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通信技术年会孕育新生机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1-15 14:59:00转载 返回原文

通信业正在融合的旋律下迎来从技术向应用转型的时代,正确把握技术融合的趋势以及业务应用的走向,将成为一个企业乃至行业保持健康发展的关键。

融合通信成为时代所需

通信业正在融合的旋律下迎来从技术向应用转型的时代,正确把握技术融合的趋势以及业务应用的走向,将成为一个企业乃至行业保持健康发展的关键。

2007年1月9日,在信息产业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和通信产业报社主办的“2007中国通信技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信息产业部、中国工程院等有关部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以及多家研究机构、业界主导厂商的专家代表共四百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共同就“技术融合与应用创新”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融合通信成为时代所需

当前,整个行业处于转型时期———从传统的语音服务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变,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IP化及多媒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互联网、蜂窝移动通信、手机电视、IPTV的推进,正在促进网络和终端的进一步融合。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对于运营商而言,电信运营商亟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向综合信息服务供应商的转型是一个较好的途径,但是其前提则是需要固定与移动业务的融合,乃至最终的三网融合。

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韩俊演讲时谈到,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十一五”期间要加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推进网络融合。可以说网络融合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国策,也构成了应用创新的巨大动力。

挑战无处不在

技术融合在给应用创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挑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烈宏指出,技术决定产业、企业或者业务命运的例子十分鲜明。但在同时,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业界做出合理、及时的把握。

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鲁阳表示,FMC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运营模式和业务种类,如何适应FMC发展需要,继续引领中国电信业健康发展是电信监管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

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李海清谈到,随着技术演进和新技术的出现,无线频谱的管理工作已经出现了新型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以便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技术难题也依然存在。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认为,目前固网业务的定位尚未完全明确,,通信业的发展还面临P2P等技术和业务模式的挑战。

在本次年会上,鲁阳提出了我国的FMC业务发展还相对落后的观点:“虽然一些运营企业进行了积极尝试。但与国外运营企业相比,我国运营企业受分业经营的限制,FMC业务的发展还比较缓慢。”

为融合通信把脉

为融合通信把脉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颖表示,在通信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技术始终扮演决定产业、企业或业务命运的重要角色,因此分析技术市场,把握技术力量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次会议主题为“技术融合与应用创新”。参会专家认为,“技术”包括网络的演进,终端的融合,以及平台的成熟,这都是我国通信业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储备;而“应用”则是中国通信发展的关键点。把握了这两点,才能使我国企业真正利用和抓住融合通信发展的历史机遇。

在会上,通信产业报还联合国内10家知名电信咨询公司发布了“2007年通信行业十大技术发展趋势报告-白皮书”,对融合通信技术在2007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和展望。

在9日晚间举行的“CTO之夜”圆桌论坛上,部分知名厂商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代表就“融合通信技术推动产业创新”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根据各自企业的经营实践提出了对这一议题的理解。

在过去一年里,业界已经对技术融合作出了反应。针对在通信技术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公司和个人,本次大会颁发了“年度技术贡献”、“年度技术创新”、“年度技术服务”、“年度技术应用”、“年度技术人物”以及“年度优秀研究院”等六项大奖,中国移动研究院等单位和个人分别领取了相应奖项。
记者 王涛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