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中国路线进入拐点 国内军团变阵寻突破口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6-12-27 01: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SOA的中国式蜕变

同IBM、BEA、SAP、甲骨文等大张旗鼓“SOA”相比,本土软件一段时间以来只能略显羞涩的站在幕后,无所适从。国内厂商或多或少会承认,自己的确没有更多发言权。

今年5月,长风联盟八家企业代表远赴美国旧金山参加OASIS(Organiz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tructured Information Standards,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国际会议,带队的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肖澜的内心一点也不轻松,知道必须真正进入国际主流技术和标准领域取经学习,以更好地确定联盟的技术标准发展方向和策略。

在“走出去”的想法背后,是国内软件与服务第一梯队厂商的集体困惑,面对SOA、整合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新思潮,中国的软件企业该做些什么?

8月,长风联盟于公开发布了SOA发展战略,率先高举SOA战略转型的旗帜。目前以“平台为王”为主要特征的软件格局将面临重大变革,这给处于后发地位的国内软件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这一并不算新的技术趋势下,中国有望改善在原软件产业格局中的被动地位,参与主流应用。而电子政务无疑是转型的捷径。

在加入国际标准组织OASIS并正式成为SOA标准制订的重要参与者之后,长风联盟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电子政务应用与实施环节。以此作为分水岭,SOA中国路线图已然走到了质变的拐点。

如果说之前的动作都算做铺垫,那么电子政务SOA技术应用,显然希望把SOA中国战略布局推进到一个更加偏重于实践的阶段。

据了解,包括包SOA互操作性框架、SOA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框架、SOA政务应用解决方案、SOA检测与保障机制以及案例分析等更加贴近应用的话题成为未来的核心。也就是说,在长达一年的酝酿期后,长风联盟在推进中国SOA理念及普遍应用过程中的战略思路、总体目标、推进策略及手段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正日益清晰。

早在2005年底,长风联盟就已经在“长风联盟技术发展蓝图”中将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确立为了联盟技术战略方向。

不难发现,处于萌芽阶段的SOA恰恰给了本土软件企业一个摆脱窘境的契机,此前,中国软件由于在核心技术方面缺乏积淀,往往导致以追随者面目出现。

“中国甚至是SOA成长的最佳土壤,我们没有理由不抓住它。”兼任长风联盟秘书长的肖澜如是说。

随着软件应用的核心逐步由技术实现转向客户体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成熟,软件系统的建设将被协同化,服务集成替代从而进入SOA的年代。突如其来的SOA大潮,也令众多软件厂商临时变阵。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