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通“合作协议”衍生三大问题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3-20 00:00:00转载 返回原文
第一页

从本月开始,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互不侵犯”协议(《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合作协议》)正式生效。在协议已经生效的近1个月里,各地电信、网通可谓有喜有忧,反应不一。毫无疑问,协议的执行将改变电信和网通的投资路线,进一步也将影响其他相关企业。

关注1:是否还发展用户?

据了解,南网通、北电信已经停止主动发展公众用户。

北京电信市场部相关人士指出,早在2月份,北京电信就明确部署,停止发展业务。但在部分已经铺设电信网络的楼宇,新用户的服务必然是由电信来提供,“网通不会仅为了这类客户租用我们的网络”。其潜台词就是这类用户还是会“被动”发展的。

湖北的通信市场和北京很相似。湖北网通已经向湖北电信提交了客户资料,而且湖北网通已经停止了任何现场促销的活动。

另一方面,相应地区的主导运营商则比较忙碌,他们目前正在根据对方提交的过网用户数,进行拨测,分析对方提供的信道、码号、IP地址等资源的接通性,对空号资源进行记录等等。

关注2:互联不互通是手段?

尽管如此,有些地方还是传来了互联不互通的用户投诉。浙江网通某用户通过媒体反映,他年前家里新装的电话“时常”打不通,其提示语音是号码不存在。据悉,类似互联互通的情况在电信网通交接过程中时有出现,涉及的省份也不少。

某固网运营商有关人士指出,产生此类障碍的主要原因是,非主导运营商在协议生效前为最大程度的占据市场份额,突击发展了大量新用户,从而引起对方“封杀”所导致的。如:某南方网通在一日之内就“新增”了用户十几万户,超过总用户的60%。

第二页

某地通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非主导运营商一般是利用集中呼叫等手段大量增加新号码,而当地的主导运营商就会对此进行清查,进行回拨测试,并对空号进行网络堵截。“而这种堵截难免会波及到正常电话用户的使用,造成互联互通障碍。”

另外,这种互联互通在某些省市还涉及了互联网。双方(或一方)限制对方互联网的IP地址,也导致用户无法打开部分网站。

该人士指出,这种大面积互联互通障碍属于人为障碍,最终受到损害的必然是消费者。

关注3:产业链影响几何?

除了互联互通,“协议”对北电信、南网通自身的投资策略,对代理商、相关设备商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是投资在缩减。据悉,2007年北京电信、北方电信(北方九省)的总投资额仅为30多亿元,不足往年的1/3。

另外,南网通在建工程将逐步停工。3月10日,四川省网通首先停止所有新项目和在建项目。据四川网通德阳分公司某负责人的表述,他们接到通知,将与四川网通其他地区公司一样,停止所有项目建设。

其次,代理商的工作内容更加“多彩”。以往,很多地方运营商都要求其代理商只服务于自己公司一家,而现在则鼓励代理商开展多种经营,同时通过适当增加对代理商的佣金比例,促进其对原有用户的维护和收费工作。

同时,部分设备制造商的生意“淡”了。有分析人士指出,网络建设放慢或停止建网对光纤、网络方案提供类的设备商的影响较大,部分提供网络建设规划的工程设备公司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记者 郎晓黎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