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终成王道未来手机人性化大势所趋

互联网 | 编辑: 李冉 2012-05-17 06:30:00转载-投稿

在世界电信日来临之前,微博和网络论坛掀起了一轮关于“未来手机”的全民大讨论,而网友们贡献的话题,除了那些天马行空般的描述——比如可卷曲的柔性透明屏幕、植入到眼镜镜片中的机体等全新手机形态之外,最为共性的观点能够总结为几个词——更轻松、更易用、更享受。这些词语反应的其实是用户对手机体验上的期待——人性化。

我们有幸看到,智能机制造商已经准备好了向我们抛出“人性化体验”创新的橄榄枝。5月初在伦敦发布的最新旗舰产品三星GALAXY SIII,就是未来手机展开人性化洗礼的最好证据。尽管新任旗舰毫无意外地装备了业界超一流的硬件装备,三星电子却并未打算对其大书特写;略过对硬件参数的繁复描述,三星用最大的篇幅向我们展示新机那些激动人心的用户体验,让大众兴奋地意识到,它可以让移动生活更加惬意轻松。

作为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潮流风向标,GALAXY SⅢ的设计理念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智能手机厂商单纯比拼硬件的做法即将成为过去式;当手机硬件进化到媲美电脑的今天,强大的硬件只是必备基础,各大厂商应该将研发重心转向用户体验,“人性化”才是主宰未来手机命运的核心竞争力。
从“拼硬件”到“拼体验”,智能机走向实质性进化

自从手机转向智能化之路以来,历经几年的疯狂增长和全员备战,发展形态上似乎出现了瓶颈,尤其是有关“硬件过剩”的观点开始甚嚣尘上。特别是市场份额最为庞大的Android系统,有人用“野蛮生长”来形容的这种现象——几乎每一台新机推出时都在强调“处理器,内存,拍照像素”等硬件参数的增加和升级,消费者却一如既往地重复着往日的体验和熟悉无比的应用。如果未来的智能机继续硬件备战的血拼,迟早会成为消费者漠不关心的宣传点。

未来手机的进化需要实质的改变,硬件当然可以继续提升,但是提升的同时一定要体现相应的消费者利益,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用户体验——无论是人机交互的革新、情感和生理的依托,最重要的是让用户觉得有新意、有兴趣,甚至成为难以割舍的依赖和习惯。这也是我们为何在看到三星向世人展现GALAXY SIII的方式时而觉得高兴。诚然,GALAXY S III拥有傲人的硬实力,包括科技宅们津津乐道的四核处理器,4.8英寸1280*720分辨率的HD Super AMOLED高清炫丽屏等豪华硬件一应俱全,但它们在三星眼中不过是那些“人性化应用与服务 ”的前提保障。宣传的重点集中在生动有趣、让人兴致激昂的人机交互演示之上,足以让人意识到“这可能才是我们一直都需要的功能”,这让我们看到一种真正“人本位”的态度,一种用户真正需要的未来手机进化方向。

未来手机将学会“理解”需求,GALAXY S III带头定义用户体验

关于“未来手机”大讨论中,有网友对手机4阶段发展的总结得很有趣——手中电话机,手中通信机,手中计算机,手中机器人。而我们现在的智能机正处在“手中计算机”的阶段,未来手机要像“手中机器人”发展,就必须学会“感知”和“理解”用户需求,实现直观、轻松的人机交互功能。这正是未来手机“用户体验”的一种诠释,因为这与“用户的真正感受”休戚相关。而我们之所以认为刚刚发布的GALAXY S III具有引领未来手机走向的潜质,是因为它给智能机厂商应该怎么定义用户体验开了个好头。

三星GALAXY SIII此次最大的功劳是将手机的“人机交互”引入到更加实用也更加自然的层次。根据介绍,它能够“聪颖” 地识别使用者的面部、声音和动作而做出响应。典型的应用是其创新的“Smart stay”(智能休眠)功能,可以判断用户在如何使用手机——例如,在阅读电子书或者浏览网页时,通过前置摄像头的眼部识别技术自动保持屏幕的亮度,于是用户能够免受频频黑屏的打扰。GALAXY S III还能准感知别人的操作动向,例如在我们看来相当“神奇”的“Direct Call”(体感拨号)功能——用户在查看短信、或是查阅联系人信息时,只要拿起手机贴近耳朵,GALAXY S III即可判别用户拨打电话的需求,而直接进入拨打对方号码的呼叫状态。

以上的一些貌似科幻词汇般的功能描述恰恰是我们在不久后上市的手机上所能体验到的。无论实际反响如何,GALAXY SIII至少开始让智能手机尝试模拟机器人管家一样来理解、帮助甚至关爱用户。当然,在未来手机范畴,将现有用户的需求进行更轻松、更高完成质量的升级也是人性化要素之一。在这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到GALAXY S III所具有的革新性。

其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层面是GALAXY S III在用户分享体验上所做的努力。比如手机上首次出现的S Beam(触碰即传)功能,让两台手机之间的大文件传递只需要背面碰碰那么简单,速度也快到5M容量的MP3歌曲仅需1秒瞬间即可完成分享。与多数用户还在用实际连接线拷贝和复制数据相比,GALAXY SIII所创新的数据分享方式可以称为“不费吹灰之力”,而事事轻松正是用户体验的最佳体现之一。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GALAXY S III在用户的摄像体验上所做的努力。GALAXY S III不是选择继续增加毫无作用的象素数据,而是让摄像头瞬间启动,让用户零延迟地进行多达20张的极速连拍,为用户自动挑选出效果最佳的照片;让每张照片都可以加入地点信息并传送到云端永不丢失。所有这一切都在短时间完成,用户需要的只是点触一下快门键。如此体贴入微的摄像功能,难道不是连现有专业相机用户都艳羡的体验吗?

用户体验永远比“看不见”的高性能要实际得多,这也是智能手机不可越过的衡量杆尺。长久以来,智能手机给人的感觉从未像GALAXY S III这般“平易近人”,因为多数都是硬件强大却又让用户生疏涩难懂。我们跨过GALAXY S III双核变四核的事实,看到更多的是易用性,是轻松体验,是人本关怀,是外延服务的提升,是一种顺应未来用户需求的姿态。我们乐于看到GALAXY SIII所引领的这场比拼“用户体验”的未来手机走向,我们更希望在“人性化”大势所趋的前提下,未来的智能机不仅会有更强健的骨骼,也将拥有更为丰满的“血肉”——人性化体验。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