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春节前一直在外跑来跑去忙个不停,于是这个长假就决定躲在家里休养生息了。不过眼看着同事朋友们都纷纷趁休假跑去外地游山玩水四处咔嚓照片,自己拿着索尼公司节前送来测试的一款卡尔蔡司85mm F1.4镜头与a100机身实在心痒难耐。趁着年初二难得有个大晴天出现,立即决定跟
构图源自喜欢国画
有位专业搞花卉摄影的朋友看了我这几张准备贴上的梅花照片,很有些吃惊问我,你是不是学过拍梅花?看起来还真有一些专业意思么。惭愧!我自己其实从来没有真正学过摄影,拍摄题材一直很广泛。拍摄梅花就好像拍摄其他好看的花花草草一样,只是随手咔嚓,如果不是不很懂老师带我去莘庄公园,我恐怕连上海有这么一处拍摄梅花的好场地也不知道。
不过我却的确是知道怎么对梅花照片构图的,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国画。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在父母的“逼迫”下学习书法,此后正所谓书画同源,尽管没有学习国画的打算,但至少自己还是很喜欢国画。国画中对于花卉的表现技法是极其成熟的,画的最多的恐怕就是牡丹、荷花、竹子还有梅花之类。在我自己房间的墙壁上,曾经长时间的挂着一幅写意的红梅图,尽管画的水平很一般,但每天对着这幅红梅图,看的多了,其构图手法我也就烂熟于胸了。下面的那张照片的构图就和我家那幅画颇有近似之处,拿起相机也不用多调整,自然也就知道该采用甚么样的构图甚么样的角度了。
白梅
国画中的梅花同样姿态万千,从画幅上来说有竖有横,从花枝本身来看有繁有简。既然有这么多的例子摆在那里,我在拍摄现场临时套用也就很是方便了。人家是临梅作画,我是从国画梅花中学习拍摄梅花的构图技巧也是可以算作一种可取的经验吧。
上面那张梅花是直立构图的,下面这张宽幅的则是横构图。拍摄这张照片时由于光线对比过于强烈,曝光控制很是困难。不是为了照顾前景的梅花曝光正确而导致背后天空惨白一片,就是天空有了蓝色而梅花只剩下漆黑的剪影。于是乎,打开a100内闪强制闪光补光——这和拍摄逆光人像要补光是同样道理。
浓芳
在论坛所有的梅花帖子里,我几乎找不到一张整株梅树的照片,即使有也大多是一株梅花盆景的照片或者一片梅林全景,其中还不可避免的要拍进去几个游人或者摄影者的身影。的确,对于那些花朵过于繁复的梅树进行取景的确是满困难的事情,画面很容易会被繁密的花朵填满,看起来既杂乱没有重点又很叫人觉得气闷。同时,比较广角的取景又容易把不相干的景致或者人物一起纳入画面,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我自己也对这种构图的梅花照片没有多少把握,下面这张“繁华深处”算是对这种题材的一种尝试。主要是想拍摄绿树环绕中那几株非常开的非常繁茂的梅树。为了避免画面太过杂乱,则依靠大光圈来表现不同的景深,以求画面热闹却不失层次。
繁华深处
相反的,比较萧索的几枝梅花在构图上就比较方便。
可能是受到宋以后的“文人画”风气影响,中国的国画梅花既有千枝万盏繁复无尽的工笔画法,也有寥寥几笔点划而就的写意墨梅。从扬无咎的“村梅”开始,很多人喜欢的梅花造型都是“横、斜、疏、瘦” ,抄袭一段评语就是:今天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可惜莘庄公园里的梅花显然被园林工人们爱护有加,想找棵病歪歪的老瘦梅树还真是不易,于是找几枝旁逸斜出孤悬在池边的枝叶充数也未尝不可。只是虽然够“稀”,但又嫩又肥,几乎有几分桃李的风姿了。^_^
梅韵四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