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3D笔记本渐行渐远

PChome | 编辑: 周壮志 2012-07-19 06:30:00原创

2010年一部《阿发达》引发了3D应用的狂潮,从此以后,不论是影片还是电脑、电视还是游戏机都开始和3D结合,一时间消费者的眼前都是3D的消息,仿佛3D真的来到了我们生活之中,但时至今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3D产品少之又少,除了一些可以叫做“3D”的影片无聊的放映外,其他和3

2010年一部《阿凡达》引发了3D应用的狂潮,从此以后,不论是影片还是电脑、电视还是游戏机都开始和3D结合,一时间消费者的眼前都是3D的消息,仿佛3D真的来到了我们生活之中,但时至今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3D产品少之又少,除了一些可以叫做“3D”的影片无聊的放映外,其他和3D相关的产品我们几乎已经看不到了他们的踪影,尤其是3D的笔记本、AIO等产品,仿佛昙花一现,突出从我们的视线中完全消失不见了。

曾经的宣传广告

我们从一些调研机构和国外的报道中了解到,现在消费者对于3D的兴趣远不如之前,而且在整个IT产业界中大家对于3D笔记本的宣传也是变弱,3D笔记本似乎现在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么为什么3D笔记本会从当初的热炒变成现在这般无人问津呢?

阻碍一:价格软肋

对于国内市场笔记本的价格需求我们从相关调研机构可以看到,国内市场对于笔记本价格这里6000元以下占到了超过50%的份额,而4000-4999元达到30.5%的份额,而同时我们可以看下3D笔记本的价格。从百度上可以看到,现在市售的3D笔记本价格全部过万元,这个价格空间占中国市场只有4.1%的份额。

百度出来相关3D笔记本信息

笔记本价格分布

尺寸分布

投影仪

幕布

吊架

3D眼镜

同样,对于那些真正喜欢看3D影片的消费者来说,花费上万元买台不方便移动的3D笔记本电脑值不值呢?我们从淘宝上选取了一些设备,我们来做些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配件全套下来只有7384元,加上运输费用,最多8000元,加上杂七杂八的费用,撑死了9000元,可这样观看3D影片的效果远远好于笔记本电脑,就算加上一台笔记本电脑也到不了2万多的地步,所以,价格是阻碍3D笔记本发展的软肋之一。

阻碍二:屏幕尺寸和重量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电脑看观看电影屏幕大小有很大的影响,尺寸大的屏幕看电影是非常爽的,这个都是我们了解的。我们从中国市场对于笔记本屏幕尺寸的分布来说,14寸的依然是国内的最大占有率,达到60.6%。而3D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尺寸基本都是15寸以上,而这个份额只有3.4%,所以屏幕的大小也是影响用户选择的一个标准。

东芝推出的3D笔记本电脑

同时大尺寸的笔记本电脑在便携性上又是分的不理想,中国用户不会背着大尺寸的产品走来走去,只能是放在家中,而对于多数普通收入的消费者来说,花大价钱买台不方便携带和使用率较为低下的产品是非常不划算的,所以屏幕尺寸加上重量也影响了3D笔记本前进的步伐。

阻碍三:片源问题

对于3D笔记本而言,用户在选购笔记本之后的片源是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现在3D的影片虽然很多,但真正意义上的3D几乎没有,多数都是伪3D的电影,弄个3D的字幕,2D的画面糊弄观众,加上随便一部国产3D的电影都敢把票价搞到100+的地步也导致用户不去去买单看3D的影片更何况购买3D的笔记本了。

3D电影

虽然3D片源是问题,而电脑厂商也是想尽办法,通过软件实现2D到3D的转换,以便达到可以让用户观看3D电脑的效果,但对于用户而言,这样的转换在视觉的效果和同步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更多时候用户是非常痛苦的观看,久而久之,3D笔记本还是沦为2D笔记本。

总结:虽然一部《阿凡达》让3D电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也使得众多电影厂商和电脑厂商涌入了这个市场,但经过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的发展,整个3D的产业并没有想象中发展的顺利,当无数用户经历了伪3D的洗礼之后,大家更多的时候会冷静的去选择,包括3D笔记本电脑。其实3D发展之初是非常吸引人,但技术的不成熟和产品价格的高昂都影响了3D笔记本的发展,未来如果可以很好的解决相关问题,我们相信3D笔记本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的。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