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的10nm桌面平台终于与我们见面,采用性能混合架构的Intel酷睿i9-12900K拥有显著的IPC性能提升,多核性能提升更是恐怖,超频性能也更强,让这颗16核心24线程的处理器重回巅峰。
10nm制程与混合架构首秀 Intel第十二代桌面酷睿来了
在英特尔酷睿的历史上,如果说哪一代制程最令人印象深刻,毫无疑问的是:14nm。如果从2015年的Broadwell算起,14nm应该是Intel历史上生命周期最长的一代制程了,时至今日已经走过7年时间。今年初,英特尔表示第十一代酷睿将是最后一代14nm产品,第十二代酷睿(Alder Lake-S)将采用10nm制程,现在,它来了。
其实,代号为Rocket Lake-S的第十一代桌面酷睿的Cypress Cove架构,已经在14nm制程工艺下实现了10nm制程的CPU架构和图形架构的导入,现在英特尔第十二代酷睿则带来了更强的完整版。Alder Lake-S基于Intel 7制程(10nm Enhanced SuperFin)工艺打造,并首次将性能混合架构(Intel Hybrid Technology)引入x86桌面平台,首次集成了两种内核类型:性能核(Performance Core)和能效核(Efficiency Core),以带来跨越所有工作负载类型的性能提升。
这里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性能混合架构。这样的架构与手机SoC中的“大小核”概念十分相像,但英特尔表示,“第十二代酷睿的混合架构是以性能为优先的,P Core的性能与英特尔第10代Comet Lake-S相比,提升了28%。即使是E Core,其单核性能也超过了第10代酷睿的同频性能。所以英特尔的混合架构并不是简单的“大小核”,与ARM移动平台功耗优先的设计理念截然不同。”
特别的是,为了使性能核和能效核与操作系统无缝协作,英特尔开发了一种改进的调度技术,称之为硬件线程调度器(Intel Thread Director)。这个内嵌在CPU架构中的硬件级调度器,专门为合理的分配P Core和E Core的负载而设计。它和操作系统紧密配合,以Windows 11为例,硬件线程调度器以纳秒级精度监视每个线程的运行时指令,实时反馈给操作系统,并创建一个由英特尔硬件线程调度器来动态更新和管理的数据列表。这样Windows 11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将恰当的线程放置于相应的内核上,以确保两种全新内核微架构无缝衔接,高效协同。
作为英特尔第十二代桌面酷睿的当家旗舰,酷睿i9-12900K采用16核心设计,包括8颗性能核心(P Core)和8颗能效核心(E Core),由于E Core不支持超线程,因此总计为24个线程。缓存方面拥有30MB L3智能缓存,相比上代酷睿i9-11900K几乎翻倍。P Core的基准频率3.2GHz,最高睿频频率5.2GHZ,相比i9-11900K略低了一点。E Core的基准频率为2.4GHz,最高睿频频率3.9GHz。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