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游戏时间 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互联网 | 编辑: 2007-04-10 00:30:00转载
无标题文档 “就让我再多挂半小时,攒够了经验值就能升级了。”面对母亲要关电脑的威胁,“网游”了一下午的高二学生小哲不顾一切地央求着。

但不久以后,小哲“再挂半小时”的后果换来的将不再是游戏中经验值的增长,而是游戏收益全部减半,甚至降为零。昨日,新闻出版总署倡议并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八部委下发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今年4月15日起,防沉迷系统将在全国网络游戏中全面实施。

至此,在长达1年零7个月的酝酿后,业界广为关注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施时间终于浮出水面。

▲▲网游3小时后游戏收益下降

攒分数、换武器、涨经验……不少网络游戏玩家都表示,不断的升级和虚拟物品奖励是吸引他们浸泡在其中的最大乐趣。“要获得这些奖励,主要靠长时间在线累计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表示,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正是针对这一“诱惑”而设计,利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

按照防沉迷系统设定,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后的2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时间,在此时间段,玩家获得的游戏收益将减半。如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玩家的收益降为0,以此迫使未成年人下线休息、学习。

据技术人员介绍,为了防止未成年人频繁上下线进入游戏,只有当未成年人的累计下线时间满5小时,才能将累计在线时间清零。

寇晓伟表示,将“健康”游戏时间定为3小时,完全是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状况和网络游戏的基本特点出发的,“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既无损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又能使他们适当享受到游戏的乐趣。”

▲▲公安部门实名认证网络玩家

今后,未成年人只要一登录网络游戏,立刻将被“登记在案”。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同时,《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也一同启动。该方案由注册系统、验证系统、查询系统三部分组成。玩家登录游戏时首先要输入身份证号码,所有通过实名认证确定为未成年人身份的、或者实名身份信息不规范的和验证未通过的用户均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

与此同时,公安部门也将在防沉迷系统中首次介入未成年人身份验证。运营商定期将经识别分类后初步判定为成年人的实名身份信息提交公安部门进行验证,由公安部门判定该信息是否真实,验证未通过的用户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

而专门面向家长设计的查询系统则可以使家长随时了解未成年子女是否在“网游”,或者查询本人的身份信息是否被他人使用。“以后孩子再泡网吧我就能了如指掌。”一位初中生家长表示,这套系统让他觉得“心里踏实多了”。不过,也有一位大二学生的母亲对迷恋网游的儿子仍然心存忧虑,“儿子已经过了18岁,要是对这个年龄群体也有所限制就好了。”

▲▲游戏不“防沉迷”不得运营

按照“通知”要求,2007年7月16日公开投入运营的网络游戏,必须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及配套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先行开发完成,并同步实施,否则不予审批或备案,也不准公开投入运营。据悉,盛大、网易、九城、光通、金山、新浪、搜狐七家网络游戏运营公司已签署《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使用责任书》,并率先开展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试验工作。

“搜狐早在两年前就在《刀剑on-line》中率先开放了防沉迷专区进行测试。”搜狐公司首席运营官龚宇昨日表示,他认为,通过有效合理的控制未成年玩家的健康在线时间,改变其沉迷网络游戏的不良上网习惯,有益于整个网游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本报记者沈衍琪  新闻链接

“防沉迷”启动时间表

2007年4月15日至2007年6月15日所有正在运营的网络游戏要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在网络游戏中开发防沉迷系统。

2007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各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对开发的防沉迷系统进行测试。2007年7月16日起

各游戏运营企业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否则对网络游戏不予审批或备案,也不准公开投入运营。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