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HIFI!惠威M200终极打磨

互联网 | 编辑: 2005-03-16 14:00:00 返回原文

惠威M200——引领HIFI概念

本文作者:Freshfish 饺子

惠威M200——将HIFI概念引入多媒体。M200的音质算HIFI么?也许有人并不这么认为吧。但是M200的宣传几乎和HIFI产品并无二致,让人们知道原来多媒体也能追求HIFI,这个概念几乎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建立了一个将HIFI系统与多媒体直接相连的舞台,同时也给HIFI厂商以新的契机,惠威和M200的影响不可磨灭。

惠威M200高音清脆而柔顺,有绵绵延伸的美感,中音的声音通透顺畅,温暖丰润。低音则变得更加干净利落,非常结实。由于以前笔者是Bass手,所以对音箱的低音还原部分要求比较高,大部分多媒体音箱都无法还原出电Bass应有的结实而又弹性十足的颗粒感。尽管M200在这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笔者的挑剔要求,但是在市面上有售的多媒体音箱中绝对是首屈一指。M200低音部分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很暖,尽管它下潜不是非常深,但是决不作假,听起来很舒服,不发散。

拖了好久终于下定决心对M200下手了,偶基本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打磨,对比每步磨机对箱子音质的改善,力求达到比较优良的效果。

第一步初磨,还是基于M200原有电路打磨,没有对原电路做大的改动,换掉所有的电解电容和大部分无级电容,加上运放插座用于更换运放,去掉输入耦合电容。保留原有的音调电路。

磨M200拆机改装篇 上

拆机,从背板开始,牛太小了.... -_-

背后看进去,用料实在一般,而且内部空间也不充裕,拆进去前刚听了一段时间,拆进去牛和散热片都还很烫

拆开后的螺丝和旋钮,背板6个,电路板固定2个。前面板3个旋钮,除了六角螺丝别忘记了还各有一个垫片

取出M200原有电路,这里我已经拆去了大部分电容,换上了镀金运放插座和2颗WIMA电容

拆下的元件,都系很LJ的元件。10000uf的滤波电容居然这么小,放一个日化的LXZ系列3300uf对比下,感觉体积不会差很多啊

原先用的“著名”的JRC4558运放

换上的内镀金运放插座,

磨M200拆机改装篇 下

之后,省去若干焊机过程........... :P

初磨电路板完成,换上8颗黑WIMA 0.1uf/63V、4颗EVOX 100n/100V、2颗ELNA Cerafine 220uf/25v、4颗ELNA Starget 47uf/50v

前级部分电容特写

看电路,应该这个是用来和电源滤波电容并联的 :lol: 还是希望找思碧的和RIFA169配合

后级部分,没去掉隔直电容和耦合电容,因为是初磨,所以先换上ELNA的Starget系列47UF/50v试下效果,旁边白色的是EVOX的MMK系列100n/100V

为了方便下面的磨机,我先把电路外置,这样可以方便得更换电容和运放,所以从主箱内部接出4套线:电源线(来自牛)、信号线、左声道信号线和右声道信号线。

这个是信号线,我焊下了电路板上的插座,接特富龙镀银线延长出来,并用热缩管包好

最后上张,运放座背面的焊点,偶焊大板子还好,声卡那样的小板就不怎么地了

还得说明一下,滤波电容,换为RIFA PEH169 15000uf/40v,因为体积比较大没有焊在板上,而是用特富龙镀银线接电路板,图在下面

另:这次焊没有洗,偶也没洗板水手头 :P 焊点全都是一次行完成

初磨上图完毕

运放现在基本上只能用5532,手头还有2604,不过准备下一步提高运放电压的时候再换,2604最佳工作电压在20v左右吧。

磨M200试听篇 上

线全部接好,上机了,电路外置了

电路板近观

先用飞利浦5532先

背面的接线,从后导管走先

音箱前面板旋钮位用螺丝+垫片封好

最后一张电路特写,接RIFA大水塘。

装好,接线,上机。一次性开声,蛮顺利的

磨M200试听篇 下

首先感觉音量比原先大了,过去开11点种的音量现在9点种多点就可以了。现在褒机中,初听几首HIVI试音I,感觉在小音量下低频比原先稍强,但有偏软感觉,音量开到9点种多比较正常的情况下,低频的改善出来了,动态明显改善,比过去有气势。低频改善是变得更有力度了,这在听《鼓诗》中感觉明显,而且量感有所改善,鼓声过去后鼓的震动感觉明显,看来得找个脚架放箱子了,看来是拜RIFA169所赐,不过量感感觉还是不够。

中高频的改变不好描述,感觉通透不少,高频比过去更靓一点,但是听赵鹏的《外婆的彭湖湾》,赵鹏厚实的男声却显得年轻了些,也就是,中频有些薄了。看来下面得废掉音调电路了。

用耳机K501+SXT-1SE切换校音,发现细节差别不少,听了几首赵鹏的《闪亮的日子》专集里的,感觉明显。用501听的时候,赵鹏那厚实的人声虽显薄一点,但是细节丰富,嗓音的每一个颤抖都听得很明显。可是到了音箱上就变味了,细节丢失了些,嗓子的颤抖变了个样子,估计还是音调电路修饰的结果。-_-

这么改的效果在我的房间(接近20平米)里已经足够,开到一半音量,音量已经相当大了,没法坐2米内听了,这个是加过大水塘的结果。

现在我更重视的是音质的变化,怎样让声音更正确一点,可以通过修改电路解决的。

重新做个功放成本不低,不如去买个2手的m1之类的无源箱+功放更直接,违背了我们改机的初衷。

基本上现在磨完,中高频已经有点华丽的感觉了,虽然音染仍然听得出来。

还找了些运放拉测试 以下是测试结果。

NE5532:确实有点胆味,解析力一般,高频比较燥,低频比较糊且肥。
op275: 和5532比,胆性还重一点,解析力、低频、音场更好一点,可以买贴片的来打磨声卡用(特别是创新的),可以改善硬冷的数码声。
EL2244:音色中性,音场比较宽,高频还可以,中频音乐味差,有人说解析力很高,其实是因为低频量感少,中频薄,高频显得突出而已。要用好比较难。
LT1057:两端延伸不错,速度、动态和解析力也挺好,就是属冷色调,放出的音乐好象有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让你可以静静的听,却燃不起对音乐的那份激情。
AD827:延伸非常好,解析力高,高频华丽,中频纯厚,低频下潜和力度都不错,音场向前后左右拓展,有了凹凸感(这一点比其它运放强),速度快,动态好,感觉很大气,初换上此运放后确实有让人为之一振的感觉。但久听之下,也发现很多问题,1虽然三频段、音场很宽,气势足,大开大合,但总感觉结构有点松,不够紧溱,2人声部份一般,有时大动态时,人声被配乐声淹没3不够细腻,属于激情有余而柔情不足,4音乐味不够。 不过很多的人喜欢这种风格。当然买两片来换换口味听还是可以的,按我的感觉,用在AV功放上看DVD大片应该很适合。
OPA2604:感觉象5532的升级版,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解析力不错,音乐味更好,有胆味,声底属于较纯厚且有点刚性,综合素质很不错。
DY649:和2604比,解析力更好,高频部份纤细而又柔美且泛音丰富,声底没2604厚,很清澈、细致的感觉,音乐画面异常清晰,人声部份圆润通透、有种甜甜的感觉,人声(特别是女声)是它的强项。
DY639:整体性稍弱于649,但更具备胆机特性,胆味更浓。
DY669:和2604差不太多,纯厚的声音。
AD712:解析力很好,清晰而又没有音染的声音,一种很透明的感觉,声底细致,低频量稍少。属于典型的监听风格。不过可能很多人都不大喜欢这种纯净水的感觉,还是加点味精好,大概是我已前玩过音乐制作的原因吧,习惯了这种纯纯的监听味道,挺感兴趣。
AD712(金封):一时好奇,第二天又去弄了个金封的,和陶封比,感觉解析力更好,声底更纯厚点,低频弹跳感下潜度都有所加强,音场定位感不错。...刚开始听时感觉好象人声清淅度还不如陶封的,吃了一惊,后来反复比较才发现,因为陶封的高频比较冲、直白、声底薄,人声显得亮,所以有这种感觉,还是金封的耐听度更高。不过,不太推荐使用,因为现在金封的找不到拆机件了,只有买全新的,要75元,这个价位可以买到更好的型号了。
AD797:值得试试的东东,人声很亲切,在朋友家测完后立刻被扣下来了。

因为时间关系,就买了这些东东测。其它还有更高档的627,2111(要100元),DY2000、AD927(好象没听说过)以后有机会再试,特别是有个店家极力推荐的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金封OPA2604(要价200/个)很有点吸引力。

最后,说说测试感觉:
1运放这东西还是不错的,玩起来比较简单又很有效果
2实际上到了2604这一级别,解析力、音场、音乐性等各项指标也都相当不错了,高档运放都很有特点,主要还是看自已的音乐口味来选择
3先后去了几个地方测,不同的功放测的感觉不全一样,看来电路设计还是最重要的,我朋友的一台英国CD机声音很好,就是用八片5532组成运放的。
4搭配很重要,我自已有个斯巴克CD机和AD10的耳机(声染很重),又浑又厚高频还刺耳平时怎么听都不是味,已闲置很久了,于是把手上的运放挨个组合测试,拆腾了一晚上,最后CD机的两个2604换成了DY649,耳放上5532换成了712(1057也可以),再听耳机,清淅、透明,细节丰富、低音有力,特别是人声部份非常突出。感觉变了一副耳机。借了朋友的K501试,则感觉827+DY649组合最好。
5总想找更高档的运放,试试更好一点的效果,为了这种感觉会导致付出更多的精力和RMB。呵呵,还是适可而止好一点吧。

磨M200用工具篇 上

磨M200用工具篇

除了常用的焊机用的工具外,还有磨M200时需要用到的比较特别一点的工具,希望对磨机的同好有所帮助 :)

先上来的当然是最先用的,开背板用的内六角梅花螺丝刀,这套还带了其他常用的头,取下单元等也会用到。

放大来看。

外六角螺丝刀,10mm规格。旋主箱前面板音量等旋钮里面的六角螺丝需要用到。

这个也是磨M200时比较特殊的一个工具,特殊在于,普通的10mm外六角螺丝刀外壁普遍比较厚,无法伸到前面板的洞内,即使有这么薄的,也还得注意螺丝刀内部够不够深,要不会给电位器卡到进不去。

这把是坛上磨机的同好liu7395帮我钻的孔,加大了深度,在此感谢。

磨M200用工具篇 下

放大看,里面已经钻过。

如果要买到合适的工具,最好量下尺寸再去买,可能还有现成的,不一定要和我一样这么用。

最常见的电烙铁,偶喜欢用尖头的,焊小东西。

取元件时常用到的吸锡器,蛮方便的,最好买可以换头的。

完毕,其他的比如钳子什么的就是家用必备了。

以上仅供参考。

磨M200用补品元件篇 上

磨M200用补品元件篇

先贴上几种手头有的适合用来改M200的元件,部分零件还在路上,到了再一起贴上来,供想改造的朋友参考一下。

不过这些配件的音色未经M200实机检验,所以到底配不配合M200单元的声音取向,就不好说了。个人选择,仅供参考。

先来改造用运放:5532

三家做的5532,分别是德州仪器、大S、菲利普的。

BB的OPA2604,陶封。

小电解,先来小电解是因为大电解还在路上,有RIFA169的15000uf和水蓝壳的摩罗利11000uf。

330uf/40V的RIFA PEG 124,传说中的极品,不过未知在M200上表现如何。

小电解,ELNA的silmic系列,不过发现去掉音调电路后用处不大,只好到时候拿来和RIFA 124比较下了。

从上到下,330uf/25V、100uf/25v、10uf/63V。

小电解,ELNA的cerafine系列。

220uf/25、22uf/16V,前者可用于M200,后者只好改声卡用了。

小电解,ELNA的starget系列,这个容量M200也有用到。

47uf/50V。

改造旁路等用,无级金属膜电容。

从左到右,EVOX-MMK 100n/100V、WIMA 10n/63V、WIMA 0.1uf/63v。

WIMA 0.1uf/400v。

磨M200用补品元件篇 下

功率不足的问题换牛也可以大致解决,我的思路是是先打磨原有的1875+5532电路不换牛,然后换牛,然后换3886电路,再然后还可以换好的功放等。循序渐进,可以逐步看到效果,又可知每步的效果为何 :P 补品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耦合用1uf/400v的RIFA 420。

改造的文章中提到要用3.3uf-10uf的优质无级电容,这个应该可以用。

RIFA420 4.7uf/250V。

WIMA 1uf/250v。

solen 1.5uf/400v,旧款的,没买到SCR 2代的,而且还so贵。

真正的大水塘,RIFA PEH169 15000uf/40v w00t) ,拥有最大的涟波电流,中高频极其优秀,低频速度十足,但是体积不小,52mm*76MM :crying: 这个是169系列里最好的,105耐温,超长寿命,水声十足。

用来做耦合对比的,REL-CAP 4uf/200v,据说是特富龙的。

再上下材料,从朋友那里弄的特富龙镀银线,做机内连线用。

参加讨论请到http://club.pchome.net/2004/10/23/39_3490.php?rpcount=0中进行,感谢大家的支持!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