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鲜辣报:AMD新APU跑分曝光 英特尔不稳定问题指导发布

PChome | 编辑: 刘灿 2024-06-24 05:00:56原创

上周,AMD锐龙AI 300系列跑分结果流出;英特尔发布13/14代酷睿最新问题指导;锐龙9000系列海外价格偷跑;英特尔已使用台积电3nm制程代工。

上周,AMD锐龙 AI 300系列两款处理器均有跑分结果流出,表现惊艳;英特尔发布13/14代酷睿最新问题指导,eTVB并非根本原因;锐龙9000系列海外价格偷跑,旗舰发售价或将低于上代;英特尔已使用台积电3nm制程代工。

AMD Ryzen AI 9 365初测成绩曝光 提升符合预期

AMD在COMPUTEX 2024上带来了全新的Zen 5系列架构以及面向移动端的Ryzen AI 300系列处理器,代号“Strix Point”,首批提供了Ryzen AI 9 HX 370和Ryzen AI 9 365两款产品。上周有网友(@David Huang)拿到了Ryzen AI 9 365的工程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测试。Ryzen AI 9 365采用了混合架构设计,CPU部分包括了Zen 5和Zen 5c架构的内核,为Zen 5 x4+Zen 5c x6的组合,共10核心20线程,L2+L3缓存共有34MB;GPU部分为RDNA 3.5架构,最多配备16个CU;另外还有新的XDNA 2神经处理单元(NPU),提供50 TOPS的性能,轻松超过了微软Windows对于下一代AI PC的40 TOPS要求,可以在本地运行Copilot这类AI工作负载。

在SPEC CPU 2017 rate-1测试里,由于部分子项目会遭遇温度墙问题,所以将频率设置了4.8 GHz。显示与前一代基于Zen 4架构内核的处理器相比,Zen 5架构内核的整数IPC提升幅度为9.71%。而在Geekbench 5/6测试里,Zen 5架构的单核IPC性能幅度分别为15.28%和17.66%,与AMD官方宣传的16%差不多。

鲜辣酷评:从目前样品的测试结果来看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即使是定位较低的Ryzen AI 9 365也有着不错的CPU表现,架构提升带来的IPC提升是实打实的,同时大小核的引入也带来了更多的核心数和更好的多核性能。

GPD预热新双屏笔记本 锐龙AI 9 HX 370跑分惊艳

此前国产掌机厂商GPD已经预热了其首款GPD DUO双屏笔记本,此前的消息表明该笔记本将搭载AMD锐龙7 8840U处理器,但伴随着全新的锐龙AI 300系列移动处理器发布,GPD官方上周宣布该笔记本将直接搭载全新的AMD锐龙AI 9 HX 370处理器,并且在产品介绍当中带来了该款处理器的测试情况,其中全新的Radeon 890M核显表现已经超越了部分入门级独显。

该款笔记本搭载锐龙AI 9 HX 370处理器,拥有12核心24线程,最大加速频率5.1GHz,内置Radeon 890M核显,拥有16个执行单元,1024个着色器,运行频率达2.9GHz。在GPD公布的数据中,在54W性能释放下,锐龙AI 9 HX 370的单核性能看齐了锐龙9 7950X,多核性能则是超越了锐龙9 5950X。

而在核显方面,Radeon 890M核显Time Spy得分4221分,和移动端的满血版RTX 3050仅差约260分,并超过了移动端RTX 2050近500分,表现相当出色。处理器内还有全新XDNA 2神经处理单元(NPU),可提供50 TOPS的AI算力,助力AI应用运行。

鲜辣酷评:CPU部分与前面的分析基本一致,但这部分的亮点在于核显部分的超强表现,如果真的能在实际使用当中达到入门级独显的表现,相信这一定能够颠覆入门轻薄本产品的体验。

英特尔发13/14代酷睿最新问题指导 eTVB并非根本原因

关于英特尔13/14代酷睿处理器的游戏稳定性问题此前也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英特尔也已经推出了“Intel Default Settings”配置文件来暂时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降低了核心电压并限制这些处理器的升压余量,但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只是降低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并会导致性能下降。英特尔上周发布了第13和14代酷睿K/KF/KS处理器不稳定问题的相关指导(2024年6月),英特尔根据分析认定,导致第13/14代酷睿K/KF/KS处理器不稳定问题的一个已确认的因素是: 由于先前的BIOS设置导致处理器在高温下仍能以睿频加速的频率和电压运行,从而导致的处理器电压输入升高。在调查不稳定问题时,英特尔确实发现了eTVB算法中的一个瑕疵,这可能会影响第13/14代酷睿K/KF/KS处理器的运行条件。英特尔已经为eTVB瑕疵开发了补丁,并正在与我们的OEM/ODM主板合作伙伴合作,在2024年7月19日之前作为BIOS更新的一部分推出该补丁。


随着与合作伙伴的深入调查,英特尔希望确保所有用户都清楚第13/14代酷睿K/KF/KS处理器的推荐设置。英特尔还建议用户检查主板厂商的网站,以获取最新的相关BIOS更新。推荐设置通过了广泛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了第13/14代酷睿K/KF/KS处理器的最佳稳定性和可靠性。英特尔强调,超频或使用高于推荐功耗设置的用户需自行承担风险,可能会使保修失效或影响系统健康。

鲜辣酷评:英特尔说了半天有用的真不多,合着原因还是没找到,性能还是得受限,希望各位英特尔旗舰U用户血压平稳。

锐龙9000系列海外价格偷跑 旗舰发售价或将低于上代

此前AMD已经在2024台北电脑展上正式发布了采用Zen 5架构的锐龙9000系列桌面处理器,并且宣布将会在7月份正式上市。此次首发的四款锐龙9000处理器包括锐龙9 9950X、锐龙9 9900X、锐龙7 9700X和锐龙5 9600X,规格上和上代产品相同,分别为16、12、8和6核。上周外媒已经发现了部分偷跑上架的海外经销商,经过价格对比发现锐龙9000系列的上市价格很有可能比同规格的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持平或更低。

外媒Wccftech首先在加拿大电商Canada Computers发现了相关产品,其给出的锐龙9 9950X的售价为839加元(610美元),低于锐龙9 7950X加拿大的上市价939加元(683美元),当然了现在它的售价已经降至719加元(522美元),而锐龙9 7950X3D的上市价和锐龙9 7950X是一样的,目前它的售价是749加元(545美元)。


此外菲律宾零售商Bermorzone也列出了整系列锐龙9000处理器的价格,锐龙9 9950X为38000比索(647.93美元),锐龙9 9900X为35000比索(596.77美元),锐龙7 9700X为24000比索(409.21美元),锐龙5 9600X为18500比索(315.43美元)。此前的消息表明锐龙9000系列处理器的定价将与锐龙7000系列相近,而从目前这些零售商给出的报价来看,9900X、9700X、9600X的定价确实和上代比较接近。而关于具体发售时间,部分零售商表示该系列处理器将在美国东部时间7月31日上午9点正式开售,预计在7月内我们就能够看到相关的评测内容了。

鲜辣酷评:加量不加价确实不错,不过实际上锐龙9000系列比起锐龙7000系列就是纯IPC提升和功耗下降,如果你预算有限,买降价的锐龙7000系列也未尝不可。

英特尔已使用台积电3nm制程代工 含酷睿Ultra 200全系

英特尔此前已经详细介绍了下一代用于低功耗平台的Lunar Lake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将与Arrow Lake系列产品一起成为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的一部分。此前英特尔已经确认Lunar Lake处理器的两个模块都是由台积电代工的,当中计算模块用的是N3B工艺,而平台控制模块则使用N6工艺,而关于Arrow Lake系列的架构则并未有更多确认的消息。但根据最新爆料,台积电目前已经接到了英特尔的3nm制程订单。

根据Digitimes的消息,台积电已经开始使用3nm EUV FinFET工艺为英特尔的新笔记本处理器生成芯片,大概率是目前已经公布的Lunar Lake系列处理器,不过此前的消息也表明Arrow Lake系列的部分计算模块也将采用台积电3nm制程工艺,这也让市场对于英特尔自家的代工业务产生了不少的质疑。

根据此前的爆料来看,Arrow Lake有望基于台积电3nm制造的核显模块基于Xe-LPG+架构,和Lunar Lake上所用基于Battlemage的Xe2架构核显落后半代,NPU预计将配备符合微软Copilot+ AI PC需求的产品,估计与Lunar Lake采用相同的架构,但规模尚不清楚。英特尔在Arrow Lake上大概率将会将使用Intel 20A工艺和台积电N3制程的模块组合在一起,毕竟英特尔也要考虑到自家代工业务的发展。

鲜辣酷评:台积电虽好,用多了自家代工可就要完蛋了,而且赶上产能不足还得延期,英特尔还是多养养自家代工吧。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