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刚刚过去的2006年,手机资费究竟降了多少呢?五花八门的手机套餐,有点故意搞晕用户,运营商乱中取利,不愿意明明白白降价到位。
剑指漫游费、长途费
降价远没到位
剑指漫游费、长途费
“手机资费降价远远不够,而且全国各地资费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地方因无有效竞争,根本没怎么降价。”北京邮电大学电信专家阚凯力教授说。
2005年开始,信息产业部在电信资费调控方面进行了尝试。信息产业部宣布,部分重要的电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包括国内长途电话通话费、国际长途电话通话费、台港澳地区电话通话费、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和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运营商第一次可以掌握部分价格主动权。
从理论上看,对漫游费之类的资费,移动运营商可以自主降价,甚至可以一直降到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竞争激烈的地区,手机资费略有一些下调。但长途电话费和手机漫游费,各地实质性降价还非常有限。
“手机漫游成本极低,国内长途电话的成本也不高,但这两项价格目前还是居高不下,其中水分太大了。”阚凯力解释说。
手机资费随随便便一年可以减半甚至更多,不难看出移动通信利润空间的巨大。而且用户越多,其话费成本就越低,所以越降价可能移动运营商利润越高。
据阚凯力分析,我国电信企业利润率高于20%,而全球同业没有超过10%的。在电信业发达的美国,电信企业利润率甚至不到1%。由此可见我国电信资费下调的巨大空间。
2006年,纵观许多地方敢于“拦腰”降价,关键还在于原先价格水分太大,利润率太高。而更多消费者恐怕还是在期待2007年,手机资费价格能降到位、降个明白。
记者 陆文军 章 苒 彭 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