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值得学习的画展拍摄经历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04-12-17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作为“中法文化年”重要项目,《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于2004年12月1日凌晨4点由3辆特种车装载,在警方的押运下抵达上海美术馆。 由于工作关系,当天上午10点,我随同海关关员来到上海美术馆。当然喽,带着我的MINOLTA  A1。

令人激动的大师作品

12月6日下午2点,我们一行再次来到了美术馆。

在一楼展厅门口,我看到安全门、存物间均已准备就绪,并贴有醒目参观须知。摸了摸胯旁的摄影包,我定了定神,准备随机应变。
佩上展会特制的胸卡,在馆方人员的引导下,我们步入展厅。

刚一拐弯,《吹短笛的男孩》在一瞬间扑面而来,我再也不顾忌什么规定,拿出相机就拍。可毕竟心里发虚,忙中出错,结果光圈未调好,AS也未开,拍糊了。

图7(ISO400 F11 1/8):《吹短笛的男孩》

爱德华·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1866年,161CM*97CM,申报价值USD56442000.00)是本次画展最为耀眼的作品。

说马奈早年曾当过水兵,他以怜悯的目光看着这个孩子兵,为孩子因画画需要而穿上的这身行头感到骄傲。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身由红、黑、白、金色装饰的完美军服和短笛的金色金属套上。

引用奥赛博物馆馆长、艺术史学家勒穆瓦纳为中国观众的讲解:“在马奈那个时代,这幅画的好处在于叛逆,不合当时的礼教,给当时社会迎头一击。现在看,画面上只有简单的一个人,线条清晰,轮廓清晰。人物的颜色漂亮,只有红、黑、金色,同时背景也非常简单,就是单一的冷色。最重要的价值是,这幅画里没有什么内容,没有蕴涵的深意,这个人什么都不代表,就是一个人,什么都不说明。因为他是个简单的人,观众看到他,就可以随意想,不会觉得不懂,随便想。技法上,画得非常快,完全变革了以前的画法,一场革命!”

我对绘画更是门外汉,但大师的真迹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知道我能不能较好地把它们记录下来。
赶快调整了一遍相机,镜头对准了下一个目标------
克劳德·莫奈的作品《戈迪拜尔夫人》(1868年,申报价值USD14724000.00)

图8(ISO400 F3.5 1/60):《戈迪拜尔夫人》

由于还未正式开展,展厅四周画廊的射灯没有打开。所以只能使用ISO400,PP上颗粒感很强。但事后印成6寸后发现画面还是很干净,而且有质感。

图9(ISO400 F3.2 1/80):
克劳德·莫奈的《隆弗洛尔雪天的马车》(约1867年,申报价值USD6135000.00)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