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得到了什么? 2012消费存储展望

PChome | 编辑: 孙伟 2012-02-07 05:30:00原创 返回原文

大量的网络信息消费者得到了什么

当我们经历的种种风风雨雨还不足以让你感到战栗时,这说明你还是个局外人。人人都说DIY市场已经开始没落,就像你现在走进卖场就可以发现火爆程度大不如前。当你还在为攒一台电脑而忙碌辗转于各个柜台,当你询问内存和硬盘的最新报价,当你在论坛上发帖讨论是不是该入手一块固态硬盘时,表面上看似平静的市场中,也渐渐隐含着一些进化。

我们每年都在谈论着变革,事实上年年都会有变革,但若这些信息几经传播,就可能会固化我们的思维。仅从2011年来看,如果说内存,我们可以例举出诸如30纳米、单条8GB以及1600MHz几大关键词,如果是硬盘,我们可以例举出单碟1TB、4TB以及混合硬盘等等,如果是外置存储你又会看到USB3.0的到来吸引了你的眼球。但其实这不过都是标准的循序渐进而已。我们每年都在年初表达美好的愿景,一年过后我们又怀揣着相同的愿景期待着来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英特尔发布的智能响应加速技术,希捷发布了第二代Momentus XT混合硬盘,同时固态硬盘市场也变得热闹起来;很多玩家对各种存储的应用组合争论喋喋不休,混合硬盘、RAID、固态硬盘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硬盘市场中频频曝出的各种故障门事件以及质保缩水事件,争论再次升温,也导致部分网友对厂商开始产生抵制情绪。

同样也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大涉及消费级存储产品的厂商也都在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特别是那些国产内存、移动硬盘品牌都分别收到了来自三星、金士顿以及希捷和西部数据的竞争。表面上来看2012年前景一片大好,有望健康发展,但实际上,很多宣传手段和攻心术已经脱离了产品本身的价值。懂行的消费者自然会不以为然,然而那些普通电脑用户则会被其冲昏了头脑。

总之,无论是透过产品还是行业,又或者说透过网络,消费者们到底得到了什么?

忽悠人的攻心术及营销手段

当我们每日反复无常地打开电脑浏览互联网上的各种IT信息,各种IT产品评测,你竟然不会发现,有的时候你已经不知不觉地逐渐产生思维定势。为了将产品更好地销售出去,厂商无疑会采用很多的营销手段,而这些也都是攻心术。很多网友抱怨媒体夸大产品的特点,对缺点闭口不谈,更有甚者将一些偏激的观点引入文中,显然这是在对消费者进行错误的引导。毕竟大部分消费者对厂商稿件以及原创类文章并不具备分辨能力。 

网络上存在大量讨论关于固态硬盘对游戏速度的影响

时下火爆的固态硬盘,我们经常会看到如下的宣传语——启动快、玩游戏不卡、使用理论软件可以跑到多高的性能、采用的颗粒达成了多高的耐久度,甚至有更为激进的人放言几年内取代传统机械硬盘。这看上去是不是有些夸张?

 

高频率内存能大幅度提高游戏帧数?别逗了

而对于高频率的内存,厂商也通常以提高游戏帧数来宣传,毕竟高频率和低延迟都是提高内存子性能的关键,配合CPU来超频自然会提高游戏速度。同时,内存上配备的散热片也有助于提升稳定性和达成更高的频率,一举多得。 

USB3.0十倍于USB2.0的理论值,但实际设备的性能也分三六九等

对于当前越来越多的USB3.0设备,诸如USB3.0闪存盘以及USB3.0移动硬盘,相对来说会表现得收敛一些。虽然不忘宣传10倍于USB2.0的理论带宽,但也务实地给出实际测试成绩。然而USB3.0闪存盘和USB2.0闪存盘受限于控制芯片和闪存芯片的配备,性能也可分为三六九等。性能出色的四通道USB2.0闪存盘的写入速度并不比入门级的双通道USB3.0闪存盘慢。

即便是一些原创的单品评测,也存在诸多弊端。对存储产品而言,评测文章过渡地培养了我们对性能的诉求,然而解决方案比性能来的更为重要。性能最高的方案并不一定适合你,它可能产量少、价格贵、难以配置或者易用性差。很多人谈论使用RamDisk软件模拟硬盘来大幅度提升PC性能,事实上大众用户又会有多少人这样使用呢?

炒作与争论让我们无谓地纠结

自从固态硬盘进入大家的视野以来,我们便开始谈论各种存储方案,再加上混合硬盘方案的出台,引发的争论更是上升到了高点。然而事情真的有那么复杂吗?如果你静心思考,就可以发现脱离评测依然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因为固态硬盘比较传统硬盘快是不争的事实,相较于测试数据,我们更需要正确引导。 

众多的存储方案扰乱了我们的实现,速度快的并不一定合适

当前,我们的确可以找到多种存储方案,针对台式电脑,单块机械硬盘是当前最为普遍的选择,在这基础之上有条件的用户已经选择再添加一块固态硬盘。除此之外,有些玩家青睐兼顾容量和速度的机械硬盘RAID 0方案。事实上,相较于单块硬盘,RAID 0只能提升20~30%的系统应用性能,除非是文件拷贝。当然我们总拿RAID 0的风险说事也太过片面,但组建RAID的方案一直都是中高端用户的选择,并不会平民化。

随着英特尔智能响应加速技术的出台,看似我们又会多一种选择方案,但是繁琐的软件配置和应用技巧只适合于少部分玩家群体,如果我们寻求最直接的便利,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仍是大势所趋,这同时需要操作系统的进一步支持。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希捷的Momentus XT以及即将登场的新款Barracuda XT就要比当前的英特尔的智能加速响应技术来的实在。

当前的智能响应技术只是一个开端

事实上英特尔推出Z68只是其新一代标准的开端,今后可以通过平台战略让其智能响应加速技术成为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标配,直接在主板上集成NAND闪存芯片或者固态硬盘模块,并通过操作系统提供原生支持,无需设置BIOS或者控制软件。但就目前来看硬件层面并不成熟,用于配合该技术的采用SLC闪存容量为20GB的311固态硬盘售价近千元,这已经接近一款128GB的美光M4的售价,同时销量很少。这里我们只能期待未来英特尔能够继续改进制程和算法,推出容价比更高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所以当前来看单块固态硬盘+机械硬盘是最直接也最为简单、适合大众应用的解决方案,透过我们刚才的分析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而没有必要做一个10页的测试文章罗列大量软件。事实上当前来看,固态硬盘完全没有必要和机械硬盘比容量,机械硬盘也没有必要和固态硬盘比性能。我们浏览了网络上过多的宣传信息已经让我们的思路产生混乱。 

高端的固态硬盘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人

很多人谈到固态硬盘只想到超高的IOPS性能,然而巨量的IOPS对企业级应用更为重要,桌面级应用不必过渡追求高性能甚至企业级固态硬盘,随波逐流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一款合适的产品就是最佳理念。另外也有人纠结于固态硬盘的寿命限制,任何硬件产品都有寿命限制,只不过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成为了一个必须标明的指标,看似数千次的擦写次数少得可怜,但如果笔者告诉你这样的擦写次数够你用上十几年你还会有什么疑虑呢?

固态硬盘已经成为Ultrabook的绝对主力

除了性能,固态硬盘这种基于闪存的核心价值更多体现在超薄笔记本或者手持设备上,诸如最新的Ultrabook以及平板电脑,抛弃传统硬盘是必然选择,这是机械硬盘的物理特性所决定,它更适合于大容量数据存储,而固态硬盘则更强调便携和高效,两者井水不犯河水,没必要在这个过渡的时期让我们引发这么多无谓的争论。

别用片面思维来理解行业发展轨迹

已经过去的2011年中发生了很多大事,日本地震以及泰国洪水都对业内产生了深远影响。西部数据对日立环球存储科技公司的并购还没有完成,而希捷已经达成了与三星的协议,共同研发固态硬盘技术。而在零售端,我们也见证了内存价格的持续下跌,硬盘市场中出现的大量“故障事件”或者“质保缩水事件”报导,这些都让人心惊胆战。

有的时候有人会因为自己买到的产品出现了故障从而将个人情绪抛洒到网络上。在消费者的眼中,厂商就是无钱不赚的黑心企业,自然灾害和企业并购最容易让人想到价格的暴涨和不正当竞争。我们也经常抱怨英特尔对行业的垄断,然而这种垄断也来源于技术实力的保证,从而促使了英特尔在半导体行业拥有绝对的领先地位,革命性的3D晶体管已经被列为“年度最重要技术”。

去年下半年硬盘的质保风波引来了一阵舆论热潮

硬盘产品的故障率确实不低,据数据统计,一些主流型号的机械硬盘返修率高达5%甚至7%,产量的提高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质量下降,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数据备份的重要性。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现在的家电没有以前那么耐用的原因了吧,但是售后体系也变得比以往强大了。总之,产品出现了问题消费者的利益自然要得到保证,良好的售后服务才是消费者所需,很多问题是需要改善的。

从行业角度看,今年硬盘市场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或者标准的进化,比如“单碟1TB”、“混合硬盘”等关键词,希捷在这一方面先拔头筹,这得益于希捷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保证。新产品的问世自然让我们兴奋不已,单碟1TB带来了性能的提升,但这时你在想是否缩短了和固态硬盘之间性能的差距那就太可笑了。

 

希捷单碟1TB硬盘性能固然强大,但绝非划时代的新技术

其实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单碟1TB并非是划时代的关键技术,各大硬盘厂商在部署和应用方面只会是先后脚的关系,没有推出相应产品的厂商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嘲笑。事实上对厂商更为重要的事情在于对其客户的服务和政策,10MB/s的性能差距并不会起决定性作用。而混合硬盘虽然看上去很好,但限制于SLC闪存的产量短时间内必然无法大量普及。

显然,网络确实可以起到监督作用,但在某些方面上也可以变成误导和炒作。

行业如何发展并不需要消费者关心,但这并非意味着网络不必去传播。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信息源,这就很难保证不会产生片面的观点。总之,厂商的任务就是不断引领潮流带来新的技术和产品,网络的任务就是合理地传播这些信息,正确引导消费者看待问题,引发舆论热潮并不总是好的。

科技产品的主旨就是要改变你的生活

科技以人为本,意思可以理解为科技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这句话放到哪里都是正确的,但是对科技的宣传可就是以利益为本了,而媒体则是对科技的宣传最重要的途径。

比如,游戏玩家的生活就是流畅的游戏体验,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想,那些宣传固态硬盘和高频率内存可以大幅度提升游戏帧数的说法,是不是显得有些可笑呢?事实上在你的CPU性能以及内存容量足够的前提下,决定游戏帧数的依然是显卡,而内存频率起到的左右微乎其微,固态硬盘只不过可以加快关卡或者地图的加载速度而已。

诺基亚倡导的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性

所以,过分地夸大新技术或产品所带来的优势就是炒作,而有些新技术其理念比较超前,可能其第一代产品效能表现不佳,但如果简单地将其归于失败就太过片面了。

存储产品虽然表面看上去只是配角,但是它对任何科技产品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我们太过讲求存储产品的容量和速度,然而存储产品无非就是存储介质配上传输介质,存储介质无非就是磁存储器或者半导体存储器又或者光盘,传输介质又可以分为有线或者无线等等。存储介质可以决定这个产品的体积和便携性,而传输介质则可以决定我们的使用方式。

网络附加存储(NAS)一直以来是个高端名词,然而几经简化之后却成为了一款面向数字生活的无线网络存储产品,并融入全新的理念,彻底颠覆了以往的诸如USB这种直接附加的数据存储方式。显然,科技产品的价值并不总是硬件规格的进化,融合、简化以及奇思妙想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改变你的生活。

 

 NAS已经得到简化并继续深化集中存储的理念

如今希捷和西部数据都在积极宣传这一理念,利用集中存储简化个人数字文档的管理,在家中我们可以使用任何设备(PC、Mac、电视)透过WiFi集中访问一个网络存储器,在户外我们可以使用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访问位于家中的网络存储器。集机械硬盘大容量的优势,简化NAS设备的功能,融入集中存储的理念,透过无线互联网催生出了全新价值的“移动硬盘”,虽然不是革命性的新生代产品,但对生活的意义影响甚远。

我们认为这种理念和产品依然需要一段教育市场的行为才可以推广开来,当然这并非否定了有线存储方式。英特尔于一年前正式发布了代号为“Light Peak”技术,并命名为“Thunderbolt(雷电)”接口。这种接口融合了PCI Express数据传输技术以及DisplayPort显示技术,也就是可以同时支持数据传输和显示信号的数据,由一颗芯片驱动,支持菊花链扩展多个设备,理论带宽可以达到50Gbps,而当前被限制设定为10Gbps。

Thunderbolt接口带宽理论可以达到50Gbps

目前希捷和西部数据以及莱斯均已经推出或即将推出Thunderbolt接口的外置硬盘产品,可以充分释放当前存储器的性能。Thunderbolt接口也有助于简化PC平台的扩展接口配置,而超高速的存储带宽可以满足专业用户的使用需求,比如用于视频编辑或者视频制作的多级阵列存储器,通常会有巨量的数据的传输应用。当然你说Thunderbolt接口的外置硬盘和网络硬盘将以怎样的关系发展,笔者相信未来几年还会诞生出很多有意思的产品。

总之,如果需要点出2012年外置存储的关键词,那么“网络硬盘”以及“Thunderbolt”才是根本,真正体现了“科技以人为本”,而USB3.0只是一种普罗大众的标准进化而已。

逐渐没落的并不是DIY而是PC-DIY

如今很多人在谈论DIY市场逐渐地没落,其实这和传统PC市场的需求放缓也有很大关系,因为我们潜意识地将DIY归类成“PC-DIY”,所以自然会发起这样的担忧。首先我们来看一些数字,2011年全球个人PC电脑的销量为3.528亿台,这其中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上网本,其中第四季度总销量同比下降0.4%;而2011年第四季度平板电脑的销量为2650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186.2%,全年的增量更是达到274.2%;相较于2010年,2011年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量为62.7%,达到4.877亿部。

把DIY和PC绑在一块,自然会导致规模的逐渐没落

2011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首次超越了PC,即便将平板电脑算入PC阵营当中其中结果依旧。不过在数字之外,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这样一种概念——设备的用途。过去的十多年以来电脑产品更多在于增进了我们的办公效率,很多家庭购买了电脑,PC需求增幅明显,而其中又有很多用户请求懂DIY的朋友帮助“攒电脑”,也是带动了DIY市场的繁荣。

当然电脑产品也同时在推进我们的生活效率,比如聊天软件、社交网络以及电子商务等等,这些应用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但当我们在发现只用手持设备就可轻松完成上网、视频、社交、位置服务以及移动支付等应用之后,对传统PC的依赖自然减少了,尽管传统PC依然是办公和生产应用的最佳选择。

也就是说,人们并不对电脑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信息。全新的数字生活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所以,DIY也也必须脱离“PC-DIY”的束缚。

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家庭将和存储密不可分

数字生活一方面体现在无线互联网及其移动终端,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数字家庭的构建。前者自然要由智能手机去主导,对于后者,笔者认为平板电脑必然是最佳的“床上用品”,大尺寸的智能电视将成为娱乐的核心,而电脑依然作为办公设备而存在。不过这其中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存储”将是所有这一切和核心。

对于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说会产生大量的照片和视频,电脑办公也会产生大量的工作文档,而互联网中越来越多的数字下载内容也使得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收藏我们喜爱的东西。针对视频节目而言,电视台依然是最主要的内容提供商,而Netflix以及Hulu所提供的在线点播节目也已经在欧美市场赢得大量的用户群。

电视将成为数字家庭的娱乐中心

这里面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满足这些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呢?手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我们希望在电脑或者电视上直接看到,电脑下载的最新电影我们当然也希望在大屏幕的电视上观看。而“集中存储”将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透过高速的无线局域网应对音视频应用绝不在话下,这其实也是西部数据所宣传“个人云存储”之核心理念所在,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它也是“家庭云存储”。

我们唯一要争论的就是该选择个人云还是公共云

联想于去年已经公布了全新的“个人云”战略,其终端产品布局将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以及智能电视。既然我们的生活重心已经从唯一的PC发展为当前各种多元化的终端设备,那么当DIY脱离PC-DIY之后,该怎样重新诠释一个新的DIY市场呢?

最终,笔者依然在强调不要被传统思维所束缚,跳出硬件产品每年都只是标准和规格进化的视野。我们认为针对个人应用的集中存储是今年真正的热点,而闪存也为移动终端提供最佳的本地化存储方案,标准的固态硬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的必备。

有人认为科技新闻的价值就是告诉消费者应该购买什么产品,从一定方面来看笔者对此表示肯定态度,然而问题是,这些科技新闻真的能引导消费者选择出自己满意的产品么?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