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PPO Find5看手机硬件配置发展趋势

互联网 | 编辑: 钱嘉春 2013-04-08 00:00:00转载

2012年12月12日,OPPO在北京798艺术区发布了OPPO Find 5智能手机,这款手机在当时绝对达到机皇级的旗舰配置。

2012年12月12日,OPPO在北京798艺术区发布了OPPO Find 5智能手机,这款手机在当时绝对达到机皇级的旗舰配置。高通骁龙Snapdragon APQ8064四核处理器,2GB的RAM以及16GB/32GB的ROM。屏幕方面,Find 5配备了5英寸1080P FHD级别的全高清IPS屏幕,这块屏幕由JDI出品,分辨率达到惊人的1920*1080。摄像头方面,则首家搭载了索尼提供的1300万像素堆栈式摄像头。

除下上面人们常关心的几大件配置以外,OPPO Find 5还支持NFC、WIFI-Display、DLNA、Dirac HD等创新性的功能。

2013年3月15日,三星于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发布了第四代GALAXY S家族成员:三星GALAXY S4。三星GALAXY S4的几大件配置又如何呢,来看一下:Exynos 5410八核处理器(国内或用高通Snapdragon 600 处理器),2G RAM,ROM方面有16GB/32GB/64GB可选。采用了4.99英寸的1080P全高清Super AMOLED HD屏幕并支持悬浮触控。摄像头方面同样是1300万像素的索尼堆栈式镜头。

当然,三星GALAXY S4也同样搭载NFC和Qi无线充电等创新性的硬件配置。

OPPO Find 5和三星 GALAXY S4配置对比

根据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会增加一倍。这一定律揭示了电子技术发展的速度。而从OPPO Find 5的发布到三星GALAXY S4的发布已经历时4个月,从硬件看没有发现快速进步的配置。

回头再看2012年年末及2013年年初几个手机厂商的产品发布会主题,也能发现一些端倪。HTC butterfly发布会主题为“2013超凡体验之旅”;魅族 MX2发布会主题为“让我们忘记参数”;OPPO Find 5发布会主题为“发现第五元素,做浪漫主义产品”;三星GALAXY S4发布会主题为“生活伴侣”。没有一家厂商主打宣传手机的硬件配置,原因是什么?因为众多手机厂商也同样意识到,“一味的拼手机硬件配置”这条路就要走到尽头。当下手机硬件配置的发展已经快要触摸到“天花板”。

而且,中国市场存在大量的OEM以及山寨品牌,硬件比拼对于他们而言也几乎到了没有门槛的程度。这些大牌发布新品不久,他们很快就可以跟进 “DIY”出同样参数(注意这里没有用配置这个词汇)的手机,卖更便宜的价格。如果大家还纠缠于硬件参数的对比,无聊也无意义。

软硬件结合是有想法的厂商们一致努力的方向。不过这篇文章不谈软件,只谈硬件。那么,手机硬件的配置将来到底会如何发展?

外观是用户选着一款手机时第一印象,面对越来越同质化的大屏直板加按键的智能手机造型,越来越多的人会怀念功能机时代诺基亚百变的ID设计。手机配置平缓期的时候,手机的外观设计必定成为短期内未来发展方向。如OPPO在Find 5身上强调的2.5维曲面微弧设计和极致超窄边框;如HTC在HTC one 身上强调的全金属机身。新的ID设计,新材质的使用会成为下一个竞争热点。

另外,从三星Note系列产品的意外走红也能看到,更加细分、更加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满足也是未来一个重点发展的方向。尤其是新技术的出现如柔性屏幕、如新的传感器、如NFC新通许方式的引入,会将这种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更快的激发出来。在细分市场的精耕细作必定成为厂商们的选择。

再长远一点看,随着云技术和4G网络的发展普及。手机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移动终端。手机会是一个指令输入和结果显示端,所有计算都通过云来实现。手机本身不再承担计算任务,那么四核、八核这样的配置必然不会成为用户关注的内容。

 

科幻电影中的通讯方式

短期看会是上面三种方向的发展,如果放眼长期,手机未必就一定要是“手”机。人们的本质需要是信息和联系,如果有新的一种设备可以满足这种需求。那是否一定要通过手来操作呢?畅想一下未来,在大脑中想一想就可以发送信息,查看资讯,谁还会笨拙的用手呢?当然,这有点像科幻大片中的场景了,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但目前已经出现的Google glasses和智能手表了等穿戴式的智能设备不是已经传递出演化方向吗。

PC时代走了10年的升级道路,在智能手机上5年就走完了,并且还大有超跃之势。综合我们已经看到的,还有根据历史趋势猜想的,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短期内手机硬件配置参数不会再有大幅提升,但具体硬件的应用效果会不断优化。长期看,手机形态会发生异质性变化,穿戴、体内植入都有可能。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