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电信提醒:谨防6种典型诱骗短信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01-01 20:57:00转载

12月31日电 中国信息产业部今天就新年电信消费发出友情提醒。

一、谨防移动信息服务消费陷阱
近期,部分移动信息服务企业利用端口号或用户手机号码,向消费者发送类似朋友问候或诱惑性的短信息,诱骗用户回复至非普通用户号码或拨打有关语音业务(此类业务采取“本地接入费+信息费”的叠加收费方式,如12590***,10159***,168***)。对此,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谨慎回复或拨打,以免被个别违规企业利用,形成订制信息而被扣费。同时,建议消费者收到此类短信时,要及时向相关基础电信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举报。典型诱骗短信内容如下:

1、“现在哪里呢?忙吗?陪我聊聊好吗?”

2、“你的邮箱有一封未读邮件,你的朋友有急事找你,回复X到XX查收,当日有效。”

3、“尊敬的用户,为感谢您的支持,特送您三首铃声,回复8即可下载到您的手机上。”

4、“你手机中取5元话费,领取回复18。”

5、“圣诞派对,预约神秘女郎,固话拨95********同城约会,真人面对一定有你想象不到的…..固话拨96********真人相约。”

6、“小美诱惑能否守住最后防线?移动用户拨打12590****,联通用户拨打10159****。”

二、谨防长途电话“优惠缩水”
近期,相关基础电信企业纷纷推出长途电话或IP长话促销活动(如中国电信本网用户拨打11808接入码,中国网通本网用户拨打11618接入码等,中国移动用户拨打17951接入码,中国联通用户拨打17911接入码,中国铁通用户拨打17991接入码,中国卫通用户拨打本地17971接入码等),上述业务采取“本地接入费+长途通话费”叠加的收费方式。但部分电信企业和媒体在宣传时,仅告知用户长途通话费,或者大力宣传长途通话费降价幅度惊人,未告知用户在使用上述业务时,还需缴纳本地接入费,容易误导消费者。请消费者提高警惕,使用前注意上述业务的总体收费构成,以免长途通话费节约很多,但本地接入费却付出较多,总体付费超出自身的期望值而引发消费不愉快。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