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化影响2007 终端融合先行一步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1-12 09: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从刚刚过去的2006年再到2007年,“融合”的力量正影响着电信市场的方方面面。作为与用户关系最为紧密的手机终端,在2007年,将先行一步,进行融合通信的深层次探索。

运营业变革

运营业变革

事实上,融合终端的出现,不仅为手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使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提供融合的服务成为可能。

水清木华电信分析师沈子信告诉记者,按照“融合”的设想,在移动环境下,用户可以如同之前使用手机一样,通过WiFi融合终端拨打移动电话;在固网覆盖的室内,就可以通过WiFi技术接入宽带网络,拨打资费更为便宜的固定电话。

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不论是现在还是3G时代,最重要以及最迫切的依然是规模发展移动语音用户,尤其是ARPU较高的移动语音用户。

沈子信认为,目前,PHS在国内已经形成接近1亿用户数的规模,因此,在3G到来之前,固网运营商借助PHS网络,采用PHS/GSM双模终端,在重点区域如商务区、居民小区等人口稠密处的覆盖,实现在固网和移动网之间的自由切换,将为固网运营商培养用户消费习惯、为3G做充足储备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中国电信近期推出的“一号双机”,就属于这一类型。分析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电信的“一号双机”是采用PHS与座机捆绑,而固网运营商若要能够实现与3G的手机捆绑,一方面是要在网络系统上进行升级,另一方面,终端方面也要提供相应匹配产品,例如,终端对双网的业务支持能力,终端的功耗等等方面的问题。

事实上,对于固网运营商而言,随着固定电话业务不断减少,大力推广融合终端,可以降低用户的离网率,夺回被移动运营商抢走的市场份额,并将能成为固网运营商发展全业务的重要举措。

而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随着网络IP化趋势明显,融合终端的出现,将为移动用户在移动网络和本地宽带网络之间实现无缝漫游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用户来说,通过在移动网络和固网的无缝切换,用户凭借一部手机终端,享受更优质和更多业务的服务,这些都是融合终端的优势所在。

终端的挑战

“融合”一般是指物体的实体合为一体,但是,对于融合终端而言,可以在不受接入技术的限制之下,可以更为便捷地为用户提供业务和应用,这实质已是将“融合”的内涵发挥到了极致。然而,终端融合的道路却相当漫长。

分析人士认为,首先,以双模手机为主的融合终端,虽然实现了对接入方式的兼容性,但是,增加了手机体积、成本价格,造成了用户使用业务门槛较高,同时,WiFi/GSM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功能集成度、从硬件芯片层到最上层的应用程序以及功率控制等都是问题;其次,手机终端厂家的订单主要来源还是单模手机,积极性不高;最后,融合终端还面临着,满足不同无线制式的平滑切换及用户体验成为终端发展的首要问题,此外,Symbian等操作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API,业务适配能力不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融合终端的推广。

虽然,融合终端的道路仍然漫长,但是与网络层面相比较,手机终端显然已经早早迈出了这一步,手机终端上的“融合”,不仅是手机产业发展的未来,更是代表着融合浪潮的未来。易观国际在最近发布的《FMC专题研究报告》中就指出:FMC市场值得关注的是基于3G的FMC融合终端将成为未来电信市场的明星。报告认为,随着3G格局的逐步明朗,基于3G的FMC融合终端将成为终端产品的主流,并逐步发展成为运营商的杀手级业务。
记者 王为民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