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K/3 通化钢铁集团ERP应用案例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1-04 01: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汇报是系统功能定位的基础。介绍了通钢集团合金蝶合作实施ERP的经验。

优势合作共同发展

王树强认为,通钢在金蝶的用户群中,业务复杂性排在前列。到目前为止,通钢实际运行的结果还比较顺畅。

比如通钢集团要进行二次创业,钢产量要超过400万吨,需要建立新生产线,建立的同时就要考虑信息化的问题。12月通钢和金蝶搞了一个测试,测试集群方案,解决新厂建立后大用户量并发访问的问题。

王树强认为和金蝶的合作还是基本顺利,通钢不但在行业应用的开发上得到了金蝶深圳核心工程师的支持,同时还得到了吉林分公司的大力支持,另外金蝶在通化的代理商科龙公司,也长期有十几个技术支持人员在通钢提供现场支持。

金蝶相关负责人也认为,通钢这样规模的信息化工程,软件供应商的服务和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钢集团所以能够应用这么顺利,关键在于供应商、服务商对客户的需求有及时的反馈,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王树强举例说,对通钢集团的商业智能,软件公司未必清楚。冶金专业出身的王树强说,通钢项目组很清楚通钢集团的领导关心什么数据,需要什么样的KPI(关键指标)。通钢项目组可以定义,然后请金蝶做定制开发的商业智能。目前通钢和金蝶都有意将这种K/3通用产品加冶金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向全行业推广,到时网航积累的经验可以有更好的用武之第。

信息化的过程好比婚姻,产品好比是目前双方的条件,但是决定婚姻成败的更关键因素是双方的发展方向。现在的通钢集团信息化,已经不是2000年6月的通钢信息化,现在的金蝶也不是2000年的金蝶。双方发展步调的协同,才是金蝶和通钢这个信息化务实应用者最大的期望。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5 页< 上一页2345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