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40上市
前言:2004年笔记本依然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 不断有新品推向市场。在如此多的产品中,如何才能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的特性,在选购的时候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产品呢?消费者又如何才能知道某款产品相对于其他笔记本的特点和独到之处呢?
为了能够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最新的笔记本方面的资讯,搜狐数码天下与PCHOME笔记本频道联合举行2004年度笔记本年度横向评测活动。
X40正式在内地发布也有一段日子了,几经拖延,我们第一时间拿到了国内正式发行版本的X40,而且是当时国内最高配置的型号6YC,对于这款笔记本,网友们的态度大相径庭,毁誉参半。说它好的,认为它让IBM笔记本的重量达到最轻,带来更大的移动性;说不好的人则认为X40尽管更轻了,但是牺牲了性能,并不值得。那么,到底这款IBM新一代的轻薄之最是怎么样的呢?还是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吧。
X40,依然是一贯的黑色,这么多年来始终没有任何变化,尽管前段时候有传出IBM会推出其他颜色的笔记本,但是马上IBM方面即作出回应表示短期内都不会有其他颜色的笔记本出现。
与其他机型的对比(一)
习惯性的,大家会认为X40是X31的升级版本,但是实际上通过比较,我们发现,X40与X31的差别相当大,整体设计完全不同,也许它的外观,更象一台缩小了的T40。很凑巧我们借到了一台X31和一台已经停产了的IBM笔记本著名型号:钢琴烤漆面的S31,IBM曾经推出过的10.4寸笔记本。于是就把这三台笔记本放到了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对比,因为我们发现,X40的设计应该是有所参考S31。
左:X31 中:X40 右:S31
上面:X40
下面:X31
从上面的图,我们想大家已经可以发现,中间的X40与左边的X31相去甚远,无论是腕托还是屏幕的设计均有较大的出入。X31的腕托基本上还是平的,前端比较厚,而X40的腕托则略向前倾,而屏幕边框方面,由于X40要比X31整整小一圈,因此显得更小了。X40与X31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上面的是X40,大家可以看到,整整大了一圈。
X40与T40在一起
而X40的这种外观设计,则正好与T40系列是非常相似的,从上面的这张图上,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同样使用略带有倾斜的腕托设计。而且与T40一样,X40的无线网卡天线也设计到了屏幕的顶上以及左边(T40是右边:P),并且屏幕开关也设计成与T40一模一样的单手双开形式,T40的硬盘放在键盘的右前侧而X40放在了左前侧,甚至可以说把X40放到镜子里照一照,它的镜象和T40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呵呵。
与其他机型的对比(二)
首先我们来看看X40的右侧端口设计,顶上的是S31,中间的是X40,而底下的是X31。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X40的右侧面端口布局与S31类似,就是把音频、网卡、MODEM和USB接口全部放到了右边,还有最新加入的SD卡插槽以及红外线发射口。
说到这个SD卡插槽,还有一个需要大家注意的问题:如果是自行安装系统,我们会发现最后会有一项未知设备找不到驱动,在IBM官方网站上也找不到驱动,实际上这个就是SD卡读卡器,根据一般规律只要把一张SD卡插进去,即使没有装驱动, 也会提示找到新硬件,而在X40上则不然,必须手动安装了SD卡读卡器的驱动,然后把SD卡插进去才能识别出来。否则的话即使把卡插进去也一点反映都没有,在进行测试装测试系统的时候,由于开始不知道这个情况,还以为SD卡读卡器坏了,后来发现是没有驱动却找不到地方下载,最后还是找了一个有X40的朋友复制一份过来。本站已经向IBM方面反映了这个情况,不知道现在IBM官方网站有没有提供这个SD卡读卡器的驱动下载了呢。
而对于X31,我们可以看到在这边什么接口都没有,而散热风口是放在这边的,这个风口放在这里,如果使用外接鼠标很容易被热风吹到,感觉不好。因此从接口上来看,X40更象S31而不是X31,X40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是有所参考S31。
同样在左边,我们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X40的电源接口和外接显示器接口全部都放在这边,与S31类似。而X31这边则是音频接口和USB接口等,完全不一样。
这里放出X40左右侧面的图,大家可以情况看到端口布局的情况,右边的接口的前面都介绍过了,重点讲一下在X40的左侧设计的一个带取电USB口。这个口就是在X40左面的USB口,为了能够使用X40的一个选件——外接式的DVDRW,IBM不惜这个USB接口下面加了一个小USB取电口,使用外接的这个USB DVDRW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一条专用的线在这个口上取电。
从前面的对比图上不少读者应该发现, 其实X40与X31在机身后面的厚度相差不多,甚至应该是一样的。但是X40聪明地使用类似T40一样的设计,把前端做成倾斜的,实际上X40的侧面不是一个长方形,而是一个梯形,通过这样的削边设计,可以在视觉上产身一种很薄的感觉,而T40也是使用类似的手法来营造一种很薄的感觉,甚至在当时有人认为它比X31还要薄。
看看底部,左边是X31,右边是X40,X40使用了后置电池设计,这样就可以使用更大容量的电池了。而X31的电池在机身前面,增加大容量电池非常困难。
从外部设计特点我们已经可以看出,X40与X31之间的关系并不大,完全是进行了重新的设计。
内部设计特点介绍
利用这次机会,我们对X40进行了有限度的拆卸,把腕托和底部打开,让大家看看它内部的结构特点。
拆开并重新装上X40并不困难,也不用担心螺丝拧错了,因为X40使用的螺丝除了拧底部的内存盖以外都是一样的,可以混用。不象T40那样还分好几种。这样的设计给我们拆机带来了便利:p.
打开腕托后,X40的主板部分暴露出来,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大面积的铝板覆盖。中间被固定的灰色的是无线网卡的天线,白色的的是蓝牙的天线,而旁边的另一条黑色的则是无线网卡的另一条天线。在一层半透明的膜下面,没有可以隐约看到右下方的南桥芯片组,由于它的发热并不大,因此不用使用散热系统,旁边隐约看见的黄色的就是BIOS电池了,而在左边,的X型金属架位置,主板的反面就是CPU了。这个是固定CPU的支架。散热风扇就设计在CPU旁边,热传导的距离很短,热量不会在机内散发掉。
X40的底部只有一大块的挡板,打开以后,各种模块和内存插槽就在眼前了,以往都是各种模块分开好几个位置的,这次倒是方便,集中在一起。
X40已经板载了内存,在这里还有一个空槽,还可以加一条。左边的模块有醒目的WIFI字样,不用介绍也知道是支持a/b/g三频的无线网卡模块了。而内存下面的则是蓝牙模块,上面印有清晰的蓝牙标志。在这里顺便放一张BIOS电池的图片给大家看看,BIOS电池在键盘下面,右下角,是完全露在外面的,动手能力强的说不定可以自行进行更换,或者进行自行放电。
X40使用了HITACHI的1.8寸40G小型笔记本硬盘,我们特意把这个硬盘拆了出来和一个标准的笔记本硬盘放在一起做了对比,整整小一半,不过这个硬盘的接口倒是标准的,尝试把标准的笔记本硬盘插到X40上,也完全可以,只是会长出一截来,呵呵。
参数指标检测
设计上的特点介绍大概就这么多了,大家更关心的恐怕是性能,使用超低电压的CPU,主频只有1.2G,又是1.8寸的硬盘,到底对性能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看综合性能测试就知道了。
我们使用Intel Frequency ID Utility软件来检测CPU的频率为Pentium M1.2GHz,并不能识别出是否其封装形式,也只是显示出μFCPGA或者μFCPGA封装形式,而X40的处理器是直接焊接在主板上的.芯片组使用的是855GME,整合显示芯片.
综合性能测试(一)
SiSoft Sandra 2003 Pro是考察整机的综合性能,是目前比较权威的工具,可以读取笔记本内部的各种参数并进行综合性能参数的对比,是目前比较权威而且使用简单的一个测试软件。.
综合测试结果显示,X40的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即使是大家认为会拖慢总体性能的磁盘性能也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超低电压版本P-M1.2G处理器的性能还算可以,接近P4 1.8G的性能.而内存带宽方面则完全达到DDR333内存的水平.
综合性能测试(二)
接下来是多项专业性能测试软件结果的汇总。我们使用的综合性能测试软件主要有以下几个。
WinBench99 :
WinBench99是一个用于测试计算机CPU、图形、硬盘、CD-ROM等子系统的测试工具,是最常用的评测软件之一,测试环境设计严谨,测试结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尽管年代比较久远,但是在综合测试上它给出的成绩还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尤其是硬盘传输曲线至今甚至依然是磁盘厂商检测磁盘性能的重要参考标准。
在这项测试中,我们最主要考察的是X40的硬盘性能,我们用一个同样来自日立的标准2.5寸笔记本硬盘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下面就是结果的对比,该硬盘装在一台同样使用超低电压版本P-M1G ,内存256M的12寸笔记本上,与X40非常类似,差别只是处理器的主频稍低以及硬盘,因此可以进行一个比较.
Winbench 99 测试结果对比 | |||
HITACHAI | HITACHI | ||
产品名称 | DK13FA-40B | IC25N040ATCS-0 | |
Business Disk Winmark | 5830 | 5130 | |
Disk Transfer Rate:Beginning(KB/s) |
20500 | 21100 | |
Disk Transfer Rate:End(KB/s) | 13700 | 12200 | |
Disk Access Time(ms) | 20 | 19 | |
High-End Disk WinMark | 16600 | 21400 | |
AVS/Express 3.4 | 17000 | 14600 | |
FrontPage 98 | 168000 | 162000 | |
MicroStation SE | 23900 | 23600 | |
Photoshop 4.0 | 6720 | 5860 | |
Premiere 4.2 | 13300 | 15000 | |
Sound Forge 4.0 | 27000 | 23500 | |
RemoveableMedia | 5440 | 5540 | |
Visual C++ 5.0 | 18600 | 18300 |
从结果上我们可以看出,X40使用的这款1.8寸笔记本硬盘并没有给它的综合性能带来多少影响,相反有些项目还超过了2.5寸硬盘,当然我们需要考虑处理器频率上的差异.但是这应该可以说明X40的硬盘性能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糟糕,至少在测试中并没有太多的体现.
测试软件给出了一张X40磁盘内部传输曲线图
从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X40的磁盘传输速度起步是在20左右,与标准硬盘比稍慢,但是整个的波动很小,速度的下降也很慢,能够持续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不象有些硬盘,尽管起步速度快,但是下降严重或者是中间经常有波动.
测试结果讨论及总结
接下来是以下几项的综合性能测试.
CCWinStone2002:
CC Winstone2002是针对综合应用性能的测试程序,测试的子项目包括常用的办公软件、网页的制作和浏览,以及视频编码,所以CCWinStone测试对整机的性能要求很高,内存速度和容量、硬盘速度、CPU主频和运算效率,甚至CPUL2 Cache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在最终的测试结果上体现出来。
Business Winstone2002
进行的测试项目基本上都跟传统的办公商用软件相关。这个项目的测试结果对于那些电脑应用集中在Office软件和网络软件的Office一族具有较针对性的参考价值。与CC WinStone2002类似,Business Winstone也对内存速度和容量、硬盘速度、CPU主频和运算效率、L2 Cache非常依赖。
SysMark2002:
SysMark2002是一个对内存容量、硬盘速度、CPU主频、效率和L2 Cache要求都很高的程序,内存容量越大,硬盘越快,CPU效率越高的机器越容易得到好成绩。
MOBILE MARK2002
这个专门用于测试笔记本的软件是必不可少的项目,这个测试和SYSMARK2002类似,也是模拟进行大量的软件运作,但是MOBILEMARK2002会模拟使用者的使用、停顿、休息的过程,而且负荷的强度也不断调整,还要加上对电池的测试,对笔记本来说意义更大。
除了综合性能测试,我们还使用专门的单项指标测试软件对某些单项的指标进行了测试。
Battery Mark4.01:
电池使用时间是大家最关心的指标,我们使用了BATTERY MARK4.01这个目前最权威的测试软件。在CONDITIONINGRUN这个环节中,是把笔记本设置为最高性能,屏幕开到全亮,LFIETEST则是设置成便携/移动模式,屏幕亮度开到一半来进行测试。
3DMARK3001SE
通过3DMARK2001SE测试软件来测试笔记本的3D图形性能
结果列表:
软件 | 项目 | 分数 |
WINBENCH99 | Business Disk Winmark | 5830 |
Hi-End Disk Winmark | 16600 | |
Business Graphic Winmark | 293 | |
Hi-End Graphic Winmark | 795 | |
ZDBenchmark | CCwinstone2002 | 25.6 |
BusinessWinstone2002 | 23.1 | |
Batterymark4.01 | Life test | 6小时25分 |
Conditioning Run | 3小时55分 | |
SYSMARK2002 | INTERNET CONTENTCREATION | 152 |
OFFICE PRODUCTIVITY | 127 | |
SYSMARK2002 RATING | 139 | |
Mobilemark2002 | Performance Rating | 153 |
Battery Life Rating | 444minutes | |
3DMark2001se | 800*600 32bit | 2892 |
1024*768 32bit | 2335 |
总结:X40作为IBM代表超轻超薄的X系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轻薄,但是显然,它与X31并不是一个延续路线,X40推出后,X31并不会马上被取代,而是走一条与X31并行发展的路线,购买X40的人,大多不会太在乎性能上的问题,他们追求的更轻更薄,更便携,因为他们需要用电脑从事的工作只是收发邮件、处理文件等工作,他们需要的是更长的待机时间,可以让他们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当然,这并不代表X40的性能不行,与X31相比,他们的差别并不大,完全能够胜任日常工作的需要。尽管为了缩小体积和重量,X40把电池缩小了,但是后置式的设计很容易就能够对电池进行扩展而实现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在本次送测的X40上带的就是一块加大型的电池,结果在BATTERYMARK LIFETEST中跑出了6小时25分的惊人成绩,这个数字意味着X40可以实现全天不带电源工作,因为这是在没有使用IBM的电源管理软件的情况下测试的,如果配合电源管理软件,应该还可以再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我们的CEO经常在外面走动,使用的也是一台IBM的T40笔记本,尽管接上了9CELL的加大电池,依然不能满足他需要的全天不带电源工作的要求。他原来使用的是X22,现在他经常会抱怨T40太重,而且根本用不上T系列上面强悍的性能,他需要的是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和更轻的体积、重量,当时他把X22换成T40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使用上9CELL加大的电池而延长工作时间(X31要使用加大电池相对困难)结果还是不够。看来,X40才是最适合他的笔记本,全天不带电源工作并且具有超级的移动性。我想这样一个例子能更好地说明X40的存在意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