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数字说话栏目联合,在3230名网民中开展的调查显示,65.3%的人每天上网超过4个小时,平均每3个人当中,就有1人每天要在互联网上留连8小时以上,而上网时间不足1小时的人仅占2.3%。
第二页
小刘也否认自己处于网络化生存状态。当互联网还是个新名词时,盛极一时的“网络生存大赛”他还有印象——参赛者被关在一个小屋里,靠一台电脑生存,但最终的结果似乎是,因为“订不上吃的之类的小问题”,人们一个接一个退出比赛。
“现在肯定不会有这种问题了。”抱着午饭,小刘认真地想了一想,“当时谁会想到,现在互联网能发展到这种程度呢!”
互联网时间简史
“现在当然不一样了!”对于互联网的发展,资深网民老秦觉得多此一问。
这是一个遵循着摩尔定律在不断“翻番”的世界。
1995年初,因为工作需要,老秦第一次接触互联网,那台“486”给他打开一个通往外界的窗口。
一发而不可收。3个月之后,老秦购置电脑,去电信登记,自家的电话线连上了一个“14.4K”的“猫”。
那一年,“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都还没有影子”。瀛海威这个以英文“信息高速公路(INFOR MATION HIGH WAY)”为译音的公司很快在北京白颐路口竖起一面硕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向北1500米,瀛海威的网络科教馆里,工作人员最早开始向中国老百姓普及何谓互联网。
当年网上的中文信息少得可怜,除了“瀛海威时空”,老秦会在“早报网”、“南洋商报”等境外华文媒体网站上阅览仅有的一些中文消息,忍受着“三四分钟才能打开的网页”和“每月800元的电话费”。
1999年的互联网,在初次触网的小刘的描述中,依然“没啥内容”。
网吧开始遍地开花,“那时候上网频率不高,相当于赶时髦”,小刘开始在网吧里打游戏和聊天。
人越来越多,空机器越来越少,为了上网,小刘曾经跑遍了一条街的网吧。
上网早已成了老秦接触信息的主要方式,即使在电视上看到一条新闻,他也有再去网上搜一下的习惯。
从那以后,没有人能具体回忆出网络发展的鲜明轨迹,它像一个普通的工具,开始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