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投诉渐增消费者应提高防范意识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3-14 16:05: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最近几年,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方式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但由于其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以及监管上的困难,消费者投诉也日渐增多。在又一个“3·15”来临之际,专家提醒消费者在网络购物过程中要加强自我防范措施,同时我国应该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购物投诉日渐增多

由于网络购物有着轻松便捷、价格低廉的特点,接受并喜爱这种购物方式的人越来越多。据最新统计显示,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年交易总量已经突破100亿元,每天的交易金额超过4000万元。而与此同时,屡屡见诸报端的欺诈、投诉无门、强制交易等问题,也使电子商务发展蒙上了阴影。竞拍违约是网上购物投诉最常见的一种,商家往往利用一些竞拍活动赚足人气,而当消费者竞拍到商品时,便以缺货、加收快递费、谎报地址等借口要求消费者上门自取商品,从而搪塞欺瞒消费者。此类投诉由于网页保存期有限,消费者往往难以举证。

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互联网投诉同比增长1.1%,主要表现在因为异地交易和无店铺交易,消费者无法真实了解该商品的具体情况,只能通过广告来比较鉴别,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收到的物品与宣传不符、功能欠缺,甚至是残次品。卖家提供虚假信息,收钱不发货,骗取钱财。卖出的东西不开具发票或相关凭证,不负责售后服务,退换困难。依托的网站不承担责任,推诿拖延。利用网络行骗,盗用用户名和密码。

消费者应提高防范意识

面临这些网络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消费者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网络购物中防止受骗上当,专家建议,消费者还是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在网络购物环境中,网络交易一切都变为虚拟的,消费者在接触不到经营者和商品的条件下,只能通过网站的宣传信息来了解商品或者服务,这就为经营者诱使消费者做出购买行为而发布夸大其辞甚至虚假的广告提供了可能,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在决定购物之前,消费者一定要仔细了解一切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如网络服务经营者和商家的信用度、商品的质量保障及售后服务情况,最好采取货到付款方式进行,不要轻易购买低于市场价特别多的商品等等。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