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内存市场潜规则:50%以上走私入境

互联网 | 编辑: 张惠俊 2007-04-05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内存堵疏之争

堵疏之争

一个行业灰色交易成为主流的时候,这种交易或许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笔者在就内存走私的问题采访PC厂家、内存厂家和相关总代理时,他们最初的反应都是一种尴尬,继而表现出无可奈何。因为这种生意已经做了10年,已经成为行业的公开秘密,也形成了一个行业的游戏规则。谁违反这种游戏规则,谁就无法在这个行业生存。

笔者认为,国家政府职能部门或许应该思考这种游戏规则出现的必然性,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疏理和引导内存灰色交易走向阳光交易。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比如在手机行业,“黑手机”一度占据国内手机市场30%以上的份额,随着国家发改委不断发放手机牌照、信产部强调手机生产厂家必须对售后服务负责等一系列措施出台,边堵边疏,导致现在一般正规的手机销售渠道对“黑手机”都避而远之。

业内则有观点认为,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而基于发展半导体产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少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这一产业时都给予非常大的优惠政策。相比之下,中国在半导体方面的税收比新加坡和韩国高出了2~3倍,这本身就成为问题。

缉私在行动

“我们正在研究这种情况,过一段会采取一些行动。”广东省人民政府打击走私办秘书处处长陈圣说。

3月27日,国家海关总署缉私局副局长李文健在公安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近两年,中国海关内地缉私警察和香港海关警方的合作有所加强,从以前的情报交流到现在开始联合行动。

深圳海关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透露,从今年1月22日开始,深圳海关组织开展了为期50天的“春潮2007”海上缉私专项行动。据统计,行动期间,查获走私案件57宗,查扣车辆42台,查扣船只9艘,现场抓获涉嫌走私人员104名。

“由于打击行动升级,走私的风险越来越大,包括威刚、黑金刚的内地总代理都出过事,涉及产品金额上千万元。”在内存行业打拼已经五年的杨波(化名)透露,内地总代理不得不降低每次交易订货数量,而提高交易频率来降低风险。

据透露,有些销量大的品牌一个月与内地总代理的香港交易次数高达10多次。

事实上,国内每一次严打行动启动,都会直接导致内地商家减少内存的进货量,打击走私和打击成果都将直接影响国内和国际的内存价格。

杨波说,为了抵制内存走私现象,海关还与工商联合展开行动,通过线人举报,或者明察暗访,按照内地总代理商接货时间,突袭总代理的仓库。

原来在计算机行业内一本很有名的杂志上有很多内存品牌广告,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因为工商和海关部门的联合行动经常把该杂志的广告客户作为重点查处和长期跟踪的对象,而在该杂志刊登过广告的内存客户先后都被查出有走私的行为,损失相当巨大。

“在深圳工商和海关部门的负责人桌面上一般都有这本杂志。”甘福说。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