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用来跑分?平板电脑性能过剩了吗

PChome | 编辑: 薛屾 2015-02-04 05:00:00原创 返回原文

现在的平板性能过剩了吗?性能模式是否又只能为跑分服务。

性能模式跑分专业 性能过剩了吗?

自移动设备进入到四核时代之后,处理器是否性能过剩就开始了激烈的争论,就如同PC高速发展之时一样。但是PC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按需选择各个配件,搭配出符合我们使用的最终整机,而移动端则没有这种便利。

目前的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是高度整合的产品,能让我们自己插手定制的地方仅限外观方面,Google模块化的整合方案虽说已经有了DIY手机的雏形,但是真正应用的话还需不少时间。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对于移动设备,是没有太多的选择权的,只能是厂商做出不同配置的机型,我们在这里选择罢了。

厂商的产品只能针对某一区间的用户,并不能针对到单一用户,而我需求的性能也有所不同,这自然会导致某些用户被性能过剩了。

当然性能过剩的论调在系统层面也有所体现,或许大家现在所使用的移动设备,都会有一个性能模式和均衡模式选项,我们在使用中为了续航考虑,大多会采用均衡模式,而在跑分应用开始运行时,系统则会自动或是提醒用户开启性能模式;但是除了跑分应用之外,还有什么其它应用会用到性能模式吗?

性能模式若是只为跑分服务的话,那么性能过剩无疑就板上钉钉了,但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从历史看现实 软硬结合决定过剩

我们还是从移动设备的发展历史说起,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刚刚兴起之时,根本无人提及性能过剩这个命题,为何?因为当时的性能根本满足不了我们的使用需求。对于安卓系统来说更是严重,卡慢根本就是家常便饭,内存更是需要经常清理,否则那感觉真是让人难以忍受,但是最初的安卓系统并没有提供内存清理工具,用户只得借助第三方工具来清理。

八核肯定不是核战的终点

因此一张配置大战便由此展开,首先就是核战,单核到双核,双核再到四核,现在八核都是家常便饭,同时屏幕、摄像头、内存更重要配置,也在厂商们烧硬件的战争中,呈现了滚雪球式的增长,配置规格的提升自然使性能得到了飞跃。

黄油计划让安卓真正流畅了

当然系统层面上的优化,也使得安卓系统在流畅性上有了质的改变。安卓4.1 Jelly Bean系统推出了重要的黄油计划,它让安卓系统有了黄油般的流畅顺滑,与之一同推出的Nexus 7平板电脑,第一次让人们感叹,四核和新系统的搭配,竟然能展现出如此之优秀的体验。

四核与安卓4.1的首次结合

Google推出安卓4.1系统与四核机开始推出,时间点上非常相近,也就是这个时候,性能过剩开始第一次的在移动端展开争论。

其实以上的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史,只是告诉了我们,性能过剩问题并不能简简单单的看硬件,与系统的优化和应用软件的实际体验相结合,才能最终决定性能是否过剩。若是现在的安卓系统一如早期的安卓1.6,恐怕现在我们讨论的,还是怎么样才能不卡。

狭义永不过剩 广义已经过剩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性能过剩问题,狭义上来讲,当硬件可以满足一切使用需求,此时额外的性能就已经是“过剩”的了,再进行硬件方面的性能提升就属于没有意义的事情。

硬件杀手级视频还是移动端的噩梦

不过就此概念来判断的话,显然目前的所有平板电脑和移动智能设备,都完全没有资格来谈性能过剩,仅高清视频解码方面,就足够给“性能过剩”浇上一盆冷水。一部H.265编码的4K视频,恐怕99%的移动设备都无法顺利解码播放,就更不要谈流畅播放了,至于一些被称为“高清病毒”级别的视频,更不是目前移动端性能所能染指的。

对于性能的追求显然是永无止境的,也只有在性能达标之后,某些应用才会应运而生。固步自封是没有前途的,否则必将会面对性能不足的问题。

消费者最有发言权

而对于我们目前大众所理解的概念,性能过剩就很值得讨论了。消费者的反应是最能体现这方面问题的,当消费者对于性能的提升不在那么期待,我们就该考虑性能过剩问题了,这其中手机市场表现的更为明显。

堆硬件成功 只能说明消费者对性能有需求

三星手机被广大网友调侃万年大塑料壳、设计太丑,但是三星手机此前的销量一直很好,靠的就是三星的广告轰炸和完美堆硬件,这在Galaxy S3和Galaxy S4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它们的成功无疑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硬件竞赛。

但是现今呢,三星的市场份额被大量蚕食,至于它的蚕食者,无非是以小米、华为为首的国产厂商。原因是什么?人们发现了花不到1000元,就能满足平常的需求了,那么为何还要花动辄5000元去买一款所谓的高大上机型呢?这其实就是性能过剩的最真实写照。

平板电脑同样如此,799元左右的安卓平板,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看视频、网页浏览等日常方面的需求,在仅有这些需求的用户看来,它就足够了,选择更高价格的产品,显得非常没有必要了。

性能过剩与性能不足的转化

这样看来,现在我们确实面对这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笔者以为,性能过剩和性能不足是循环出现的,而决定它们相互转化的诱因,则是用户体验和消费者需求。

现在大多数人对于智能手机的要求并不太高,不死机、使用流畅可能就已经能满足众多用户的需求,这个要求对于哪怕入门级机型都勉强可以办到。但是更高一步的需求呢?高清解码和3D游戏显然就需要更强大的性能,这时用户体验降低、用户需求提高,性能过剩自然也就转化成了性能不足。

iPad mini 3

摩尔定律决定了,移动设备是在高速发展的,相应的应用和功能也是飞速发展的,新功能对于硬件性能也是有着一定的要求,原地踏步的硬件根本就不能满足创新的需求。我们不妨来看看iPad mini 2和iPad mini 3,二者的区别其实就在于Touch ID指纹识别之上,除此之外的硬件配置规格完全一样;但是二者的使用体验如何呢?iPad mini 2在现在依旧是性能过剩阶段,而iPad mini 3的Touch ID则对硬件有了更高的要求,没有相应升级硬件的iPad mini 3自然在体验上就完败iPad mini 2了,它的状态也是性能不足了。

1年的时间就已经让性能过剩转化成了性能不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断言,性能过剩在现阶段可能确实存在,但是其不会长久,只需很短的时间,我们就不会考虑这个问题了。

续航间接的拖累了性能

我们再来说说性能模式这个问题,笔者以为,它的出现跟性能过剩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只是续航问题所带来的解决措施,虽说跑分确实是其最常用的使用方法,但其确实只是偶然的牵扯到了性能过剩的问题。

最后再说一句题外话,续航问题现在已经成了移动端的最大阻力,电池技术的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性能方面的提升,处理器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功耗,不能完全的发挥性能。它也间接导致了性能过剩问题的存在,而在电池技术革命之时,相信性能过剩将会沉寂很长时间了。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