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液晶电视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 | 编辑: 2004-12-30 00:00:00 一键看全文

近一段时期,众多家电厂商纷纷发起降价行动,中国液晶电视市场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降价浪潮。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其屏幕大小从最初的14寸一直到32寸、37寸,众多不同规格的液晶电视均以令人无法想象的“超低价”惊艳登场。

技术突破以及液晶即将出现的普及

技术突破是诱因所在

其实,追根究底,技术上的突破是本次降价另一原因所在。早期产品中,由于先天限制,液晶显示器存在可视角度、响应时间、制造成本这三大障碍。而事实上,液晶电视的技术性能指标中,对消费者视觉感受影响最大的是亮度、对比度、分辨率和可视角度,而亮度又是评判液晶电视画质的重要指标。

如今市场上众多厂商的产品对比度大多在500:1,亮度多在400cd/cm2以上,这显然超越了早期的液晶电视存在的显示颜色度、亮度、可视角度等参数较低的局限。以东芝的最新产品-37寸液晶“魔法飞视”为例,其采用了东芝独有的“新型数字式屏幕后端处理器”(10亿7000万色魔方阵技术、622万像素超采样缩放系统、1/60秒动作实速逐行扫描),使其拥有高清晰的电视信号接收、高精密的数字处理、高画质的影像显示,即使是通常的暗场景,都会得到鲜明、清晰的表现,并实现了600:1的高对比度和500cd/m2的高亮度。

再加上“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使液晶电视的色彩再现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一改以往以模拟方式处理电视信号,将YC分离电路和色彩解码电路进行数字整合,真实的还原了高精细质感和自然流畅的图像。

随着液晶技术障碍的逐一突破,技术的进步让日趋成熟的LCD技术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健康、环保的优势让大屏幕液晶电视将成为等离子体产品之后人们又一个选择,这也形成了当前市面上液晶和等离子两大阵营的对抗,同时也加快了液晶电视的价格跳水、市场的进一步成熟。

总之,从液晶电视固有的局限入手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正是现在所有厂家所极力追求的,同时也是普通用户所希望看到的!

展望:液晶大普及

目前全球第五代液晶生产线已基本建成投产,第六代生产线也开始少量投产,预计到明年第一季度,全球第六代液晶生产线的产能将大量释放,这也直接导致了液晶面板价格的大幅下降。

中国内地、台湾上游生产企业以及部分国内家电流通巨头纷纷预测,随着各家电厂商液晶电视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应用,随着26、32英寸等中小型液晶电视价格的继续下跌,大屏幕液晶彩电有望在明年年底进入大范围普及,寻常百姓家的“液晶梦”将会成为现实,2005年将成为液晶电视市场的大发展年。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