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回拨卡地下潜行暗抢单向收费果实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2-26 17:3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重点

对消费者来说,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将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违规和非法的产品不在此列。

手机回拨卡地下潜行抢摘单向收费果实

记者调查发现,有关销售信息网上泛滥,虽然资费极低但其使用存在五大风险

重点

尽管此类回拨卡大多扯着固话运营商的大旗,但固话运营商却纷纷否认有此类合作伙伴。记者调查发现,地下潜行的回拨卡,在以低廉的资费吸引部分用户的同时,也备受价格战和诚信缺失的困扰,并给用户带来很多潜在的使用风险。

记者在百度中搜索“回拨卡”,共找到相关网页约48.9万篇,与此同时,百度贴吧中有“回拨卡吧”,文章标题大多为“NGN回拨卡城招代理”、“电信回拨卡向全国亿万电话用户免费自动绑定体验活动开始了”等,而文章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回拨卡销售或者招商。

在百度贴吧的“回拨卡吧”里,记者注意到,也有一些人在控诉部分回拨卡销售者的欺骗行为,集中在购买了回拨卡却无法拨打,或者打了一段时间之后忽然再也无法使用等方面。

对于中国部分地区的消费者来说,2007年年初的阳光无疑是格外明媚的——暖冬正在“横行”,脱下厚厚的外套就可充分享受灿烂的阳光、春天般的温暖……单向收费星火燎原,正在由点及面,逐步推广开来……就在此时,一种被称为手机200卡的回拨卡也开始火爆起来,它们打着固话运营商合作伙伴的旗号,在市场中以低资费四处抢摘单向收费果实。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这种回拨卡使用的是网络电话技术实现的。

不过,尽管此类回拨卡大多扯着固话运营商的大旗,但固话运营商却纷纷否认有此类合作伙伴。记者调查发现,地下潜行的回拨卡,在以低廉的资费吸引部分用户的同时,也备受价格战和诚信缺失的困扰,并给用户带来很多潜在的使用风险。

回拨卡资费极低

“前几天我去摩登百货,看到有人卖一种名叫手机200卡的回拨卡,把摊都摆到商场门口了。”日前,一位消费者这样告诉记者。据了解,在以打折价格购买该种回拨卡之后,以手机进行长途通话每分钟只需要花费一毛钱左右,并且由于以拨打预约号、挂断后接听来电的方式来进行,对于正在享受单向收费的手机用户来说,无疑十分“划算”。

记者在百度中搜索“回拨卡”,共找到相关网页约48.9万篇,与此同时,百度贴吧中有“回拨卡吧”,文章标题大多为“NGN回拨卡城招代理”、“电信回拨卡向全国亿万电话用户免费自动绑定体验活动开始了”等,而文章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回拨卡销售或者招商,据称,拨打资费一般为每分钟0.06元至0.15元,所留联系方式一般为QQ号码,也有人留下有详细说明的网址,或者留下手机号码。而在淘宝网上,记者搜索“回拨卡”则得到6722条结果。

“傍”上固话运营商?

记者留意到,这些“回拨卡”的销售者大多声称自己是固话运营商的合作者。一家名叫“天音网络”的公司在其主页上称,“手机预约回拨系统”业务平台是依托于中国网通集团耗资3亿元,高达40G宽带CNCnet骨干网络及数万公里CNC长途光缆,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和传统电信网的新型增值业务。

对于手机预约回拨系统的通信原理,“天音网络”写道:“根据手机和固定电话打不通不记费的规则,在前3秒即提取用户手机号码,然后用我们的电话网拨回,再使用手机三方通话的功能,使用户同被叫号码通话,用户的主叫变成了被叫,从而主叫不再产生话费,最适合手机单向收费用户和被叫封顶用户、小灵通用户、固定电话用户。对被叫话费低的地区,也同样适合。”

就此,记者向广东网通有关人士了解此事,广东网通在发给记者的正式回复中指出,“所谓天音网络并不是广东网通的合作伙伴,广东网通并没有与任何合作伙伴合作开展该种手机回拨卡业务,这属于盗用网通名义发展业务,有侵权嫌疑,我公司将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此卡只是间接利用普通号码作为长途接入,提供长途通话服务,并且属于非运营商提供的长途语音服务,没有正式的运营资格,已经违反国家对长话运营的管理规定。”广东网通人士同时指出。

与此同时,也有回拨卡销售者声称该卡由广东电信发行。对此,广东电信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肯定没有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此类业务。而广东铁通的新闻发言人也否认曾发行过此类卡种。一位广东联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以前在内部会议上听说过这种卡,“信产部曾经公开表示过回拨卡是违法的……”

赛迪咨询电信分析师绎明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回拨卡“是一些弱势运营商的产物”。绎明宇说,前段时间信产部曾发文批评某些运营商违规操作VoIP来争夺用户,正是针对此类事件。

百纳电信咨询执行总裁陈良则认为,运营商不可能明知违规还开展这种合作。“操纵卡的人,有可能是运营商的SP或者二级SP,他从运营商那里获得一些号码作为接入码,放在一台机器里,就像作为增值业务平台放在运营商平台里一样。有些SP在网通、电信、铁通的机房都存有机器,这样的话运营商很难识别出来。也可以放在自己家里,用光纤和互联网连接,这样表面上是和固话运营商合作,但实际上号码已经被转移用来做回拨卡了。”陈良这样解释道。

回拨卡难成气候?

不过,尽管通话费用十分低廉,百纳电信咨询执行总裁陈良仍然认为回拨卡难成气候。回拨卡的非法身份和特殊的使用方式,成为它的先天不足。

“回拨卡显示的主叫号码比较特殊,一般用户对于这种号码充满警惕,因为平时也经常会出现一个莫明其妙的主叫的情况,然后一接听就被扣了几十块钱。而且回拨卡的使用方法也和普通的电话卡不大一样,拨打卡上提供的号码之后还要等待回铃,消费者会对这种特殊的使用方式产生怀疑。而且,回拨卡又不是和运营商正规合作的产品,不能打上运营商的LOGO,这也会加深消费者的疑心,而一旦打上LOGO又面临法律风险。此外,回拨卡供应商一旦做大,就会引起地方通管局和运营商的关注和干涉。”陈良告诉记者。

在百度贴吧的“回拨卡吧”里,记者注意到,有一些人在控诉部分回拨卡销售者的欺骗行为,集中在购买了回拨卡却无法拨打,或者打了一段时间之后忽然再也无法使用等方面。实际上,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也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障碍。有接近回拨卡运营者的人士告诉记者,尽管回拨卡竞相打出低价的“金字招牌”,有的甚至低至每分钟0.06元,但实际上,一般只有收取每分钟0.15元左右的费用才能保证比较稳定和优质的通话,而一位大打低价牌的销售者则很可能中途卷款消失,这样买卡者只能自认倒霉。

代表先进技术潮流?

尽管目前只是在地下“潜行”。但有一些业内人士对于回拨卡的未来持乐观态度。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回拨卡面临种种问题,但是这种技术本身毕竟代表了先进的技术方向,未来可能会有正式的监管措施出来使其合法化。

陈良告诉记者,目前运营商每年收入在7000亿元左右,而回拨卡每年导致的长途话费流失大概几个亿,流失得并不多,这也许是运营商未对此充分重视的一大原因。

而对于回拨卡的未来,不少经营者颇有信心,除了认定在市场上具有号召力之外,一直没有遭遇来自运营商的技术和市场上的封杀也是其信心的一大来源。记者从电信技术专家处了解到,从技术上来看,的确很难阻止这种回拨卡,只能发现一个,阻止一个,而这也是某些回拨卡经营者的预约号经常发生变动的一大原因。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