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派转型偶像派! 理光全能机R6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胡斌 2007-03-19 01:00:00原创 返回原文

继R5、GRD热卖之后,理光数码07年初又推新品,R系列最新力作caplio R6终于粉墨登场。这款数码相机秉承了R系列的传统特点...

理光R6评测——独树一帜的R系列

理光R系列数码相机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受人瞩目。因为在强调时尚便捷的消费DC领域,还从来没有哪个系列能像R3、R4、R5们一样,在小巧的机身下包含如此多的功能。人们也是从这里开始第一次认识到,原来不是只有数码单反类相机才能讲究全面的。广角、长焦、1cm超级微距、甚至还有CCD防抖,如此完美的指标对消费者造成的杀伤力不言而喻。现如今,迈入2007年后,理光R系列又添新成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千呼万唤后终于现身的R6这次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首先,R系列的传统强项在R6上完美保留:28mm~200mm的7.1倍光学变焦镜头可轻松应对多种拍摄需求,而1cm的微距也同样得到继承,还搭载了很多朋友关注的CCD防抖功能。只是像素方面此次没有提升,同样的724万有效像素1/2.5英寸CCD多少让人有些不解,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保护画质的考虑,所以放弃了进一步提升有效像素的打算。

R6这次最令人感兴趣的改变来自外观,全新打造的形象加上2.7英寸超大LCD,让这款R系列新贵多了些系列一直缺少的时尚气息。就和富士最新的F40fd一样,似乎不少原本单纯注重性能的机型,逐渐迷恋上在“卖相”方面大做文章。这种不约而同的举动在偶看来颇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味道,既然性能占据优势,外观上加把劲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水桶原理谁都懂么。

除了上述的改变,理光R6还加入了目前消费类相机非有不可的人脸识别功能,当然,每家厂商赋予这一功能的实用性大相径庭,具体怎样还要一测方知。所以对于人脸识别,有了,也别太高兴,没有么......(居然没有???开玩笑,拖出去拆了,*^_^*)也不必太过担心,大不了让被摄对象站在同一个焦平面里也就是了。

感谢理光公司的大力支持,本站评测室也是第一时间收到了这款相机,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下这款“全能的偶像新机”——理光R6。

理光R6评测——到站外观介绍

最重要的改变自然是最先放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R6的不同,我们特意找来了理光著名的GRD和GX8做对比。从造型来看,R6显然更容易受到年轻时尚人士的喜爱,机身金属镶边和金属包围的镜头让人感觉很舒服,拿在手上颇具回头率。而为很多人诟病的厚度问题,R6解决得很彻底,99mm×54mm×20mm的魔鬼三围是这款数码相机的一个看点,20mm净重130g的机身让理光R6成为如今市场中,兼顾长焦的广角数码相机中最薄的一款。

回头率颇高的理光R6

 

背部2.7英寸的LCD显示屏无疑是R6另一个惹眼之处,从效果来看,该显示屏拥有不错的亮度和对比度,回放效果不俗。也不会有“欺骗感情”的现象发生,意即回放的时候心花怒放,导到电脑上观察则让人失望至极。该屏幕回放时与实际出片还是比较接近的,只是可视角度方面有待提高。

20mm的厚度要包含如此多的功能,不容易

 

和R5机身的整体弯曲不同,R6的造型看起来更加讨人喜欢一些,相机只是在顶部和底部的金属镶边上使用了弧线设计。让其呈对角线划过两个空间平面,快门、电源等按键镶嵌其上,符合大家熟悉的主流造型。

镜头作为理光R6最为重要的部件,得到特殊待遇是理所应当的,大大的圆形金属包边不惜工本的围绕着镜头,让人一眼就注意到他的与众不同,类似此种设计通常被厂商用来突出产品的某一关键特性。配色上,R6提供了黑、银、红三种选择,评测室收到的是一款黑色样机,也是dolphin个人比较偏爱的颜色。

总的来说这款相机的外形改变使系列在这方面跟上了潮流,如果此番性能也一如既往的话,综合实力的提升将会非常明显。

理光R6评测——按键细节解析

其实按键部分没什么可以过多地介绍的,熟悉R系列的朋友可谓驾轻就熟了,就算您之前没有接触过,单纯的“望键知义”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这里简单提下理光的ADJ(调节)键,用户通过它可以在拍摄时一键进行曝光补偿、白平衡、ISO感光度以及其它设置,不必在二级菜单中寻找,还是非常方便的。

而背部上方的模式拨杆则分为三档,左中右依次为我的设置、场景模式、自动拍摄。其中我的设置功能使用户可以保存喜爱的设置,并在下一次想要用来拍照时选择这些设置。最多可以同时保存两套不同设置,像夜景或者人像,比较人性化。

方便实用的ADJ键

 

理光R6的挂绳部分是其外观上另一个值得称道之处,从设计而言和早前评测过的明基X720有几分神似。突出机身的部分看起来并不很唐突,反而有种个性之美,而且就握持感贡献很大。拿惯单反的朋友在使用R6时不会有把持不住地感觉,比较稳定。而在挂绳下部,数据线及视频输出接口隐藏其间,小翻盖设计统一了风格,很和谐。

 

顶部按键简单干练,流行的边焦杆快门一体式设计有效节省了空间。电源按钮很小,不容易误操作,官方宣称R6的开机时间仅为1.2秒,半按快门释放时间0.011秒和下一快门释放时滞则为0.5秒。测试当中自然不可能如此精确,但1.5秒内从开机到按下快门不成问题,应该说抓拍方面R6的表现和系列前辈比有过之无不及。

背部总体按键布局一览

理光R6评测——出彩特性分析

R系列的灵魂,7.1x光变镜头

理光R6使用1/2.5尺寸的CCD,象素保持为740万,有效象素720万。镜头部分依然使用的是R5的7.1倍光学变焦镜头,焦距折算后相当于35mm相机的28-200mm,覆盖了从广角到长焦等生活常用的焦段,两端最大光圈分别为F3.3-F5.2,镜头包含7级逐级变焦间隔,每拨一次变焦杆改变一级(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此外,理光1cm微距同样得以继承。

瘦身的秘密,双倍回缩镜头系统

我们知道,以往大变焦数码产品一般很难逃脱大尺寸的命运,而理光则凭借独特的“双回缩镜头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之前有过介绍,但此次显然又有改进。下图是R6“双回缩镜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R6的镜头除了常见的镜片组外,还有两组能移动的镜片组(即黄、绿两色所示)。在关机时,其能偏移轴心,而在使用时,其能伸展归位。正是这一杰出设计,打造出R6最薄处仅20.6mm厚的机身。

  

理光平滑成像引擎,人脸识别得以实现

R6还含有理光平滑成像引擎,正是借助它的帮助,相机提供了最高ISO1600的感光度,并且人脸识别功能也得以首次加入系列。此外,理光官方还宣称,SIE-II能以最低噪点快速处理大量图像数据,搭配724万有效像素CCD,制作漂亮、高画质的A3尺寸照片也不成问题。当然,关于噪点的情况还需实际测试后方能下定论。

 

理光R6 场景模式一览

理光R6详细技术参数

项目 内容
CCD 有效像素724万点(741万像素),1/2.5英寸原色CCD
镜头
焦距 f:4.6 – 33.0mm(相当于35mm胶片相机的28 – 200mm)
逐级变焦间隔:7级(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
光圈 F:3.3(广角)- 5.2(远摄)
振动校正功能 CCD偏移方法
变焦 7.1倍光学变焦(相当于35mm胶片相机的28 – 200mm);
4.8倍数码变焦 最大 : 25.6 倍 ( 相当于 720mm ) 当与光学变焦一并使用时。
自动调整大小变焦: 4.8 倍 *1 ,最大: 34.1 倍 *2 (相当于 960mm )当与光学变焦一并使用时。
摄影距离 自镜头端起:约 0.3m-∞(广角),约 1.0m-∞(变焦)
近拍距离 自镜头端起:约0.01m-∞(广角),约0.25m-∞(远摄微距)
快门
静态 8、4、2、1-1/2000秒
短片 1/30-1/2000秒
像素
静态 3072×2304、 3072×2048、2592×1944、2048×1536、1280×960、640×480
文字 3072×2304、2048×1536
短片 640×480(每秒30格,每秒15格)
320×240(每秒30格,每秒15格)
160×120(每秒30格,每秒15格)
画质模式*1 幼细、正常
ISO 感光度 自动、 自动高、 ISO64、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
闪光灯 关闭、自动、减轻红眼程度、强制闪光、慢速同步、柔弱灯光
距离:*2约0.2–3.0m(广角),0.25–2.0m(远摄)(ISO自动)
对焦 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固定对焦(瞬时)、∞(包括自动对焦辅助灯)
曝光调校 TTL-CCD 测光系统:多重(256 区)、中央偏重、单点
曝光补偿 手动调校曝光补偿(每级1/3 EV于+2.0至-2.0 EV)自动包围式曝光(-0.5 EV、±0、+0.5 EV)
白色平衡 自动/固定(日光、阴暗、钨丝灯、钨丝灯2、光管、一按设定)自动包围式白色平衡
记录媒体 SD记忆卡TM (32/64/128/256/512MB/1GB/2GB),
SDHC记忆卡TM (4GB)
多媒体卡TM, 54MB内置记忆体
存储容量
(图像数目)
(内置54MB记忆体)*3
静态 3072 × 2304(幼细:19张、正常:34张),
3072 × 2048(幼细:22张),
2592 × 1944(幼细:27张、正常:47张),
2048 × 1536(幼细:38张、正常:74张),
1280 × 960(幼细:70张、正常:133张),
640 × 480(正常:580张)
存储容量(时间)
(内置54MB记忆体)
短片

51秒(640 × 480:每秒15格)
2分40秒(320 × 240:每秒15格)
9分23秒(160 × 120:每秒15格)
26秒(640 × 480:每秒30格)
1分22秒(320 × 240:每秒30格)
5分6秒(160 × 120:每秒30格)

存储数据容量
(文件大小)

静态 约2.54MB(3072 × 2304幼细),
约1.48MB(3072 × 2304正常),
约2.28MB(3072 × 2048幼细),
约1.84MB(2592 × 1944幼细),
约1.06MB(2592 × 1944正常),
约1.32MB(2048 × 1536幼细),
约672KB(2048 × 1536正常),
约686KB(1280 × 960幼细),
约356KB(1280 × 960正常),
约83KB(640 × 480正常)
摄录模式
静态模式 (连拍、S连拍、M连拍),
场景模式 (肖像、 面部识别模式、运动、远景、夜景、 黑白模式、 怀旧模式、 扭斜校正、文字、微距变焦、高感光度、我的设式 1,2 ),短片模式
记录格式
静态 JPEG(Exif 2.21版)符合DCF*6
文字 JPEG(Exif 2.21版)符合DCF*6
短片 AVI(符合公开DML活动JPEG格式)
声音 WAV(Exif 2.21μ low版)
LCD 显示屏 2.7英寸透明非晶质硅TFT LCD(约230,000像素)
自拍模式 延迟:10 秒、2 秒.
间隔计时器 拍摄间隔:5 秒 - 3 小时(每间隔为 5 秒)*7
PC 介面 USB2.0(选择理光原始或大容量存储驱动程序*8
AV 介面 音频输出、视频输出
视频信号格式 NTSC/PAL
尺寸(阔x深x高) 99.6 × 20.6 × 55.0mm(不包括突出部分)
重量
约135g (不包括电池、SD记忆卡、手带)
配件(电池、手带)约26g
电源 充电式电池(DB-70)x 1
拍摄容量*9 使用DB-70:约330张
操作温度 0 – 40 ℃

理光R6评测——防抖及人脸识别测试

流行趋势,光学防抖+ISO防抖

双重防抖实在是现在DC最热的话题,应该说这种关注不无道理。尤其是光学防抖技术的加入,确实能很大程度的提高出片率,R6此次依然搭载了CCD防抖技术,能够有效的减轻因环境光线不足带来的拍摄画面模糊现象。作为光学防抖中比较实用的一种,实践中多次证明了其可靠性。即便在高端的数码单反相机领域,这一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由于外观的重新设计,防抖开关被并入了菜单,我们可以在摄影设定中找到它。

 

防抖未打开(左图);防抖开启(右图)

理光R6,脸部识别功能是否实用?

虽然是理光R6针对R5的较大改进之处,但前文也提到过,人脸识别技术的实用性应厂商的技术能力不同,可谓大相径庭。所以我们也是针对该功能进行了特别的测试,通过选择场景拍摄模式中的“面孔”模式即可开启面部识别对焦功能。相机能够识别出人物的脸部并进行自动对焦。

从实际测试情况来看,理光R6脸部识别的速度不能算快,通常要0.5秒左右,且识别之初不能快速移动相机。不过识别率还是比较高的,在倾斜角度45度以内都能正常识别。即使带着眼镜也没有问题,最多可同时识别出两张人物的脸部。就编辑的个人感觉,这一功能的加入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并非不可或缺。

理光R6评测——样张评价

其实就光学系统而言,R6相对于R5并无太大变化。同样的镜头,同样的SIE II图像引擎,造就了理光R6同样的画面风格。由于实际拍摄时上海的天气相当糟糕,连续多天的阴雨使得样张获取陷入僵局,我们无法第一时间为大家献上日照条件良好时R6的表现,只能简单的拍摄一些微距样片作参考。好在由于前述原因,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理光R5的样张部分,而R6有可能的话,我们会容后上传一些样张。(理光R5样张

 

 

就色彩而言,R6显得比较素,看起来颇为淡雅,颜色不是很鲜艳,更偏重写实风格。不过这也许和上海的阴雨天气有一些关系。镜头成像锐利是R系列的优势之一,R6的画面细节再次验证了这点,看上去十分丰富。

拍摄过程中,没有发现明显的色散和炫光现象,画面边缘也没有明显的紫边,逆光拍摄同样没有鬼影现象产生,保持了理光镜头的优良传统。

下面四张来自理光官方的样张很有代表性,画质我们不做讨论,毕竟是官方样张不好是不可能的。最主要是广角和微距让人颇为赞叹,不告诉你的话,很少有人能想到这是同一款相机的产物。

 

 

理光R6评测——感光度测试

理光R6在感光度方面提供了从ISO100到ISO1600共五档供用户选择,实际测试中,我们选择最高分辨率3072×2304和自动白平衡进行拍摄。并且为了方便大家观察,截取了不同感光度样张中的相同部分进行对比。

理光R6感光度测试比对部分

从测试结果来看,理光R6在ISO200以下画面纯净度出色,没有明显的噪点产生,属于100%原图可用。而当ISO上升到400时,可以看到画面中噪点明显增多,并有一定的油画现象,出现色彩化开,但还不太明显。这里让人比较奇怪的事,ISO800相对ISO400的变化似乎不大,只是后者的色彩化开现象更重一些,但都处于基本可用的情况。直至ISO1600,画面基本失去细节,且色调发生了变化,我们建议除非是光照条件很差的场合,否则不要使用。

100%原图裁切比对

ISO样张原图:ISO100ISO200ISO400ISO800ISO1600

理光R6评测——产品总结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对于R6的表现我们给予肯定的评价,虽然性能上提升并不明显,但更小巧的体积无疑会有效的增加产品吸引力。如果说此前R5只是非常适合单反爱好者当作附机使用的话。那么R6经过实力派到偶像实力派的转变,无疑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这款相机。不过理光方面目前对这款相机的最终售价还未确认,不过上市之初价格总是稍贵的,估计在2800元以上,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稍稍等待一下。

撇开进化了多少的想法,我们在R6身上看到了如今绝大多数的先进影像技术,大变焦镜头、超级微距、双重防抖,我们不禁会想象R6到底还欠缺什么,在经历了外观的重大调整后,系列似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各方面的和谐统一使得一下子找不出非常明显的不足,后市价格如果能够走低到2500元的话,那么R6的最终市场表现真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如果您正想购买一款最新的数码相机,那理光R6绝对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