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套餐头晕目眩 用户期待降价到位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1-15 17:04:00转载 返回原文

回首刚刚过去的2006年,手机资费究竟降了多少呢?五花八门的手机套餐,有点故意搞晕用户,运营商乱中取利,不愿意明明白白降价到位。

用户越看越迷糊

随着手机用户直逼5亿大关,中国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手机大国。2007年,老百姓用手机最关心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资费。回首刚刚过去的2006年,手机资费究竟降了多少呢?五花八门的手机套餐,有点故意搞晕用户,运营商乱中取利,不愿意明明白白降价到位。

资费下调五花八门

用户越看越迷糊

在杭州一家网站工作的徐旭平,使用的是杭州移动的全球通“畅听98”套餐,98元可享受价值158元的服务,并免费接听1000分钟来电,主叫通话费用是每分钟0.4元。

徐旭平说,仔细算算,本地电话平均每分钟不到8分钱,等于原来0.4元的资费打了两折。

到了2006年11月底,杭州“畅听98”套餐优惠幅度加大以后,徐旭平又参加了新套餐,算下来平均一个本地电话每分钟只要4.4分钱。“一年内,手机费1分钟从0.4元变8分,再变成4分,到底降了多少?资费能降那么多?”徐旭平自己也有些迷糊。

“降”字当头的绝不仅在浙江。2006年8月,广东移动调整了全球通的资费,推出8种套餐,不仅免掉了50元的月租,而且提供了不同档次的被叫全包的优惠。最低套餐每月98元即可免费随意听,意味着除50元基本月租,客户只需花费48元即可享受本地接听全包月;还赠送本地主叫、省内主叫及省内被叫250分钟,省际主/被叫50分钟。

广东手机用户算过一笔明细账,按照以前的资费标准,全球通本地主叫为0.4元/分钟,省内主叫及省内被叫均为0.49元/分钟,省际主/被叫资费为0.49元/分钟,以此计算,98元的套餐里最低包含了197.5元的业务费,优惠幅度达101.5%。在上海,2006年手机资费的降价战更是轰轰烈烈。

资费降价还要考智商

挤牙膏、捉迷藏

资费降价还要考智商

“现在各种手机资费套餐多得数不清,研究各种套餐的真实资费价格就像脑筋急转弯,一看就晕了。既然不外乎降价,为何不干脆一点?”在上海金茂大厦上班的苏婉这样对记者说。

手机套餐的花样实在多得惊人,仅上海移动推出的全球通一个品牌的各种套餐,就有11种之多。而移动加上联通近10个业务品牌,将有多少种不同的套餐变化?普通消费者怎么搞得明白?

杭州的徐旭平为了转套餐也颇费周折,先是从无套餐转到杭州移动的全球通“畅听98”套餐,到了2006年11月底,杭州“畅听98”套餐优惠幅度加大,要求预付1200元,就可以一次性获赠价值1000元的电话卡,而预付的1200元也将以话费形式分24个月返还。徐旭平思前想后、精打细算,觉得是便宜了一点,才又选了新套餐。他说:“选套餐不但要仔细算清是否有价格实惠,还要考虑签约期的长短,反正很麻烦,总有种选套餐就是被套住的感觉。”

而套餐设置也越来越极尽复杂之能事,如广东移动的全球通套餐,不但要算本地通话费、省内通话费、拨打长途费、接听电话费、省内漫游费,而且还有“全球通秘书”、“来电显示”、“短信天气预报”、“无限音乐俱乐部”,各种业务一起放进套餐,任消费者“细思量、愁白头”。

颇令消费者头疼的是,手机资费降价好像挤牙膏般一点一点地降,例如上海联通、上海移动2006年各自推出的“免费接听”套餐,也分别进行过两次降价,反正消费者只能跟着“团团转”。

业内人士指出,电信运营商目的是盈利,所以降价“扭扭捏捏”完全是正常的,不得不降才降。至于推出各种套餐,一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二是为了“套”住用户。有的套餐一签就是几年,还有的要预存大量话费,运营商何乐而不为呢?

剑指漫游费、长途费

降价远没到位

剑指漫游费、长途费

“手机资费降价远远不够,而且全国各地资费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地方因无有效竞争,根本没怎么降价。”北京邮电大学电信专家阚凯力教授说。

2005年开始,信息产业部在电信资费调控方面进行了尝试。信息产业部宣布,部分重要的电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包括国内长途电话通话费、国际长途电话通话费、台港澳地区电话通话费、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和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运营商第一次可以掌握部分价格主动权。

从理论上看,对漫游费之类的资费,移动运营商可以自主降价,甚至可以一直降到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竞争激烈的地区,手机资费略有一些下调。但长途电话费和手机漫游费,各地实质性降价还非常有限。

“手机漫游成本极低,国内长途电话的成本也不高,但这两项价格目前还是居高不下,其中水分太大了。”阚凯力解释说。

手机资费随随便便一年可以减半甚至更多,不难看出移动通信利润空间的巨大。而且用户越多,其话费成本就越低,所以越降价可能移动运营商利润越高。

据阚凯力分析,我国电信企业利润率高于20%,而全球同业没有超过10%的。在电信业发达的美国,电信企业利润率甚至不到1%。由此可见我国电信资费下调的巨大空间。

2006年,纵观许多地方敢于“拦腰”降价,关键还在于原先价格水分太大,利润率太高。而更多消费者恐怕还是在期待2007年,手机资费价格能降到位、降个明白。

记者 陆文军 章 苒 彭 勇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