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僵尸病毒蔓延 盗网银等机密信息

互联网 | 编辑: 周黎俊 2012-09-03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移动支付”受质疑

“移动支付”真的安全吗?

支付安全最受关注

有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手机用户最担心的问题中,手机支付安全性占比达55.1%。

根据易宝支付高级副总裁余晨的分类,移动支付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近场支付,即把手机变成信用卡、手机“公交卡”,便利店等商户小额支付直接“嘀”手机等也属于此类;第二种是把手机变成互联网终端进行远程支付,这实际上是互联网交易的延伸,目前大多数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移动支付属于这种模式。

近场支付的方式更为便利,用手机靠近收款机的指定部位,就可以完成付款,但一旦手机遗失,账户安全难以保证,因此目前推广的速度比较缓慢。针对其中的安全性问题,此前央行科技司司长王永红曾透露,政府部门正在完善这类信息安全的相关措施。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手机作为终端进行远程在线支付的方式也在快速普及。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手机在线支付用户规模达到了444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7.9%。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安全问题。

智能手机的病毒问题近年开始涌现,其中部分手机病毒从之前的恶意扣费转向了手机支付等账号信息的窃取。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发布的《2012年7月手机安全报告》显示,隐私窃取类病毒高速增长,在Android病毒中占据了35%的比例。此外,还有部分手机病毒内置于手机支付、网购等应用程序中,借助安装潜伏到用户手机中,伺机盗取用户帐号信息。

对此,业内专家建议,用户应在正规应用商店下载手机支付、网购类应用,而不要轻易通过手机论坛等非官方渠道进行下载,容易携带病毒。

多重方式保护支付安全

招商银行五羊新城支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国外无需密码、只要卡号签名即可进行信用卡消费的情况不同,国内的信用卡使用多设定密码,这对于手机绑定的信用卡是一种保护。支付宝相关负责人朱健也介绍,支付宝的手机客户端设定有多重密码保护环节,第一次使用需输入支付密码以进行保护,在交易过程中针对不同金额也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如200元以上交易需要输入支付密码,2000元以上交易还需手机接收校验码等。

目前,包括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第三方手机支付类软件设有“快捷支付”功能,开通这项功能,绑定手机和银行卡,就可以直接通过软件进行快速支付,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手机收到一个支付验证码,然后回复短信确认即可完成。但如果手机丢失,手机支付软件也处在直接可以登录状态,拿到这部手机的人便可以通过手机支付软件进行“快捷支付”,相关联的银行卡中的钱就会被盗刷,造成经济损失。

尽管第三方支付针对这类情况有相应的赔付措施,但朱健还是建议,用户在设置手机支付客户端时,不要选择“记住密码”,应随时使用输入密码登录,一旦手机丢失,尽快拨打运营商电话停机,这样与手机号相关的银行账号都不可以使用,从而保证账户安全。

移动支付是发展趋势

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保持快速发展,研究机构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趋势预测2011-2014》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迅速,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742亿元,同比增长67.8%,移动支付用户数同比增长26.4%,达到1.87亿户,预计未来3年移动支付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2014年交易规模将达到3850亿元,用户数将达到3.87亿户。

从国际经验来看,移动支付也是大势所趋。德勤在《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的报告中表示,2015年移动支付将成为中国主流的支付手段。目前,移动支付市场的诱人前景已促使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行和移动运营商纷纷布局,随着手机购物、手机团购、手机缴费等各种移动支付应用越来越频繁,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也将得到更多的重视。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 上一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