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裁定:智能电视看好还是看衰?

PChome | 编辑: 王学刚 2014-04-01 05:00:00原创 返回原文

智能电视终于从互联网与电视的博弈中成功演变,进而成为一个成熟的产品来面对市场,究竟它的市场前途怎样?是看好还是看衰呢?

智能电视看好还是看衰?

智能电视终于从互联网与电视的博弈中成功演变,进而成为一个成熟的产品来面对市场,究竟它的市场前途怎样?是看好还是看衰呢?本期PChome每月裁定,将讨论智能电视发展的问题,参与讨论的嘉宾是CBSi(中国)媒体总编刘克丽和PChome执行总编王学刚(即笔者)。克丽总编为正方,即看好智能电视产业的未来发展,“智能是电视的第三次革命,中国和美国市场同时起跑”,这是她的鲜明观点。笔者为反方,但并非否认智能电视产业和产品,而是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智能电视还存在很多问题,发展过程不会像预期的那样好。

每月裁定:智能电视看好还是看衰?

正方观点:智能是电视的第三次革命,中国和美国市场同时起跑。

反方观点:智能电视存在自身固有硬伤,现有生态系统很难持续兴旺。

在这场辩论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KDS宽带山网友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静水无痕:我是第一批智能电视的体验者,客观地讲,智能电视在使用中确实很方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内容提供商不可选,反应速度慢等。

@隔壁王叔叔:家里的索尼电视很好用,我给它花几百块钱配了一个电视盒,这样就不用更换智能电视了。

@电脑娃娃:我正打算买智能电视,有没有好的品牌推荐。

@虾农:我挑两点,一是品牌,我还是倾向于买夏普、索尼的产品,等他们的智能电视,另外就是价格,如果智能电视比普通电视贵出很多,那不如配个盒子。

电视机升级换代的周期问题

正方:电视机升级换代就有市场

反正:电视升级周期长,进度不一致

刘克丽(正方):电视机从普及至今已60多年。在这60多年里,电视经历了3次革命,分别是:第一次显示屏液晶革命,第二次是高清革命,第三次是智能革命,而且这一次是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同时起跑。

电视行业将面临一场智能的革命

对于中国来说,早在3次革命之前,中国早已成世界第一大国。第一次显示屏革命,算是本机革命,中国比美日晚了5-8年;第二次高清革命,美国、日本始于21世纪,由于是发射革命,仅电视机是高清是不够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所以10几年后中国至今尚未成功普及;第3次革命则是传播路径和使用体验革命,传播变为双向,使用体验和用互联网使用擂同,这次革命中国没有落后任何国家。

每一次电视的升级换代造成了一个蓝海大市场,如果算上新家庭成立的需求(每年约有2000万个家庭组成),这2000万台市场肯定大多数是85后的青年人,他们对智能设备并不生疏。中国现有6亿台电视机,如每年有20%的升级市场,中国也会有3000万的市场,比欧美任何国家还要大的市场,这是智能电视机普及的基础。

智能电视看上去很美,而实施起来过程很长

王学刚(反方):克丽老师的三次革命观点我非常赞同,而且新技术推动新产品、新应用一直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中国一直是电视机大国,这与人口基数有着很大关系,而且中国人对电视机有着特殊的情感,在过去几十年里,电视机始终是家里的“大件”。应该说,电视市场领域的潜力是巨大的,同时更换的理由也必须要充分,甚至达到“刚需”的标准,才会引起国内用户的更换大潮。我们看到克丽老师说的前两次革命,第一次从CRT更换到液晶,有很多是因为电视年头已久,不得以更换。第二次的高清革命,有很大领域是受有线电视高清机顶盒的推出和网络高清视频下载,以及蓝光视频的推动。客观地讲,第二次革命还在进行中。我认为智能电视所代表的第三次革命不会来得这么快,如果来得过快,很可能这次革命要失败。

有分析机构预测,电视的更换周期一般是5-7年,而电视产品本身的寿命大多在10年以上,怎样能够让用户把没有坏掉的产品更换掉,这需要很充分的理由,仅仅靠智能这一个概念是远远不够的。产品本身的质量,内容源,以及宽带业务,包括收看节目要花费的费用,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一二线城市,这些看上去不是什么问题,但面对更为广阔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用户,以上环节里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解决这些,革命很难兴起。此外,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这对于大批量更换电视也是非常不利的。

电视产业与IT产业的特性对比

正方:IT厂商有机会

反方:家电与IT不一样

刘克丽(正方):智能电视机的产业链并没有像电脑、手机一样成为全球配套的标准产业链,比方说每个厂商的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外壳、遥控器都不同,不能互控互换,电视机价格战应该打得比电脑、手机更艰苦。遗憾的是在前60年的电视产业里没有形成像wintel这样的联盟,传统电视机厂商就这样苦熬并生存着。智能电视的提出和生产,给传统电视机厂商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他们不但认为自己有了蓝海,同时从传统家电有可能一下子变成了和高科技沾边的互联网终端企业。智能电视也引起了IT厂商们的关注,因为他们一下子发现了另一个屏所在的市场,那就是压根就瞧不起的微利家电,原来是个潜在的市场。智能电视是否能在自己的发展中建立崭新的产业生态链和新的商业模式呢?传统电视机企业甭想了,在未来智能电视上最有可能成功的绝不是他们,而是IT厂商。

家电行业的感性因素更加明显

王学刚(反方):传统IT产业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摩尔定律,所有的发展是以技术为原始推动力,而再来看家电行业,想在家里看电影,电视机发明了;想洗衣服不动手,洗衣机发明了;想解决夏天炎热的问题,空调发明了。此外像咖啡机、微波炉、吸尘器都是如此,以应用推动技术提升与发展。应该说IT产业与家电走的是两条不一样的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念。说回电视产品,为什么要把智能系统引入,其根本是为了观看体验更好,而不是因为技术允许,才把安卓装到电视里面去的。

家电厂商在智能电视方面目前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在品牌认知方面,多数用户还是更喜欢购买传统品牌,过去用过的,心里比较踏实,当然不排除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大型家用电器,特别是电视这样的产品,大家在购买时还是希望眼见为实,要看到实际的显示效果,因此线下家电卖场渠道仍然非常重要,这也是IT厂商所不具备的。如果说智能电视未来能够普及的话,那么真正吃香的的两种厂商,一种是像乐视、小米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它们一直走以前列;另一种是海尔、长虹、TCL这样的老牌电视厂商,他们的品牌认知度更高。

客厅电脑对于用户的必要性

正方:智能电视是客厅电脑

反方:客厅里有各种“电脑”

刘克丽(正方):传统电视机没有通用的操作系统,智能电视为什么智能,因为它带有操作系统,现在Android系统在占领手机、平板之后,开始占领第三屏——电视机,在家用环境下,不用通过电脑可以无缝地与手机,也可以共享、互通互联网上的内容,变成了客厅大屏电脑。智能电视的前身就是互联网电视,而智能电视绝大多数使用Android系统,用户操作智能电视,不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

客厅电视具备了电脑的功能

 

智能终端与电视都具备了电脑的功能特性

王学刚(反方):任何智能设备都具有电脑的应用特性。在今年第一期《每月裁定》里克丽老师就和我讨论过关于关于电脑与智能设备的问题,我赞同现在PC+的概念,即智能设备能当电脑用。电视安装了智能系统,自然也具有这种功能,但家里的手机、平板、电脑也是如此,仅仅成为客户电脑并不等于占领了客厅,还是有一部分用户会从手机、平板这样的掌上设备获得信息,观看内容,因为它们更容易操作,而操作则是电视在智能时代的硬伤。智能离不开触控,但电视不具备这个条件。因此,仅仅成为客户电脑是够的,还是要看用户对于电视的应用需求。

电视机的使用习惯与受众群体

正方:应用习惯只挑战60、50后

反方:真正的挑战来源于年轻人

刘克丽(正方):说到使用习惯的适应问题,前两次升级和用户操作习惯无关,如果说到智能电视的普及,是在挑战用户习惯而不看好这个市场,那么更应该看到电视观众老龄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老年用户对于智能电视也具有应用需求

美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结果,20岁的人看电视的只有20%,30岁的人有30%在看电视,以此类推,60岁的人有60%经常看电视,而80岁的人则99%爱看电视。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不看传统电视,他们的习惯是上网点看电视节目,啥时想看啥时有,最多是嫌电脑屏幕小,接上个电视屏看,这不就等于智能外接屏电视机了吗?

如果是这样,只有本来采购能力日下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不会选购智能电视机,他们原本就不是社会主流,连服装中老年款式都少、被边缘化,何况电视机呢?现在智能电视采购的中坚力量在70-90后之间,从来没有在60-80岁以上的群体。如果把体感遥控引入智能电视,只要不是全瘫的人都会使用遥控器。

触控方式的改进也是智能电视必须要做的事情

王学刚(反方):克丽老师说的这个调查很有意思,我以前也有所耳闻。中国与美国市场具有相同性,也有不同点。中老年人对于电视的信赖度确实比年轻人要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电脑的操作不熟悉,另一方面一般不会去学习新鲜的事物。使用遥控器去操作电视,打开就能观看,这是老年人现在能够接受的操作方式,而智能电视的操作已经渐渐通过遥控器就可以实现。

在这一分论点上,其实我倒是觉得智能电视更加适于中老年人购买,或者是年轻人买给父母。反而是年轻人对智能电视的信赖度没有这么高,因为他们可以操控其他终端或者用电脑连接电视实现这一功能。使用平板通过无线播放视频,这比购买智能电视更方便。对于肯于钻研手机应用的年轻人群体,把平板、手机、无线网络、云存储玩转并不是太难的事情,所以他们并不是必须选择智能电视。他们看重的,还是产品本身的显示品质、品牌等问题。所以我认为,在智能电视这个问题上,未来可能老年用户会更多,因为他们如果想点播节目,只能通过智能电视。

丰富的内容决定电视智能化的进程

正方:因为内容短缺才有智能电视市场

反方:内容可以通过恰当的设备来呈现

刘克丽(正方):如果说电视机、智能电视的普及与否取决于内容,那么我认为,正因为电视台优质内容的匮乏,才有智能电视机的市场。前面说过,年轻人看电视的越来越少,为什么?不仅仅只是内容决定,还有时间限制了他们想看的节目,一个上班族,下班后什么都搞定,一定是晚上10点左右了(路上1-2小时,做饭1小时,吃饭收拾1小时),有时还要加个班,有人还要弄弄孩子,和朋友聚会什么的,那就晚上11点以后再说了,再开电视机不是想看什么有什么,而是有什么看什么,算了还是上网找吧。上网找到了还不能躺着看,还得坐正了看,要能躺着看多好哇,买个智能电视呗,就这样智能电视机的市场形成了。

电视内容永远是用户最为关心的内容

王学刚(反方):我非常认同克丽老师所说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而且深有感触,因为我就是这样。我需要看到更多的内容,这是现在电视所不能给予的,通常家里的电视机只是在体育频道、新闻频道之间切换。但晚上到家后看这些视频,我不一定是在客厅里,有的时候在厨房做饭,用2in1的超极本看;有的时候困了,就躺在床上用平板看;甚至上厕所时,也可以拿个手机看。如果看电视的话,我必须被绑定在客厅里。

通过智能电视,内容覆盖面可以更广

此外,现在的智能电视通常是绑定一两家视频内容提供商,但有的电视剧,制作方是指定视频网站合作的,如果这台智能电视不能看到,那它就和普通电视没有区别了。

盒子与智能电视的关系

正方:习惯使用机顶盒就能用智能电视

反方:盒子+电视比智能电视更实用

刘克丽(正方):很多人反映,目前机顶盒的质量有问题,那是产品质量问题,并不是产品市场前景的问题,我想智能电视的未来一定是机顶盒内置在电视机内的,电视机质量已过关,基本有99%以上的电视机用个20年不用修、机顶盒为什么质量不行?关于操作方便与否,智能电视的操作比手机发短信、存电话号码、PS照片容易多了,如果今后会用手机就会用智能电视,10亿人用智能电视就无障碍了。

智能盒子的出现对智能电视市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

王学刚(反方):说到了盒子,我倒是觉得盒子+电视的组合要好于内置了盒子的智能电视。对于消费者来说,盒子只有几百块钱,更换方便,同时又能实现智能电视的功能,也不需要更换现在的电视,何乐而不为呢?不同家的盒子提供的内容可能有所区别,那买两个盒子就可以解决,但对于智能电视来说就是不现实的事情了。

智能电视看上去真的很美,我们则应学会审美与创造美

结束语

克丽老师认为,智能电视机市场成不成功要看需求,3D电视不成功就是因为不需求,看2D照样爽,看3D头晕还得带眼镜,对中国40%以上带眼镜的年轻人来说,要带两个眼镜看电视是不可能的。从CRT换成液晶屏,现在农村还没完成,城市里的传统电视换高清也刚开始,智能电视市场成功也不会是一两年的事。在智能电视市场还没完全形成之时,电视屏幕升为4K的电视机第4次革命又要开始了。

虽然在此次论断中,笔者持反方观点,但笔者的主体思想并不是看衰这一市场,而是智能电视的发展并非像一些厂商所说的那样美好。仅仅是电视厂商自己努力绝对不行,这需要内容提供商,相关硬件供应商,以及网络运营商共同努力。还有不要忘了,版权问题一直是中国市场不好解决的问题,再加上广电总局的各种条款。智能电视的发展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应保持理性思维,不能被互联网的数字营销模式所忽悠,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