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的2006年总结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7-01-04 18:00:00转载

 

2006年中国的CIO们过得怎样?有什么成就?有什么疑惑?2007年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发展状况?近日,IT168记者调查采访了,来自政府、制造、流通等不同行业、地区的20多家机构。总体而言,IT人员的角色定位正在从业务支持者向核心业务人员转变,IT逐渐成为企业运营的基础平台;多数企业已经从IT部门推动进入到业务需求推动信息化的新阶段,但信息化建设仍缺乏系统性规划和研究; 多数企业尤其中小企业信息化规划和企业战略脱节严重,信息化尚未上升到企业战略的层面。

  信息化还没形成一个战略。具体而言,又呈现出九大特点。

   九大特点

  记者通过对CIO自身工作、与本单位内部相关部门的关系,及与外部相关厂商的合作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2006年有以下九大特点:

   特点一:后盾力量越来越强

  "老大难,老大难,老大来了就不难!"2006年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有何变化?16个人给出了同样的答案-----领导更重视了,并且这种重视也有了真正的表现,可谓CIO们的后方力量越来越强。

  在政府领域,吉林省政府公众信息网服务中心主任徐彩晶在接受采访时谈到,"2006年领导更加重视政务信息化建设,特别重视发挥政府网站在网上宣传方面的作用发挥;亲自督导、审核重要政务信息的网上发布工作"。

  作为另一类企业的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何雨生道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答案。他说:"2006年我们的院长对信息化的重视度比以往都高,具体表现有三方面:一是其参与度加强了,亲自担任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二是在投资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决定以IT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三是在管理方面,切实把信息化当成一个战略来考率,在思维方式上有了较大改变"。

  而一直以务实为宗旨的企业老板们,2006年对信息化的重视度也在发生着本质变化,这种质的变化,就是随着信息化带来的好处而在不断地加强重视。"双汇的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一年比一年高,最初他们觉得信息化可以让企业节约成本,然后就是可以让业务快速发展。而现在他们都觉得离不开信息化了。因此,对信息化是越来越重视"。双汇集团CIO刘小兵的回答道出了诸多企业信息主管们的答案。

    特点二:"钉子户"越来越少

  信息化的推广和实施有时就像旧城改造,由于利益、习惯等问题,总能碰到钉子户,特别是在一些非民营企业,这种现象更是严重。针对这个问题,信息主管们有时可以通过十八班武艺勉强越关。但这种越关并不能让信息主管们心里愉快,"有些事情本来可以一步到位达到最佳状态,但往往环境所迫不得不绕许多弯最终再绕过来,付出惨痛的代价。"一位从事多年信息化工作的CIO曾向记者说过。为此,记者对这个问题非常的留意。

  2006年这种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上海自然美三联化妆品有限公司IT主管陆海涛、RosettaNet中国联盟技术总监兼北京中交国科物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CTO杨晓飞、大中电器信息管理部总经理丁磊、欧莱雅中国电子商务项目主管杨融、明基逐鹿IT主管David Liu 道出了同样的答案,"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渐入佳境,各个部门从一开始的冷淡甚至抵触,到现在已经真正能体会到信息化给他们工作带来的益处"。

  那么对于那些不能马上看到信息化带来好处的相关部门,是否也能很好配合呢?

  北京京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夏志胜、蓝艺地毯厂信息中心主任许万波,海王生物CIO 钱玉森等的回答,让记者不再为此问题而担忧。"由于领导的重视,CIO职位的提升,相关制度的保证,相关部门领导的介入等各方因素的驱动,有时他们不得不配合,因此,阻力会减弱,钉子户会越来越少"。

    特点三:IT投资随意性大

  "2006年IT投资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新项目的上线,同时也在于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设备需要购置。"天津市生物化学药厂信息化主管厂长郭芳给记者带来的信息,对IT厂商来说,是好消息。但大中电器信息管理部总经理丁磊道出的却是令IT厂商们失望的坏消息,"2006年投资少了许多,原因就是业务没有拓展。"

  从采访结果来看,相对于2005年来说,2006年在IT投资方面,有的单位增加了,有时单位减少了。不过相对来说,还是增加的比例稍微大一些。但不管是增加了或是减少了,记者发现都有着同样的原因。"在信息化投资方面,我们公司坚持以业务为中心的原则,随着与业务息息相关的多个项目来开展。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为准。除此以外,还要取决于公司的商业运作情况"。这是多数被访者在回答IT投资变化时给记者的答案。

  其实,IT投资有增有减也是正常现象。但记者更深入的调查发现,在这看似正常的背后,也有IT投资的不合理性。"目前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还不知道如何来规划IT投资,其随意性还是比较大的。"刘小兵告诉记者。

  正如刘小兵所言,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国内很多的企业,往往是由于要上一个业务系统、建一个厂房,换一个办公楼就重新上一套服务器、一个数据库、一套应用软件,IT投资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扩大。更为令人担心的是,一个ERP系统到底该投资多少,IT部门到底需要多少IT人员,这些很基本的问题,很多CIO都无法给出一个令CEO、CFO满意的、量化的、科学的答复。

  IT投资的随意性其实还有一个表现,即IT投资比例的不合理性。在记者采访的企业中,IT投资有很多都集中在硬件采购,而软件投资、尤其IT服务的投资非常少。

    特点四:人多才少

  "待遇低,要求高。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业务,流动性非常大,常常会觉得人手不够用。"这是信息主管们常常抱怨的一个问题。不过,在今年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信息主管们的抱怨发生了变化。
 
   "由于现在扩招了,别说本科生了,研究生我们随时都可以招到。数量上没有问题,但质量上还是有问题的。薪资相对不高以及相对复杂的企业业务流程,使得寻找合适的人才显得有些困难,特别是IT的最高层"。何雨生笑答。

  "IT人员总体上说流动性不大,因为欧莱雅的待遇比较好,培训也很多。但好的IT人才还是比较少,在这方面我们也在加大引进的力度";"IT人员流动性一般,不超过10%,基本维持以前的水平,今年增添了一些技术人员能基本满足现有研发能力的需要,但仍需要继续充实技术力量。因为现有人员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不容易招聘到称职的IT人才,尤其是资深工程师和IT管理者,虽然初级的程序员由于社会供应量较大可供公司挑选,不过,比例不会超50%,更希望能有丰富行业经验、技术水平高,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IT人才加入团队。".……

  从采访的结果来看,一般的IT人员已很好找,但"行业经验高、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三高人才,非常缺乏。"人多才少"是2006年信息主管们在招聘人才时最大的体会。

    特点五:同情软件提供商

  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也是本次采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事实上,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软、硬件提供商,还有集成商。信息主管们如果选择的合作伙伴合适,就会省去许多麻烦。不选最好的,只选合适自身的,这是近几年信息主管们的实践所悟。

  在这次调查中,记者发现,信息主管们对于这些合作伙伴有三个共识:第一,对硬件厂商比较满意;例如,大中电器的丁磊就认为,"硬件厂商服务很到位"。像DELL、联想等公司的服务得到很多CIO们的赞赏;第二,对集成商不"感冒"。"集成商和产品服务商之间配合存在一些问题",吉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负责人徐彩晶说出很多CIO的心声。此次采访中,大约有十位左右的CIO认为,和他们合作的系统集成不但缺少行业经验,而且和原厂商的沟通也不是很畅通,导致不能提供及时的服务。在他们看来,遇到问题时还不如直接找原厂商解决最好最快;第三,同情软件提供商。这是记者在采访中一个非常强的体会,CIO们在面对软件提供商时,心情非常矛盾。一方面,他们对软件提供商的服务不满意;丁磊说,"他们自己还不够成熟,而各部门业务人员提的需求也大,因此软件提供商提供的服务和用户的需求之间还是有差距。"但另一方面,CIO们对软件提供商又非常理解,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同情。"软件商钱挣的不多,但事多,他们承受的压力非常大。"何雨生告诉记者,软件厂商钱不好挣,因此他们付出也不可能很多,服务也就会因此而不那么到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CIO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重要的在于双方需求的不明确和不确定。软件项目合同不像硬件合同,1是1,2是2,在软件和服务上严格来说没有固定的标准,需要双方不断完善。这带来最终的结果是,软件厂商为满足用户不断增加的需求而累的要死,合理的利润没法赚到,自然服务也会不到位。

  "软件服务商不如硬件厂商的服务好,我们可能理解,他们现在已有很大的改进,相信随着各方因素的成熟,软件服务商会越来越让我们满意",这是众多信息主管们的希望。

  特点六:主要支撑业务提升效率,但对业务创新的贡献不多

  谈到2006年信息化的主要任务,绝大多数CIO的回答都是,完成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建设。何雨生说,"人民医院主要是完成住院、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他认为,目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业务部门的需求带来的。随着医院的发展,众多相关的业务需要建设信息系统。

  石家庄第四药厂财务处处长孟国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2006年IT建设的重点是物流系统,因为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意识到,物流业务需要IT系统的支持。因此,也正是业务部门自己有需求,整个项目的进展比较顺利。

  北京人民医院、石家庄第四药厂的IT系统建设情况很具有代表性。刘小兵说,"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企业信息化还是处在解决业务自动化阶段。原因有二:一是很多企业的领导在信息化建设时有一个特点,即不见兔子不撒鹰。业务自动化一般能让领导迅速看到效果,因此比较被CIO们所重视;二是信息化基础还比较薄弱。因此像决策支持系统、商业智能系统,以及竞争情报等IT系统,在短时间内不会提上议事日程。"

  特点七:信息化还处于人治时代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头一年,很多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和国资委所属的大企业,都换了领导。令记者没想到的是,领导者的变更会对信息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何雨生告诉记者,人民医院今年换新领导了,新领导对信息化非常重视。这直接导致了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方式的不同。大中电器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据丁磊介绍,2006年7月,大中电器正式明确,信息化工作由常务副总来管。这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在此之前,信息化更多地关注细节,而2006年则提到了战略层次。因此,在丁磊看来,大中电器2006年的信息化建设在思想上有一个大的改变。并且,其工作模式也因此而需要有更多的创新。

  其实,信息化是一把手工作,领导的变化对信息化必然会产生影响。从此次采访的反馈来看,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信息化思路大调整,信息化的规划也随之改变。例如,孟国介绍说,石家庄第四药厂今年IT规划调整很大,主要原因就在于领导对信息化更加重视;第二,IT系统的采购与决策流程发生改变。

  如果更深一步地思考,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资深分析师曹开彬认为,这其实反映了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属于"人治时代"。其典型特征是,信息化的随意性较大,企业还没有就信息化形成相关的制度,信息化的成功与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某个领导或某位CIO的影响。就像杨晓飞所说的那样,"今年IT管理没有大的动作,还是和以前一样。目前主要靠技术领导人的组织管理,执行效果取决于Team Leader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氛围。鉴于公司目前发展水平,也不会引入类似ITIL的管理方式。"

  何雨生开玩笑说,"中国的信息化规划,大部分是鬼话。现在绝大部分企业做不到根据战略来制定IT规划。"在看他来,要达到这一步,还需要很长时间。

  特点八:对咨询公司有抵触

  对咨询公司来说,此次采访的结果绝对是一个坏消息。在此次采访中,大约有10位以上的CIO向记者表示,他们对咨询公司没有好感。

  "我们从来没有与很专业的咨询公司合作过。在我个人看来,我们需要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咨询公司往往根本不了解我们的问题。他们更擅长的是讲文档,是理论的研究,讲PPT。"大中电器丁磊谈到咨询公司时,大有无奈之意,"其实,我们非常需要友好的咨询公司帮助,但很难找到合适的。我们要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知道具体细节是什么,但现在很多的咨询公司做不到。"

  蓝艺地毯许万波也告诉记者,"公司从没有与第三方咨询公司合作过,因为我们相信,只有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除此之外,企业不愿意和咨询公司合作也有资金上的原因。一个不愿透漏姓名的CIO就向记者表示,他们公司不会引入监理机制,主要基于CIO的经验来做项目实施。因为企业已为信息化投入了高额资金,不愿意再为信息化额外投入。

  特点九:运维全面外包尚需时日

  IT运维外包是当前非常热点的话题。2006年的CIO们对此到底怎么看呢?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知名CIO告诉记者,其企业总部IT系统的维护主要以自我维护为主。但对一些规模较小的分支机构,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总部无法直接覆盖,因此他们的维护都采用兼职人员解决。因此,准确地说,他们的IT运维虽有一定程度的外包,但却没有选择第三方的维护机构。

  徐彩晶认为,现在政务内网、政府网站的建设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因此对网络、应用的安全稳定性要求更高,从理论上讲需要更加专业的运行维护公司支持。但是,由于现在运行经费有限,只好坚持"谁建设谁维护"的原则,争取少投入并得到更多的服务和支持。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先进的是北京京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夏志胜告诉记者,"集团IT系统的维护工作由各个部门设虚拟的信息员来完成。信息员是采用自愿的形式由各个部门自己推荐成立的,他会处理一些基本的IT维护问题。同时,公司也成立了一个规模较小的IT部,负责专门的IT基础维护。"但他同时表示,集团的绝大部分系统应用工作放在信息管理中心,并且由信息管理中心打包成一个维护包,再外包给其他公司来为集团服务。

  也就是说,从2006年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CIO还不太现实把IT运维全部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但预计到2007年,这种情况会出现一些变化。有些公司,尤其是政府部门,会开始尝试IT运维的外包。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