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鸽子的前世今生 灰鸽子发展简史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7-03-22 16:00: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飞速发展期

飞速发展期(2004年-2005年)

从2004年至2005年,中国互联网化进程飞速发展,大量的商业动作实现了互联网化,电子商务成为普通网民进行消费的选择之一,网络游戏在中国大地全面开花。在这样的年代下,计算机病毒也逐步转向了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方向发展。大量通过IM(即时通讯软件)传播的木马/黑客/病毒,它们不择手段的从用户系统中盗取网银帐号、网游帐号及密码。这些病毒给中国互联网提出了新的考验——用户的网络虚拟资产正在受到威胁。

也就在2004和2005这两年之间,灰鸽子逐步进入了成熟的状态,由于源码的释放,大量变种在互联网中衍生。2004年灰鸽子总共发现了1000多变种,而在2005年,这个数字迅速上升到了3000多。“灰鸽子”最大的危害在于替伏在用户系统中,由于其使用的“反弹端口”原理,一些在局域网(企业网)中的用户也受到了“灰鸽子”的侵害,使得受害用户数大大提高,2004年的感染统计表现为103483人,而到2005年数字攀升到890321人。“灰鸽子”本身所具备的键盘记录、屏幕捕捉、文件上传下载和运行、摄像头控制等功能,将使用户没任何隐私可言,更可怕的是服务端高度隐藏自己,是受害者无从得知感染此病毒。


2005年,金山毒霸针对病毒泛滥,特别是像“灰鸽子”这样一类恶性木马,采取了严打的措施,提高病毒库升级周期,加强应急处理流程,而在技术上积极研究对策,最大限度的减少“灰鸽子”给用户带来的危害。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