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寒冬来了:小蓝散伙 烧钱经济何以为继?

互联网 | 编辑: 潘翔城 2017-11-20 08:50:48转载

小蓝单车成为近期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中“最大牌”的一个。而这一曾被市场称作是第三大共享单车品牌企业的倒下,对整个共享单车市场来说无疑具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

小蓝单车成为近期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中“最大牌”的一个。而这一曾被市场称作是第三大共享单车品牌企业的倒下,对整个共享单车市场来说无疑具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有分析指出,在ofo、摩拜两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共享单车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显现出来,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曾被称为第三大共享单车品牌的小蓝单车宣告失败 行业清场效应进一步凸显

共享单车的寒冬来了

共享单车的冬天似乎比今年的冷空气来得更早,一大批跟风而进的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闭、停摆。之前有悟空单车、町町单车等相继倒闭,近期又有小蓝单车突然“掉链子”,被坊间热传资金陷入危机无法续命。在喧嚣中沉默数日之后,小蓝单车创始人兼CEO李刚于上周四晚间发表公开信,承认“融资失败”、“错失并购”、“财务恶化”等运营现状。专家指出,目前在ofo、摩拜两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共享单车行业清场效应进一步凸显,小平台生存陷入困境。

事件

小蓝单车散伙风波

继悟空单车、町町单车等共享单车公司倒闭之后,小蓝单车被曝也陷入了危机。目前小蓝单车官网已处于瘫痪状态,热线电话无法接通,官方APP无法正常登录。11月16日晚间,沉默数日的小蓝单车创始人兼CEO李刚亲笔撰写公开信,他在信中称,从6月份开始,小蓝单车仿佛受到了诅咒,他跑遍了上百家基金会,但没有换来一笔资金,最终小蓝单车和野兽骑行恶化的财务状况,让订单迟迟不敢下达。李刚说:“关于小蓝单车和野兽骑行,作为一位CEO,我做错了……”他认为,由于错误判断了共享单车“限投令”的实施节奏,致使小蓝单车半年60万辆的投放数量远远少于市场前两家(摩拜和ofo)。

李刚同时表示,“会尽全力挽回和弥补错误”,并宣布与拜客出行达成合作。据称,将由拜客出行全权代理小蓝单车未来的运营,用户可以一直使用小蓝单车。在完成技术对接后,押金用户将免费使用小蓝单车。“我们也会与拜客出行一同增加调度,让更多的小蓝单车与您见面。”

据悉,小蓝单车倒闭传闻持续发酵的起因是,有疑似小蓝单车员工此前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公司已宣布解散;公司HR则在朋友圈卖起办公家具,“95成新办公家具,时尚简约,出手转让”。从而惊动了众媒体,很快有关小蓝单车的消息满天飞。有媒体报道称小蓝单车已经解散了大部分员工,可能会留一小部分产品技术人员,转到别的公司。此外,小蓝单车创始人兼CEO李刚的另一家公司,与小蓝单车一起办公的野兽骑行,除了高管外,其余员工全部遣散(劝退)。更有多家媒体曾赶到小蓝单车公司北京总部,发现已经人去楼空,现场只剩部分技术人员。

北京青年报记者向小蓝单车公关部负责人求证,截止到发稿时未得到回应。同时也有多家媒体称,之前一直保持联系的公司公关部人员突然消失。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小蓝官方微博于今年11月10日还发布最新信息称:“小蓝单车携手咪咕游戏,带你骑上二次元小蓝单车,一起穿越二次元世界!更有总价值100万的豪华游戏礼包,在小蓝单车APP中大量派送!”似乎显示着公司还在开展新业务。然而有用户纷纷反映,现在街上的小蓝车越来越少,特别不好找,坏车还特别多,“打开一辆不能骑,又打开一辆还不能骑。”

现象

多家共享单车品牌已宣告死亡

在共享单车贴吧里,有网友展示自己手机上满屏的共享单车APP,数量共有24个之多,包括CCbike、小蓝单车、7号电单车、黑鸟单车、哈罗单车、何在、骑点、奇奇出行、小鸣单车、酷奇单车、由你单车、踏踏、熊猫单车等等。其中很多共享单车品牌早已经不知去向,估计是因为公司规模太小,默默死掉没有引起社会关注。而小蓝单车就不同了,曾被市场称作是第三大共享单车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小蓝单车在去年11月22日正式落地运营,相继在深圳、广州、成都、南京、北京等多个城市开展业务。今年1月,小蓝单车宣布完成4亿元A轮融资,由黑洞资本领投,智明星通跟投,估值一度高达10亿元。但是小蓝单车仅运营10个月就开始出现资金紧张迹象。今年3月22日,小蓝单车推出了半年特权卡,费用为199元,只要在有效期内6天有骑行记录且未退押金,180天后即可全额返现。然而等到今年9月22日特权卡进入返现期时,部分用户反映小蓝单车突然强制升至全年特权卡,将用户提现时间推迟半年。随后资金问题大面积爆发。据悉,目前小蓝单车被爆拖欠供应商款项高达2亿元,涉及70余家供应商,大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在100万元左右,部分供应商被拖欠款项高达800万元。

实际上,小蓝单车的困境并非个例,今年以来,悟空单车、町町单车、酷骑单车等具备一定业务规模的共享单车品牌已经死亡或者走向死亡。就在11月初,酷骑单车也在资金问题集中爆发后将运营权转交给拜客出行。

不过,据说要接手小蓝单车和酷骑单车的拜客出行似乎也有“隐忧”。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由四川拜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导的拜客出行,主要在四川、广西等西南地区运营拜客单车。值得注意的是,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四川拜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2017年5月15日被成都市工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分析

共享单车市场“黄橙”争霸?

小蓝单车的出局使得共享单车市场由原本的黄、橙、蓝三足鼎立,演变成了黄、橙双雄天下。有市场观察人士指出,共享单车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显现出来,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中国知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最新发布的《2017年Q3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共享单车行业活跃用户规模整体新增至3436万,环比增长7.7%,增长有所放缓,多个小平台面临生存困境。

然而,在共享单车行业第三季度用户规模增长放缓的背景下,ofo依然保持增速强劲,且用户增速为摩拜的2.5倍。ofo月活跃用户数增至1860万,环比增长12.8%,排名行业第一;摩拜月活跃用户环比增长5.1%,位居行业第二,其他单车平台的活跃用户规模不及第二名摩拜的十分之一。

从活跃度上来看,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ofo9月活跃渗透率为3.94%,环比增长近16%,位居共享单车行业第一;摩拜活跃渗透率为3.75%,环比增长5%,位居行业第二。数据对比可知,ofo的活跃渗透率增速是摩拜的3倍之多。

从总使用次数来看,艾瑞9月数据显示,ofo月度总使用次数增长至17.4亿次,摩拜月度总使用次数增长至8.8亿次。数据对比可知,在9月月度总使用次数方面,ofo领先摩拜达8.6亿次,总使用次数为摩拜的近2倍。从近4个月的发展趋势来看,ofo在用户总使用频次上领先摩拜的优势不断拉大。

在用户品牌知名度方面,艾媒9月数据显示,ofo以73.4%的品牌知名度位居行业榜首,摩拜以67.7%的品牌知名度位居行业第二,小鸣单车以31.4%的品牌知名度位列第三,其余共享单车品牌知名度均低于30%。

另外,Trustdata报告中也指出目前在ofo、摩拜两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共享单车行业清场效应进一步凸显,小平台生存陷入困境。然而放眼整个行业来看,不仅二三线城市共享单车城市渗透率相比出行用车还有所差距,海外市场还有极大的市场可以挖掘。也就是说,下半场的竞争将是寡头胜出的时代,谁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谁的服务更让用户青睐,才能最终沉淀存量用户,持续拉新。

此前有数据显示,黄橙双寡头之一的ofo小黄车日订单超3200万,且连接了超1000万辆共享单车,但是对于中国甚至全球庞大的出行市场来说,市场天花板还有很高。不断开拓新市场、发展新用户,依然是整个共享单车行业的重大任务。所以,今年以来黄橙两大巨头都在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甚至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月卡骑行等低价促销业务拉新。

新闻内存

那些消失的共享单车

悟空单车

悟空单车虽然是重庆市场最早出现的单车品牌之一,甚至早于摩拜和ofo,但是在ofo、摩拜进入重庆后,悟空单车的劣势很明显。在资金方面,悟空单车采取合伙人计划,就是招募个人或小商家以众筹单车的形式,解决资金和区域运营的问题,每辆车标价为1100元,个人或商家均可认购,未来可获得运营收益的70%。但是因为项目还未盈利,所以中小商户不愿意投资,造成了资金链断裂。

6月13日,悟空单车的运营方重庆战国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宣布,由于公司战略发生调整,自2017年6月起,将正式终止对悟空单车提供支持服务,退出共享单车市场。至此,悟空单车也成为行业首家彻底退出的企业。

町町单车

町町单车创始人丁伟是个“富二代”。父母公司作为输血方为他提供了町町单车所需的一切资源,并且由父母掌握着公司的财务大权,同时委派专人协助其运营管理公司。

虽然是首家南京共享单车企业,但紧接着摩拜和ofo就进来了。町町单车根本没办法跟摩拜这种大资本抗衡,摩拜一个月能铺十万辆,而町町单车总共才铺了一万辆。摩拜、ofo的车出门就能看到,町町单车出门左转还得再找找。大的风投基本上都投摩拜和ofo了,不会再投其他单车公司了。丁伟父母由于公司的资金链断裂背上了债务,随之而来的,便是町町单车再无资金输血。6月,丁伟父母因为原公司的财务纠纷进入看守所,而丁伟也在不久之后被拘留配合调查,8月份,町町单车前台、办公室的所有办公用品已被搬空。有人致电町町单车客服,两个服务电话都无人接听。在工商系统中,町町单车被列入了“异常经营名录”。

财经观察

共享单车其实是“烧钱”经济

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就在几个月前,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纷纷现身街头,红、黄、蓝、粉、绿、橙……从而引发众网友调侃,提醒创业者抓紧时间进场,来晚了颜色恐怕就不够用了。然而一场秋风过去,街头上的共享单车的颜色忽然消失很多,人们胯下骑的、地铁口停放的大多是黄、橙两色单车。

对于共享单车市场经过短暂繁荣就迅速进入洗牌阶段的现象,市场观察人士分析,共享单车其实是一种“烧钱”经济,一辆自行车的造价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够抢夺市场并且维护经营。哪家企业掌握的资金足够多,它胜出的几率就大了。然而共享单车是一个损耗极强的行业。投放在市场上的单车无论是自然损坏还是被恶意毁坏,对于企业来说面临的都将是难以估量的损失。而单车的损坏只能依靠继续投放新的单车来弥补,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于企业的资金实力考验不小。

更为关键的是,至今为止共享单车仍未找准盈利点,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没有在盈利上得出结论。而那每小时1元甚至是5毛的租金实在难以称得上是利润,在这样的前提下,各个企业仍在不停地“烧钱”。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一味利用外部资金运营,一旦外部资金停止,整个企业就会垮掉。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来说,没有足够多的资金就很难维系持续发展。

如今,共享单车的赛道上,已经开始进入清场阶段。摩拜和ofo作为第一梯队的企业,二者利用资本和资源的优势,继续大力拓展自己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洗牌加剧,今年10月下旬,永安行和哈罗单车采取合并的方式抱团取暖求生。至于第三梯队,他们面临的恐怕只有退出、倒闭。“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巴菲特的这句名言,对于这些正在经历寒冬的共享单车企业来说再恰当不过。

本组文/本报记者 赵新培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