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成本 滴滴、车和家联手布局 无人驾驶网约车

互联网 | 编辑: 潘翔城 2018-04-17 10:23:26转载

今年3月,车和家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对于成立近3年的车和家而言,这次合作来得有些突然,突然到它不得不停止公司已经孕育了近2年的SEV(Smart Electric Vehicle)项目。

根据车和家和滴滴的合作内容,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专门生产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的智能电动车。而车和家在创立初期制定的目标也是造车,主要包括两类,一种是满足城市1-2人出行的低速电动车,车和家称其为SEV;另一种便是满足家庭用户中长途出行的SUV。

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停掉SEV项目主要是因为跟滴滴的合作,让车和家有了在分时租赁和网约车之间进行选择的机会。

在车和家的内部规划中,布局出行业务的第一步是分时租赁,而网约车是第二步。“能直接和第一名滴滴合作,让我们的计划提前了三四年。”

李想告诉记者,在与滴滴合作之后,让他看到了网约车业务的成本优化空间,比如电动汽车、拼车业务以及未来的无人驾驶。“两到三年内,就会出现体验更好的网约车,成本比分时租赁还要低,更重要的是,网约车比分时租赁更好管理。”

在成本问题上,李想算得很精细。以网约车中的快车为例,一辆紧凑型燃油车的每公里综合成本约为3元左右,其中一半是车的保险、养护、油费等固定成本,另一半是分给司机的钱。

可以看出,如果想继续减少成本,只能牺牲司机的利益。而车和家和滴滴要打造的无人驾驶智能电动车,便希望能解决这些问题。

李想称,与滴滴合作出来的汽车,只用于网约车运营,完全不考虑零售。在他看来,未来的产品将解决三个主要问题:首先是成本下降,其次是用户体验提升,最后则是为无人驾驶做准备。

成本方面,新车将以每公里的成本为标准进行设计,以公里数来衡量汽车的寿命,而非使用年限;体验方面,新车完全为网约车的需求进行设计,包括用户上下车的方式、行李摆放方式等。不仅如此,为了满足拼车场景,新车还会按座椅来交易。

最为重要的是关于无人驾驶。据悉,为降低事故率,新车最初不会直接实现自动驾驶,但该车会按自动驾驶来设计,等未来各项条件成熟,该车的产品平台也能快速升级,不再需要等待研发周期。

根据李想的规划,这款车的设计使用寿命为60万公里,折算车价、运营、能耗等成本之后,综合成本会低于每公里1元,这约为目前同等级燃油车成本的1/3。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滴滴与车和家目前已经抽调部分团队开始一起办公。未来,合资公司将负责产品研发及后期运营管理。“滴滴与我们不是简单的采购关系,而是双方共同去推动网约车未来的发展。”李想强调说。

绕不开的巨头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汽车领域近两年非常热,但是生产汽车并非易事,尤其对于新创的汽车公司来说,要想存活下去,必须克服来自技术、资金以及竞争等方面的挑战。

李想称,车和家在年内会把美国的分公司组建起来,一方面负责无人驾驶的研发,另一方面负责未来整个美国出行业务的运营。

与此同时,车和家还完成了30亿元的B轮融资,由经纬中国和首钢基金旗下的新能源基金领投,老股东银泰集团、源码资本、蓝驰创投、明势资本、泛城资本等机构跟投。至此,车和家已累计获得融资57.55亿元。

但这些钱恐怕还远远不够。李想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公司今年还会进行C轮融资,到时融资规模可能会超过100亿。

作为汽车之家的创始人,长期对汽车领域的浸淫使得李想在造车方面有一定的底气。但是,面对群雄角逐的汽车领域,竞争仍是他面临的最大压力。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近日便直言,新创车企在未来两到三年会有苦日子,因为传统车企已经开始向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发力。

不仅如此,传统互联网巨头对造车的兴趣也日益增加。百度已经将自动驾驶作为公司战略级的业务方向,而腾讯在短短一周内,先后与长安汽车和中国一汽达成战略合作,同时还会和长安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也意味着其向造车业务更进一步。

而另外一家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早前已经开始与上汽联手生产互联网汽车,近日更被爆出正在研究L4级以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并且已有车辆具备了在开放路段测试的能力。

显然,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互联网巨头,在未来的无人驾驶道路上都将成为车和家等新创车企的重要竞争对手,尤其是在资金、资源等方面,这些巨头更具话语权。在网约车市场上,滴滴已经受到来自美团的挑战,而未来的无人驾驶网约车,车和家和滴滴面前的,恐怕也会是一场恶战。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