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云存储硬盘还有机会吗?
近四年前,西部数据和希捷就开始宣传他们的家庭网络硬盘,其实也就是个人云存储硬盘。最开始的憧憬非常好,但理念上有些超前,加上因为价格过高,市场的表现可用惨淡形容。后来随着软件的更迭加上重新包装和触屏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专业用户开始接受并喜爱上这类产品。现在,两家分别将最新一代产品推向市场,分别是希捷Central和西部数据My Cloud,不仅从功能上进一步加强,价格也来到了可接受的程度。
从命名上来看两款产品的导向非常鲜明,“Central”的命名直指“集中存储”的理念,平躺的造型可以家庭环境完美融合,并且起了个“智汇盒”这个绝妙的中文名。“My Cloud”的命名则体现了产品的形态,将云直观凸现出来,更能触动一些专业用户,甚至还接入了百度云。相比之下,两家前代的“GoFlex Home”和“My Book Live”更像是他们外置硬盘产品线的一个分支。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新一代的网络硬盘可以更加顺畅地从专业用户渗透到厂商们更加向往的家庭和个人消费市场呢?
好的时代来了,机会却走掉了。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确实带来了大量的机遇,绝非只有硬盘厂商意识到了,国内的诸多互联网公司逐渐成为了台面上的主人。
当初,诸如亚马逊、iCloud等云服务那娇小的免费空间、附加空间要收年费的模式被西部数据拿来和个人云存储硬盘的超大容量和一次性购买作对比。但是在中国,百度现已经推出了2TB永久免费的云盘服务,可以上传或备份各种文件更可以跨平台随时随地访问——实体网络硬盘的容价比优势瞬间消散……
希捷智汇盒的定位很鲜明地指向了家庭
个人云存储硬盘的另一大应用场景则是多媒体文件的集中存储和多屏共享,以便可以在家中任何设备上观看照片、录像、电影。然而国内的电视盒和智能路由器市场大热,前者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视频资源,后者则可以提供迅雷下载、USB外接存储等功能。像小米这样的公司更把硬盘集成到路由器中——就像苹果一样,他们的客厅战略已展现雏形。更加重要的是,小米的用户体验毫不逊色,价格还更便宜。
4TB、1499元的价格真心不贵了
也许当初希捷或西部数据都没有想到过他们的竞争对手会是像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虽然硬盘厂商了解用户的存储需求,他们天生没有互联网基因,更不懂得中国互联网环境,想要在家庭和个人消费市场可谓难上加难。
本该前景无限的市场,现在已经或将被吃掉一大半。是否意味着他们的目标用户依然只能卡死在一些小众的专业用户呢?
发展数年,核心功能依然未变
相较免费产品,付费产品总能提供一些额外的高级功能,也许这恰恰就是专业用户需要的。我们不如来首先具体地分析一下希捷Central智汇盒和西部数据My Cloud的功能特性:
家庭内多屏共享:由于是集中存储,只要将硬盘接入无线路由器,通过网址或者APP便可在支持的任何设备上访问硬盘中的数据。比如将硬盘与智能电视连接观看照片或者录像、视频。
自动归档备份:类NAS设备的基础功能,就和外置硬盘一样,通过软件配置便可通过网络备份网络中PC和Mac设备的数据。
USB接口外接设备:希捷Central智汇盒和西部数据My Cloud都配备了USB接口,前者为USB2.0而后者则为USB3.0。这个功能提供了网络硬盘连接外部设备的能力,比如你可以将照相机与硬盘连接直接备份照片。
随时随地远程访问:通过固定的IP地址或者特定的APP设置,在户外任何地方,只要有可用的网络,便可以访问家中硬盘中的数据。
密码和权限管理:为了防止陌生设备接入网络后访问自己硬盘,可以设置密码或者权限保护。
其他云存储管理:这是西部数据My Cloud最新的功能,它接入了百度云,因此我们可以方便地在百度云和网络硬盘之间管理自己的数据。
新一代产品伴随软件和硬件的升级,但仍然围绕着那几个核心的功能
显然,至今最新一代的网络硬盘在能上依然围绕着集中存储、备份、多屏共享和远程访问而构建,区别只在于优化用户体验、扩展能力和一些本地化功能和服务的接入。可是这样的升级步伐显然跑不过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已经把握住了大量的普通用户群体。
那么哪些才是专业用户需要的高级功能呢?
按需选择,你真需要个人云硬盘?
何为专业用户?指的是那些存储需求较大、有备份意识的,甚至希望频繁访问已备份的数据的用户。
以照片、家庭录像存储和共享为例,普通家庭没有那么大的数据量存储需求,若共享到电视,只需要通过MHL、DLNA、AirPlay连接电视盒就可以实现,若存储需求超过了手机内存容量,上传/备份到百度云也可以解决问题。或者购买移动硬盘,现在的智能电视或电视盒也支持USB接入,甚至可以将硬盘接入智能路由器,局域网内的共享同样自如。
所以,多屏共享并不迫切的需要个人云存储硬盘的参与。
相应的,高级用户则会是那些有着大量的照片、视频的用户,这些可能是(专业或业余的)摄影爱好者、视频工作者,他们首先需要归档备份,外置硬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个人云硬盘更是一个出色的高级选择——至少你可以方便的、随时的在任何设备上欣赏自己的作品。
网盘上传的速度十分有限
并且,尽管百度云有着2TB的巨大空间,但是接入到局域网内的网络硬盘,无疑有着更快的传输速度,而且不用关心文件体积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的备份——这就是专业用户的潜在需求。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远程访问,到了户外,访问速度取决于蜂窝网络或者WLAN的速度,无论是访问百度云或者家中的个人云硬盘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当你参加同学聚会想分享没有存在自己手机里的照片的时候,选用何种存储方案是一样的。
可是,你经常会展示那些没在手机里的照片么?备份归档的数据很可能大部分都是长尾数据,只在极个别的时候会用到。这个需求是潜在的,确实有可能在某些时候帮到你。
对于时常出差移动办公的用户来说,简单的工作同样不需要个人云硬盘的帮助,WPS Office、Office 365以及各类云笔记都会帮上不少忙。如果是工程项目文件或者涉及企业信息的内部文档——对不起,你需要接入的是企业私有云而不是个人云……
支持迅雷下载——这是个大杀器
至于喜爱下载的高清爱好者,他们需要的是更加专业的NAS设备,或者智能路由器,因为无论是希捷Central还是西部数据My Cloud,目前尚不提供下载功能。至于USB外接则是一个比较实用的功能,让云硬盘也具备了扩展能力。
如果你现在在犹豫是否应该买台个人云硬盘的时候,应该首先问问自己:是否有大量的数据存储和备份需求?备份的数据是否需要频繁调用或访问?否则,百度云、智能路由器和移动硬盘可以更加灵活而低成本地解决问题——尽管Central和My Cloud的价格已经比较低了。
可以看到,个人云存储硬盘最初吸引的是专业用户,到了现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他们向下渗透的路线被国内众多的互联网公司堵住了,最终,他们能面向的还是那些专业用户。不过——还有一大批潜在玩家,就是喜欢数字生活的新一代年轻人。所以,个人云存储硬盘的春天也有可能只是刚刚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