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页
但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TOM这边又有相当丰富的经验。2000年互联网门户上市热潮中,TOM虽然业务不强,但上市的速度却不慢,借用TOM的互联网概念与李嘉诚的商业知名度,TOM迅速在资本市场站住了脚。2004年,SP概念的鼎盛时期,TOM集团又果断将TOM在线分拆推动其在美国纳斯达克与香港创业板同时上市,再次抓住了SP的上市概念,由此可见李嘉诚商业航母的资本运作水平相当娴熟。
业内分析者预计,近年将会出现“中国电子商务第一股”之争。目前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国内其他电子商务公司都还没有上市,没有真正概念上的中国电子商务第一股。而众所周知,在互联网产业中,第一的概念往往就意味着股价高,回报高,当年中华网抢先上市就是一例。
在3月20日举行的阿里巴巴“网商”论坛上,阿里巴巴B2B业务总裁卫哲表示,阿里巴巴随时可能上市,不过还没有具体的上市时间表。
阿里巴巴上市的迟疑以及不确定给了TOM机会,在SP概念逐渐变弱的情况下,eBay易趣的电子商务可谓雪中送炭,使其有了抢夺电子商务第一股的机会与可能。
会否卷土重来
事实上从TOM自身的发展现状以及李氏财团过去的资本运作中都可以窥得其业务二次上市的征兆。
TOM在线2006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受到运营商和政府政策的影响,无线互联网服务收益为296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0%,并较上一季度减少11.9%。无线互联网服务收益占季度总收益的88.0%。净亏损为51万美元。
其2006年全年总收益为16837万美元,比2005年仅增长0.2%。净利润为2866万美元,比2005年下降36.3%。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移动以及信息产业部对SP监管力度的加强对TOM在线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使得TOM不得不另作他谋,这成为TOM客观上不得不调整业务结构的原因,eBay的到来则可看作是一个机会。
TOM集团透露,TOM在线未来需要继续进行大规模业务重组及进行额外资本投资拓展新业务,这些计划可能造成短期前景不明朗,以及股价大幅波动的现象,考虑到种种因素,因此试图对TOM在线私有化。
熟悉李嘉诚商业资本操作风格的相关人士透露,根据TOM在线所掌握的电子商务资源,二次包装上市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实上这在李嘉诚的上市公司私有化操作中已有先例,1988年10月,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宣布将旗下生产及销售水泥等建筑材料的上市公司——青洲英坭私有化,当时每股作价达到20港元,较市价溢价13%。青洲英坭私有化不久,李嘉诚又将其业务整顿后注入其他业务并重新上市,这就是后来的长江基建。
SP业务让TOM在线辉煌一时,如今却成为TOM在线的心病,不过对于擅长资本运作的李氏财团来讲私有化可谓将计就计,追赶电子商务概念成为其在资本市场奋斗的下一个目标。当然是否如此还需静观其变,只不过耕耘电子商务多年的阿里巴巴老板马云得注意了,一不留神,中国电子商务第一股可能就会落到TOM的头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