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中国路线进入拐点 国内军团变阵寻突破口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6-12-27 01: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传统软件模式的扬弃

伴随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用户对随需应变的信息系统需求的加深,网络服务(Web Service)模式愈发炙手可热,并直接导致了传统软件研究、开发、测试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其中,以WEB服务为基础框架的崭新理念,更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颠覆产业格局。

软件的服务化已是大势所趋,在其基础上更加低廉、更加灵活、效率更高的信息化解决策略日益受到各个行业和企业用户的青睐。

即便是在已经形成了定势产业格局的欧美软件市场,SOA也正以暴风般的速度横扫整个产业。据WinterGreenResearc的预测,全球SOA引擎和组件市场在2008年将达到26.724亿美元,到2009年将达到84.502亿美元。美国专注于软件应用领域的咨询公司Zapthink称,全球SOA的市场规模将会由2005年的44亿美元激增至2010年的430亿美元。

种种迹象都在孕育着同一个结果:SOA是未来网络化时代软件产业的唯一选择。

在国内市场,传统软件模式上更少的包袱,无疑提供了一个推动SOA发展的良好产业环境。在国际软件厂商大举进驻中国的局势下,中国软件企业由于缺乏在核心技术上的话语权,将重点转向了直接面向用户并以服务制胜的战略,这种特征恰恰迎合了SOA更加关注服务策略的理念。正是基于对用户需求深入骨髓的了解,使中国软件企业具备了SOA最本质的要求。

从本质上说,SOA实质上是对传统软件模式的一种从根本上的扬弃,但是由于国外用户多年来对软件形成的深刻依赖,从根本上转变以应用和项目为核心的软件思路,同样面临巨大的障碍。

中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产业在固有模式上较少的包袱和牵绊,使得国内软件企业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实现转型,全面拥抱SOA时代的到来。

但对于标准、模块并不统一的SOA来说,IBM、BEA、SAP、甲骨文等已是兵临城下,凭借先行一步的优势也占据更多话语权。内人士也表现除了些许担忧,在各大软件厂商没有把蛋糕分好之前,用户要享受到SOA的应用,仍需要足够的耐心。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