择机身。比如家中已经有尼康镜头或者周围朋友使用的都是尼康相机且镜头、配件能共享的情况下,考虑尼康机身比较适合。

问题4:什么是套头?它是赠送的吗?

A:套头也可以被称为套装镜头,它是厂家为简化消费者的选购所推出的一种高性价比的镜头,这类镜头的焦距覆盖比较合理,但成像并不十分出众,它一般随同数码单反搭配销售。套头并不是免费的。因此诸如尼康D80或佳能400D往往有着两个价格:一、套机价;二、单机价(或机身价格)。

问题5:是否需要一次将镜头配全?

A:对于数码单反的选购其实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机身、其次是镜头。两者配合才能拍摄照片。其实很多摄影爱好者的镜头方面的投资往往会超过机身的价值。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一次将镜头配齐。如在初始阶段先使用套头练手,然后熟悉之后再配备一只长焦镜头或人像镜头......,这种进阶的选购方式虽然看上去比较累人,但却让我们能更好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镜头。而这种“折腾”对不少数码影像玩家而言也是一种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另类的享受。

问题6:防尘系统真的重要吗?

A:之所以近期各大厂家都在着重介绍产品的防尘、除尘系统,是由于数码单反确实很容易受到灰尘的干扰,由于图形传感器在工作时会产生静电,它就好比吸尘器,很容易沾染灰尘,从而形成黑斑。而防尘、除尘系统正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情况的产品。但,防尘、除尘系统都不是万能的,因此厂家还是提供有CCD/CMOS清洗服务。

400D的超声波除尘系统

问题7:目前有哪些厂家的产品拥有机身防震系统?

A: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目前的防震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镜头光学防震、机身防震、电子防震。其中机身防震系统失利于图形传感器的高速运动来地销售证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装载在拥有机身防震的数码单反上的镜头都具有了防震功能。目前推出了机身防震系统的数码单反厂家主要局限于索尼、宾得、三星等厂家,但相信随着产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家将提供此项功能。

问题8:除了镜头外,数码单反的主要选购配件有哪些?

A:正如前文一再提到的,数码单反的投资不仅仅是在机身上,镜头、存储卡的投资也很重要,此外,对数码单反而言,一个高性能的闪光灯也是比较有用的,同时我们还可能选配各种滤镜(UV、CPL、渐变镜等)以及手柄、电池、快门线或遥控器,而三脚架或独脚架也是很常见的配件。

问题9:数码单反检验时与普通数码相机有什么区别?

A: 数码单反的验机过程与普通消费类数码相机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应在包装、配件、保修卡、机身外观、镜头镜片、LCD与图像传感器的坏点等方面做检查,同时我们也可以使用F11左右的小光圈来拍摄一张白纸以便检验产品是否有黑斑,此外,对那些购买多只镜头的消费者还需要检查一下镜头是否存在跑焦的现象。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