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K/3 通化钢铁集团ERP应用案例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1-04 01: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汇报是系统功能定位的基础。介绍了通钢集团合金蝶合作实施ERP的经验。

主干上线信息化结硕果

通化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的具体实施指挥者、网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树强,在2003年11月举行的金蝶技术大会上做了题为《发挥信息化优势推动国有企业创新实践》的主题演讲。在这个演讲里,王树强将通钢信息化的效益归纳成三个方面: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信息化自身创效,在经济效益方面,王树强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实现三网合一年节约资金300万,库存降低年节约资金700万,电子商务年降低成本2000万,效率提高10%,产生效益800万,氧气平衡系统年效益350万……

累计起来,信息化年均产生的直接效益超过千万,而通钢从2000年开始的集团信息化投资,到目前为止还不足1亿。把自己称为"信息化务实应用者"的通钢信息化团队,务实地为通钢创造了显著的效益。

不过这还不是通钢信息化的全部,2000年6月开始集团信息化时,最主要地目的是要支撑集团管理架构、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而专家总结信息化阶段成果时认为:

"通钢的信息化应用有着自己的典型特点,尤其在长材企业中,面向平衡的计划和订单处理系统解决方案、面向流程的模型构造系统EMD、电子商务、完善的数据收集转储和应用框架等多项关键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通钢信息化工作也受到了国家、省、市多次表彰,曾荣获2002、2003两个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构建三网合一优势,培育信息化造血机能"获冶金工业协会颁发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多项信息化技术成果取得国家专利,交易额超过10亿元的电子商务应用写入中国电子商务年鉴。

经济效益是良好投资回报的证明,而信息化对集团管理框架变化的有力支持,则为通钢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网航作为通钢控股子公司,在实施通钢信息化的过程中,培养了150人的信息化队伍。这只队伍,不但是通钢信息化造血机制,也是一个创收的来源。2003年,网航产值近1亿元,利润1100万元。在众多国有企业或深或潜的陷入"信息化泥潭"时,通钢这个"信息化务实应用者"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成果。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5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