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电子商务第一股 TOM二次上市?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03-24 23:58:00转载 返回原文

第一页

今年3月5日,李嘉诚旗下的TOM在线传出要被母公司TOM集团私有化,舆论以及相关人士对此颇为惊讶,说法不一,其中易凯资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冉的看法值得注意,他认为,TOM集团在未来很有可能被重新分拆成两家公司,“一家以易趣为基础、结合电视购物和目录销售等传统商业概念的电子商务公司;一家以电视、互联网和手机为目标载体的数字媒体公司。”

王冉的判断不无道理,李嘉诚不仅是实业巨子,更是资本运作的高手,对于上市刚刚三年的TOM在线来说,虽然无线业务目前遇到了一些问题,不过其内部有更重要的资源可以借用。

门户+电子商务=?
去年12月20日,TOM在线宣布与eBay组建一家合资公司,两者分别持股51%与49%,TOM在线投入2000万美元的财务支持,eBay投入4000万美元现金,两家公司还可以平等追加最高达1000万美元的投资。值得关注的是,eBay将其从事C2C业务的中国子公司易趣纳入合资公司,而TOM在线则提供其本土管理经验、技术以及品牌。

“TOM在线私有化后,易趣怎么办?”有业内人士不无担心地问。

不过另有观点认为,正好相反,因为有了eBay旗下的易趣业务,所以TOM在线才加速了私有化的步伐,有可能这本身就是与eBay合资后的一个结果。

“门户+电子商务”成为TOM在线的一个新的模式,这正如之前TOM在线分别于美国和香港上市时打造的“门户+SP(无线增值)”,只不过这个结合物未来具体叫什么就不好说了,或者就是电子商务概念,反正TOM在线目前有这个条件。

目前中国IT企业中符合“门户+电子商务”概念的不止TOM一家,国内电子商务领域的霸主阿里巴巴也是这样。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宣布,全面收购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其中包括雅虎中国门户网站、搜索等业务,雅虎则以其中国区的业务以及10亿美金取得了阿里巴巴40%的股权。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是国内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头羊,拥有B2B网站阿里巴巴以及与易趣激烈竞争的C2C网站——淘宝网,与雅虎中国合并后,显然“门户(雅虎中国)+电子商务”的概念成立,只不过目前来看,阿里巴巴对雅虎中国这个门户如何做还是方向不明,并曾经一度完全放弃门户而转攻搜索。

谁是第一股
这是一对新的竞争关系:之前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与易趣之争,淘宝占先;而TOM门户与雅虎中国对垒,TOM领先,如今新的竞争关系则是“TOM+易趣与阿里巴巴+雅虎中国”,比较有意思的是两者背后皆有巨头支撑,TOM易趣背后是华人首富李嘉诚、全球电子商务霸主惠特曼,阿里巴巴雅虎的后面是“中国电子商务超人”马云以及全球互联网强人杨致远,两家各有优势,一时难分高下。

业内分析者认为,从这两方未来的竞争看,门户概念逐渐会相对弱化,而电子商务概念会逐渐加强。从这一点来看,阿里巴巴集团稍胜一筹。

(未完,请翻页)

第二页

但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TOM这边又有相当丰富的经验。2000年互联网门户上市热潮中,TOM虽然业务不强,但上市的速度却不慢,借用TOM的互联网概念与李嘉诚的商业知名度,TOM迅速在资本市场站住了脚。2004年,SP概念的鼎盛时期,TOM集团又果断将TOM在线分拆推动其在美国纳斯达克与香港创业板同时上市,再次抓住了SP的上市概念,由此可见李嘉诚商业航母的资本运作水平相当娴熟。

业内分析者预计,近年将会出现“中国电子商务第一股”之争。目前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国内其他电子商务公司都还没有上市,没有真正概念上的中国电子商务第一股。而众所周知,在互联网产业中,第一的概念往往就意味着股价高,回报高,当年中华网抢先上市就是一例。

在3月20日举行的阿里巴巴“网商”论坛上,阿里巴巴B2B业务总裁卫哲表示,阿里巴巴随时可能上市,不过还没有具体的上市时间表。

阿里巴巴上市的迟疑以及不确定给了TOM机会,在SP概念逐渐变弱的情况下,eBay易趣的电子商务可谓雪中送炭,使其有了抢夺电子商务第一股的机会与可能。

会否卷土重来
事实上从TOM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及李氏财团过去的资本运作中都可以窥得其业务二次上市的征兆。

TOM在线2006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受到运营商和政府政策的影响,无线互联网服务收益为296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0%,并较上一季度减少11.9%。无线互联网服务收益占季度总收益的88.0%。净亏损为51万美元。

其2006年全年总收益为16837万美元,比2005年仅增长0.2%。净利润为2866万美元,比2005年下降36.3%。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移动以及信息产业部对SP监管力度的加强对TOM在线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使得TOM不得不另作他谋,这成为TOM客观上不得不调整业务结构的原因,eBay的到来则可看作是一个机会。

TOM集团透露,TOM在线未来需要继续进行大规模业务重组及进行额外资本投资拓展新业务,这些计划可能造成短期前景不明朗,以及股价大幅波动的现象,考虑到种种因素,因此试图对TOM在线私有化。

熟悉李嘉诚商业资本操作风格的相关人士透露,根据TOM在线所掌握的电子商务资源,二次包装上市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实上这在李嘉诚的上市公司私有化操作中已有先例,1988年10月,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宣布将旗下生产及销售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上市公司——青洲英坭私有化,当时每股作价达到20港元,较市价溢价13%。青洲英坭私有化不久,李嘉诚又将其业务整顿后注入其他业务并重新上市,这就是后来的长江基建。

SP业务让TOM在线辉煌一时,如今却成为TOM在线的心病,不过对于擅长资本运作的李氏财团来讲私有化可谓将计就计,追赶电子商务概念成为其在资本市场奋斗的下一个目标。当然是否如此还需静观其变,只不过耕耘电子商务多年的阿里巴巴老板马云得注意了,一不留神,中国电子商务第一股可能就会落到TOM的头上。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