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上代卡皇 迪兰HD7850酷能版测试

PChome | 编辑: 夏阳 2012-07-10 05:30:00原创 返回原文

迪兰推HD7850酷能

前几天刚对老牌AIB迪兰恒进的HD7870 VortexII进行了评测,相信对GPU频道比较关注的网友还有印象,如果说Vortex是迪兰在散热方面的独门秘笈,那么PCS酷能系列就是性价比的掌舵手。

一般来说A卡中的XX70是旗舰芯片,而XX50就是同架构的性价比型号,拿HD7870和HD7850之间来说,两者价格相差近40%,而性能之间则仅有15%之别,再加上AMD在HD7850上的开放性政策,使得AIB能够放开手脚推出更多的超频版,非公版产品。今天就给大家讲解并展示基于HD7850的迪兰PCS+。

说到PCS酷能+,可能并没有太严格的定义去概括它,但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特征是酷能版的做工以及频率都是一般显卡所不能及的。HD7850 酷能+的默认频率是1GHz/4900MHz,核心和显存频率均比公版HD7850要高,这就进一步的拉近了与HD7870的性能差距。

相同或相近定位产品参数表

HD7850相对完整规格的HD7870来说,显存控制器以及标配显存都没有变,即拥有1024GCN内核,64纹理单元和32光栅单元,公版运行在860MHz/4800MHz。也就是说HD7850在运算单元方面删减了20%,核心频率上降低14%,其他的都没有变化。

核心架构示意图

HD7870的满载功耗也就是在150W左右,HD7850经过这么删减的处理,即便是超频版功耗也应该在110W~130W左右,因此单6PIN辅助供电问题也不大。

芯片特性全部保留

在我们熟知的Eyefinity技术,AMD在Radeon HD 7000家族中也得以提升,带来了全新的AMD Eyefinity 2.0技术。AMD Eyefinity 2.0技术全面支持DisplayPort 1.2标准和HDMI 1.4a标准,同时还加入了Color Correction颜色校正技术,而多屏扩展方面还引入了多组音视频流技术,只需一块显卡就可以实现多路视频语音会话。

支持Eyefinity六屏输出

相对于Eyefinity技术,新的Eyefinity 2.0可以扩展高达16K*16K分辨率显示输出,能够拥有更大的显示视野。同时为了满足多屏扩展用户随心定制桌面的要求,新的Eyefinity 2.0允许用户定义主显示桌面的排列位置,不再单一的居左显示,增强了多屏扩展的可玩性。更重要的是,AMD将其HD30技术与Eyefinity技术得以完美的融合,让三屏也可以获得3D效果,这势必会为游戏玩家带来更强劲的视觉冲击,同时也能领略到更真实的游戏感受。

独立声道输出

AMD Radeon HD 7000显卡在多屏输出方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改进支持,那就是实现了独立数字多声道音频技术,显卡输出的各个显示器都有独立的音频通道,每个显示器的声音都是独立的,当你将视频拖拉到另一个显示器的时候,声音也会随之在另一个显示器对应的喇叭上播放。

可以说,新的Eyefinity 2.0让我们领略到完全不同的多屏体验,这将是AMD多屏显示的又一次进化,也是显卡领域多屏显示的提升。

六屏输出

次世代原声道输出

平心而言,以往AMD在3D以及转码(通用计算中的一个体现)是要落后NVIDIA不少,但从HD7000开始全系列都提高了不少,而且最厚道的是这些都基于开放性的,开源型的。

剖析详解用料构成

对于显卡的评测无外乎其定位,性能以及做工。HD7850定位就是性价比主流型,再加上酷能版较高的频率和迪兰在HD7000产品上全新换装,该卡还是比较有看点的。

显卡包装以及附件

除显卡本体之外,随盒附带的有,交火桥,MiniDP转DP,说明书,DVI转VGA,驱动光盘各一件。

卡的正面和背面

全新的酷能外壳设计是黑色+磨砂橡胶材质,另外PCB也由万年红换成了纯黑色,显得高档气息十足。

背部贴有产品的标识,标注了该卡的详细参数

视讯输出接口

视讯接口方面,采用了双Mini DP+HDMI+Dual-Link DVI组合输出,支持AMD Eyefinity,不过至于是4屏还是5屏笔者暂时无法确定(从接口上看支持5联屏,但包装盒上标注的是4联屏)

CrossfireX金手指,支持双路交火

6PIN外接辅助供电,和PCI-E一起最高可以提供150W的电力

只需要拧掉背部的四颗扣具螺丝就可以将卡拆卸开来,简单方便,但有利也有弊——由于接触点以及重心的原因,GPU的DIE容易被硌坏。

显卡本身的电路设计公版和非公版本来界限就不是太明确。按照上图的情况来看,迪兰的电气化布局应该是按照公版设计的,只有一小部分会有一些小变化。

核心使用五相供电(HD7850公版为四相),显存部分使用一相,Powerplay使用一项。

五相核心纯数字供电,使用整合型Drmos,大量的修正补偿电容以及低压滤波电容等完善电路。

右上为显存供电,使用常规混合式模拟供电,下方为Powerplay,供电方式亦是如此,毕竟这两路的供应标准不是那么苛刻。

EMI磁屏蔽处理 增强画质纯净度

两根8mm的热管通过S型的方式达到了等效四热管的散热效果

HD7850没有太高的供电需求,因此散热设计以及供电规模方面都是简单而又“正常”的,关键还是在于其性价比的表现。

测试平台以及环境介绍

在上机环境中,用GPU-Z 1.6.2版检测,详细参数如下,基于28nm,核心代号Pitcaim,28亿晶体管,拥有32光栅单元,1024GCN内核,256Bit显存控制器,默认搭载2GB显存,核心和显存频率分别是1GHz/4.9GHz。

GPU-Z

在空闲下,核心频率维持在300MHz,显存也有等效600MHz,风扇转速并不低,好在核心电压和核心温度都不高。

下面对其性能做一个评定: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使用Core i7 2600K+Z68,主频超至4.5GHz,内存使用英瑞达铂胜1866CL9双通道2GB*2内存,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 7旗舰版64位,双方显卡驱动均使用最新WHQL版。

基于DX10的基准测试:3DMARK Vantage

●  基于DX10的基准测试: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是专为Windows Vista DX10环境下开发的3D性能测试软件,分为高、中、低三种测试级别,对显卡的计算能力要求和显卡性能在得分中所占的比重也依次递减,通常以中档Performance设定为通用衡量标准。

测试参数设定:

3DMARK Vantage有一项PhysX测试基于NVIDIA物理加速技术设计,拥有CUDA架构的NVIDIA显卡可以借助庞大的并行计算内核帮助CPU大幅度提高这项测试的得分,而使用AMD显卡时则只能依靠效率不佳的CPU计算。参测显卡使用Performance和High模式各测试一遍,驱动中AA/AF选为应用程序控制。

 

 

基于DX11的基准测试:3DMARK 11

● 基于DX11的基准测试:3DMARK 11

2010年的最后一个月,Futuremark的大作3DMark 11终于发布,这也堪称2010年Benchmark方面最重磅的炸弹了。作为业内公认的专业图形性能测试工具,3DMark 11会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所有硬件网站的测试标准,成为衡量市面上所有显卡和PC平台的标准型测试项目——从3DMark 99到3DMark Vantage十多年的时间里3DMark系列都是如此成为图形测试的标准。

Futuremark总是在版本号的前一年推出新软件,这次也不例外,3DMark 11在09年底就诞生了,不过巧合的是,它的版本号应该还有另一层含义——基于DirectX11接口的基准测试软件。

测试参数设定:

运行Performance和Extreme两项测试,分别检验显卡在高低不同负载下的DX11渲染能力。显卡驱动中将AA和AF设定为应用程序控制,分辨率使用测试项目默认设定。

基于DX11的基准测试:Heaven2.1

● 基于DX11的基准测试:Unigine Heaven2.1

俄罗斯Unigine公司开发的新款3D性能测试软件,主要针对DirectX11 API设计,同时还兼带DirectX9、DirectX10以及OpenGL3.2.这款测试软件的引擎,在DirectX11模式下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Tessellator(细分曲面技术),这时DX11的重要标志性技术之一,也是DX11相对于以往API的明显提升部分,可使渲染对象拆分得更精细,模型边缘层次感明显,视觉上更加真实。

测试参数设定:

Unigine Heaven2.1的测试运行DX11和DX10两种模式,因为现在和未来一两年内,大型3D游戏将主要基于这两种API设计。测试使用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运行在DX11模式下,Tessellator(曲面细分)级别设定为Extreme。

 

DX11游戏测试:《科林麦克雷:尘埃2》

● DX11游戏《科林.麦克雷:尘埃2》测试

《科林.麦克雷:尘埃2》是一款为了纪念去世的英国赛车手科林.麦克雷制作的模拟赛车类游戏,在前作发行了两年之后,这款续作在2009年底正式发布。这款游戏最大的亮点是率先支持DX11引擎,无论是画面质感还是可玩性都大有超过《极品飞车》之势头。

测试参数设定:

所有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程序,设定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

DX11游戏测试:《科林麦克雷:尘埃3》

● DX11游戏《科林.麦克雷:尘埃3》测试

尘埃3》完整版是由Codemasters制作并发行的一款赛车竞速游戏,对此前发布的《尘埃3》进行资料上的填充和优化。 更新内容包括: 2个地点的12个新赛道,新车,和大量其他内容。 游戏采用的是Ego引擎,拥有更加拟真的天气系统及画面效果。 游戏拥有着出色的画面,激情的背景音乐,真实的操空性与音效。 一个赛车游戏其操控性是很重要的,而《尘埃3》操作很简单,给人的那种物理感觉很强。

测试参数设定:

所有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程序,设定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

DX11游戏测试:《失落的星球2》

● DX11游戏 《失落的星球2》测试

《失落的星球 2》承袭前作内容第3人称射击,针对多人连线部分加以强化,并加入4人Co-op连线合作共同对抗巨大异形怪兽“艾克里德(Akrid)”崭新玩法,玩家不只是要正面对抗艾克里德,甚至还要爬上AK小山般的庞大身躯展开攻击。

 游戏采用 CAPCOM 独自研发并进一步强化的“MT-Framework 2.0”游戏引擎,呈现比前作更为细致绚丽的画面,使用该引擎的还有《鬼泣4》和《生化危机5》。

测试参数设定:

所有显卡运行在DX11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程序,分辨率设定为1920×1080,开启AA/AF。

DX10游戏测试:《孤岛危机》

● DX10游戏《孤岛危机》测试

《孤岛危机》(Crysis)是一款科幻题材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此游戏由德国游戏开发商Crytek制作开发,在由美国艺电发行,是孤岛危机三部曲的第一部。《孤岛危机》的背景发生在一群外星机器的船舰在地底被发现,玩家扮演三角洲特种部队中暴龙小队的成员──诺曼(Nomad)进行搜索和撤离的任务。这款游戏对硬件配置尤其是显卡的要求极高,发售没几天便获得“硬件杀手”的称号。

测试参数设定:

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程序,所有参测显卡运行在DX10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

 

 

DX10游戏测试:《生化危机5》

 

● DX10游戏 《生化危机5》测试

《生化危机》,这个不朽的名字几乎任何80年后出生的男孩都知道。早在12年前这款游戏就已存在,并就此开创了AVG(冒险解谜类)游戏的先河。时至今日,《生化危机》系列已推出第五代作品,官方正式登陆PC平台,这次主人公要前往非洲无名小镇完成任务。相比第四代作品,《生化危机5》上的射击类游戏特征似乎更加明显。

测试参数设定:

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程序,所有参测显卡运行在DX10最高画质设定下,测试使用1920×1080分辨率,开启AA/AF。

DX10游戏测试:《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 DX10游戏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测试

《使命召唤》系列在3D游戏爱好者中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即便你不是一个FPS游戏玩家,你也至少听说过这个名字,它从第一代开始铸就的经典实在令人难以忘怀。从那以后,《使命召唤》系列一直保持着将近一年一部新作的发布频率,如今大家翘首企盼的系列第七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终于面世,无论各游戏机构的评价如何,它都将是炙手可热的作品。

测试参数设定:

游戏没有自带Benchmark程序,选择第五关“S.O.G.”刚开始时长达两分钟的自动过场剧情,使用Fraps软件记录游戏帧率。所有参测显卡运行在DX10最高画质设定下,开启AA/AF。

本来在初始的情况下HD7850性能会略低于GeForce GTX 570,不过现在有了14%的核心频率提升让它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并有了向上代卡皇GeFoce GTX 580叫板的实力。这是HD7850所难能可贵的地方。

HD7800是小核心策略,并且在单元利用率,指令指派,复用等方面比较出色,再加上这款酷能1GHz的超高主频,因此可谓发挥了HD7850高能耗比的特点,并且根据笔者后续的调试,这款显卡还能再超频10~15%左右,进一步的攀升性能。

了解完做工以及性能表现之后主要谈谈价格,目前的价格是2099,相对于公版的1999元来说是比较超值的,毕竟做工和预设频率都要强上不少,而且在能耗比上要比GeForce GTX 570出彩,因此这款卡可以说是目前迪兰定位比较清晰而合理的。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