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很久,看了无数的贴,最后决定用JVC的DV900AC,就喜欢它的F1.2大光圈和那个3.5的大号液晶屏,上周末去拿下一台,南京行货,7100,赠送一个瑞能416电池和一个小摄影包,还有一盘TDK的DV带,再添置一个保谷UV和两盘SonyDV带,一共花了7185元,呜呜呜……痛并快乐着,赶紧回
后期制作与后记
制作:
高科技的进步,让摄像机也变成了傻瓜机,不再需要高深的技术就可以拍摄,关键是要刻苦锻炼拍摄技术,拍好之后,还有更加艰苦的后期制作在等着呢!我的电脑配置不高:奔三的机子,能不能做出结果来心里没底……但是花了钱就要尽早出成果,给LP一个交待,于是赶紧从朋友那里借了一个不知道什么牌子的1394卡,芯片是NEC的,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会七软件,加上一个额外的80G硬盘,我的小铺子就开张了!
因为主要是拍宝宝以及家人的日常生活片断留作纪念,所以我对最终产品的要求不高,希望是个Svcd的档次就可以了,是不是DVD不是太重要,而且,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我也不想再花太多的钱——毕竟,7200买个摄像机已经不是个小数字了!
在学习了各位大虾的酷贴之后,确定了后期制作的基本流程:
首先用1394接口把原始素材捕捉到硬盘里面,考虑到电脑的性能比较低,无法实施压缩,所以保存用的是DV AVI格式,好像比普通的AVI格式略微压缩了一点,计算下来大概是每分钟五六百兆左右,一个小时的带子也就三十来个G,还是可以承受的;
素材有了,然后就是制作,好像剪电影一样,先把整个带子全部看一遍,对全部的内容大概有个数,按照大的片断剪成一段一段,我用的是“提取视频片断”,然后再对剪出来的大片断进行细分,按场景再剪开,没用作废的扔掉,留下的按照需要重新排序,并且插入转场效果和字幕,需要音乐和配音的额外添加……说起来不多,其实这个工作非常啰嗦,没有一点耐心真是受不了!好在为了尽早出成果给LP看,我只做了一刻钟的一小段,尽管如此,还是忙了好几个小时!
小电影做好以后,就是出成果!按照论坛上学习的总结,要先合成最终的视频文件,再刻录成SVCD,经过我研究,Nero可以直接刻录的格式可以有三种:一种就是不压缩的AVI文件,还有一种就是压缩好的SVCD格式Mpeg文件,不过据一些大虾说,还可以先渲染成DVD格式的mpeg文件,然后再刻成SVCD清晰度会更好,究竟哪一种好呢?特别是在我这台老爷电脑上,为了找到答案,我把三种方法都试了一遍……
我先把做好的小电影保存为单独的AVI视频片断,然后又输出了两个Mpeg文件,一个SVCD格式的,一个DVD格式的。
毕竟是老爷电脑,渲染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基本上要N倍以上的时间,十五分钟的片断用了将近两个小时!这样算来,要是做一个完整的光盘,我的电脑恐怕要干通宵了……
三种格式的文件都有了,然后就是刻录,把三个文件统统刻到光盘上去,在纸上记好顺序不弄错,然后……刻录!刻录之前警告我那个DVDmpeg文件不符合格式,需要重新编码,所以刻录又等了无穷多的时间,没有看表,反正闲得没事洗了一个澡,又把衣服都洗好晒好,去看看电脑还在重新编码……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终于我的第一张个人大碟诞生了!
后记:
想来想去不甘心,今天上午顶着烈日去了JVC的维修部,南京的维修部好像是个卖JVC汽车音响的店面,也特约维修JVC的器材,他们的工程师看了半天,承认的确有点偏红,但是他们这里没有修过900AC,估计这种现象可能属于工厂合格品的正常范围……我倒!这不是跟没说一样吗?让他们给我个书面鉴定去找经销商更换,他们说要好几天才能出来结果,最后没有办法,干脆直接联系南京JVC公司,还是公司爽气,当场答应可以更换。
下午又顶着烈日跑到JVC公司,工作人员从库房里面拿出一台新机做比较,一起对着房间角落里日光灯下木门边上一堆纸箱子拍摄,可以看到我的机子无论液晶屏本身还是自动白平衡,我的机子明显偏红,新拿出来的那台要好得多,可以说基本正常!
二话没说就答应给我全套更换,无奈今天没有想到把包装纸盒带去,说好明后天去换,哎……可怜我住在郊区,来回一趟要四十公里啊,光是今天跑维修部跑公司再回来就要五十公里了,大热的天儿骑个自行车,我容易吗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