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开包装以后,我们就发现手里的DX7440外观造型实在是太眼熟了——这机器和前几天评测的DX7630怎么一模一样?!其实根本不用我们再去仔细核对尺寸、体积等等指标,言而总之DX7440和DX7630根本就是一个摸子里倒出来的。
实际拍摄感受与样张 一
我们来看一下DX7440的实际画面表现吧。相信所有的KODAK FANS和我们一样,最关心的是新7系中加入的JPG画质可选功能究竟有什么样的效果了。我们下面就有几张在同一场景,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参数拍摄的JPG“精细”与“标准”的对比图片。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发现采用精细模式拍摄的照片容量要比标准模式大出不少。128MB的SD空卡在塞入DX7440后,精细模式可以拍摄大约59张照片,而标准模式为96张。实际使用中,尽管每张照片根据场景不同,照片容量有大小差异,但同一场景下的这两种模式文件尺寸总存在大约700KB的差距。
下面这张是两张不同精度的同一场景照片放大对比切割。我们想考考读者,你知道其中哪一张采用了精细模式吗?
上图中的上半图片为精细模式,下半为标准模式。你分出来了吗?下面还有两组供大家做画面品质对比的原图样张,大家可以点击放大后进行画面品质的仔细对比。看出什么差异了吗?我们不清楚网友的观察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但说实话,我们并没有能够看出这相差的700KB究竟对画面品质产生了怎样重大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觉得除了在部分画面的JPG压缩痕迹上有非常细微的差异外,精细模式下的DX7440照片品质并不比标准模式的照片好出太多。换句话来说,相比文件尺寸上的巨大差异(每张照片都差700KB可真不是小数字!),DX7440两种JPG压缩比之间的实际画质差别真是微不足道。
我们曾就这个问题询问了KODAK工程师。他们也承认这两种精度的画面质量用肉眼真的比较难看出差别,如果只是进行中小幅面的数码冲印或对原图采取PS等后期处理的话,最终输出的画面差异更是微乎其微——这也就是KODAK过去一直不提供这一功能的原因所在——不是不能做——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做。
我们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和KODAK自家的CCD以及独特的画面算法有关,毕竟其他一些厂商DC在不同压缩比下的画面品质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无论如何,KODAK这次能够听取用户的意见,在相机中加入了这个大家期待以久的功能,这一点还是值得赞扬的。
有网友建议我们在DC产品评测中加入ISO测试部分。事实上我们在以往的测试中也有ISO画质部分,但一般只有DSLR级别产品或者高端消费旗舰DC会有这部分的测试。而我们一直认为普通消费级别DC的高ISO品质实在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此不做测试。不过,既然网友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从DX7440开始也尝试在普通消费级别DC评测加入这部分的内容。
这组四张照片分别是使用DX7440的ISO80/100/200/400感光度进行拍摄的,效果多少有些让我们感觉惊讶。或许是采用的拍摄物体亮度比较高的缘故,我们居然觉得DX7440即使在ISO400下的画面品质也勉强能让人接受。画面上的琐碎感觉虽然比ISO200更加明显,杂色也很突出,但总体来看这张照片依然可以归入“可用”的范畴。
为了不误导读者,我们还是找了一个比较暗淡的场景重新拍摄了一张ISO400下的照片。从这张照片上可以看出,KODAK画面中特有的那种“水墨”式的破碎现象依然存在着(其他DC在此条件下则会出现明显颗粒感),而且画面中的杂色问题也比较明显了。毕竟,我们不能对一块1/2.5寸规格的CCD要求更多了,这张照片虽然还有缩小后后期PS的价值,但做原图冲印或打印输出恐怕还是过于勉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