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逼停iPhone 4S销售谁之过

互联网 | 编辑: 潘翔城 2012-01-17 00:00:00转载

iPhone4S正式登陆中国内地市场之际,各地均出现抢购热潮。由于大量“黄牛”有组织地参与抢购囤货,导致苹果公司于13日下午宣布停止在京沪两地的苹果零售店销售iPhone4S。“黄牛”如此猖獗,究竟谁之过?专家认为,“黄牛”搅局iPhone4S销售,看似是“黄牛”为囤货牟利所致,但根源还在于苹果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销售策略和消费者欠缺理性的消费观念。

地球人HOLD不住“黄牛党”了?

iPhone4S 在中国内地开售当日,各地均出现“黄牛”搅局的场面。13日凌晨,三里屯苹果零售店门口出现排队混乱,还伴随有肢体冲突,导致原来的秩序被打乱。13日下午,苹果公司以“确保顾客和员工的安全”为由,宣布暂时停止在北京和上海的零售店销售iPhone4S。

记者随后走访了北京多家电脑数码卖场,不乏“黄牛”兜售iPhone4S的身影。“16G的5500元,不讲价!”面对记者的询价,一位“黄牛”底气十足,“我这里货多得是,你要多少有多少!”

“苹果迷”们一机难求,“黄牛”却疯狂囤货,许多人纷纷在网上表达对“黄牛”囤货的痛恨和无奈。网友“蹦迪的鱼”表示,自己为买 iPhone4S,从12日晚上19时开始就在北京三里屯苹果零售店排队,守了一夜却因为“黄牛”闹场没能买上。在微博上,有网友甚至感叹,“难道地 球人已经HOLD不住‘黄牛党’了?”

对于“黄牛”抢购囤货的行为,北京西单大悦城苹果销售店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他们对于购买iPhone4S的消费者主要采取限购以及登记身份证的方式,但对“黄牛”雇人排队的情况,暂时没有对策加以控制。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北京市消协法律顾问邱宝昌说,如果“黄牛”确实扰乱了市场正常运行秩序,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就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有关部门应该予以调研并出台相关规定,规范市场管理。

对于苹果公司宣布暂停京沪两地零售店销售iPhone4S,邱宝昌认为,苹果公司的行为已构成了缔约过失,给排队的消费者造成了损失,应当 承担赔偿责任。“不能说因为排队的人多就不卖了,这种可能引起大多数人来围观、排队、购买的大型销售,涉及公共安全、社会治安问题,商家应当提前做好应急 预案。”

谁助长了“黄牛”猖獗?

事实上,“黄牛”搅局iPhone手机销售已 不是什么新鲜事。iPhone3G和iPhone4在中国内地开售时,都曾出现过“黄牛”抢购囤货的局面。除了抢购国内行货倒卖赚取差价,“黄牛”们往往 还利用iPhone手机在中国内地和境外发售的时间差,通过提供“代购”的形式倒卖境外销售的iPhone手机,获利同样颇丰。

一方面是iPhone手机在中国内地登陆时间晚、销售价格贵,另一方面是普通消费者一机难求而“黄牛”大发其财,这令许多消费者不禁质疑,为什么苹果公司不能把中国内地销售时间提前并且保证充足的货源,反而要让消费者彻夜排队和“黄牛”PK?

早在去年10月14日,iPhone4S已在美、英、日等7个国家率先发售。随后1个月内,韩国、香港等22个国家或地区也加入上市行列。而对于中国内地市场发售的时间,苹果公司迟迟不予公布,直到1月初才宣布开售时间。

“苹果公司这种做法是一种典型的‘饥饿营销’。”电信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说。推迟销售时间、限制销售数量是苹果公司的一种销售策略,而这种策略也导致了“黄牛”囤积居奇从中牟利。

邱宝昌表示,要严禁商家为了商业目的故意制造虚假繁荣,借机哄抬物价。目前国内对于这类行为,只有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特别的针对性的规定。对此,邱宝昌建议通过建规立制来规范、约束这类商业销售和服务提供行为。

专家呼吁消费者理性消费

记者在苹果北京三里屯店排队的人群中遇到了要购买iPhone4S的王肖。当记者问及为什么要不辞辛苦地过来排队,王肖回答,“就是喜欢,没有理由的喜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认为,年轻人对iPhone的追求实际是一种对时尚的追求,希望通过这些商品来表现自己。“但很多情况下,这种对时尚的追求也是一种跟风和从众。”

在北京一家高校从事行政工作的刘磊谈不上是“死忠果粉”,但他依然出现在13日早上北京西单大悦城苹果零售店门口的排队人群中。刘磊一个月工资不到4000元,谈及自己买iPhone4S的原因,刘磊说,“以前我没觉得必须要买,但看到身边的同事一个个地都换上了iPhone,自己还使着老手机,觉得挺没面子的。”

“现在市面上智能手机也有很多品牌,没有必要一味盲目地争抢iPhone4S。”邱宝昌说,“对于消费者而言,应该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夏学銮认为,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并非易事,需要通过多方力量才能够实现。“从商家的角度来说,无论是‘饥饿营销’还是其他手段,通过建立‘稀有’来促销的营销策略是常见的,光指望通过商家来引导消费者是很难的。”

“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一旦同龄人中有理智的声音来进行交流沟通,就会大大减少不理智的消费冲动和行为。”夏学銮说。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