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5月6日电今年以来,信息产业部、发展改革委等电信主管部门数次批评国内移动通信运营企业“套餐泛滥”的行业不正之风,明确要求降低以漫游费为代表的资费标准,让手机用户打得更欢、听得更畅。
尽管民心所向、政策所指、主管部门所期,但不管是减少套餐,还是降低漫游费的改革,都显得异常曲折。套餐多、漫游贵的“顽疾”究竟何时休?
“金令”频传只催熟“双改单”
今年以来,信息产业部、发展改革委等“金令”频传,只有“双改单”路线明朗化,而漫游费下降的还是扭扭捏捏,套餐还是杂乱无章,究竟是什么让这些问题不能一揽子解决?
恐怕关键还是利益问题,有电信专家早就提醒,“双改单”不等于资费下调,必须关注到,实现单向收费的电信业务,其主叫费用也提高了,综合来看,未必比一些“免费接听”的套餐实际资费优惠。
很明显,“双改单”可能让运营企业利益损失最小,老百姓在意手机姓“单”还是姓“双”的时候,未必注意到是否真的便宜,而手机套餐也是变相不降价的“良方”,而坚守漫游费,逐利目的就更明显了。
套餐不瘦身,用户吃不消
如今有些省份,各类手机套餐达上千种,这种电信套餐迷阵隐藏着无数猫腻。
各种套餐“套”住用户的手段层出不穷,常见的就有:“消费额度”套,即规定每月必须消费的金额,往往用户为了得一点通话资费优惠,不得不强制高消费;“预存话费”套,就是用户选择套餐后,每月必须按规定金额预存话费,才能享受优惠,一旦忘记存钱,就会转成奇贵无比的无套餐用户;“先存后赠”套,就是先让用户存上一笔数额很大的费用,才可以获得一定的赠送额度;“在网n年”套,即在签订套餐的时候,规定了在网年限,就算不再使用,也必须缴费到合约期结束,用户真正被“套”牢。
套餐泛滥的同时,运营商还会虚假宣传,夸大套餐的优惠,或通过玩弄概念,使“羊毛出在羊身上”;或通过暗中塞入一些用户不需要的业务,实现额外收费。
第二页何时让人安心慢慢游
五一黄金周,全国1.5亿人次出行,又有多少部手机在漫游?
“怕出差,一半是怕手机漫游,就一个字——贵。”在上海一家投资银行工作的路文昌说:“手机不管打还是接,一分钟都要多加6角钱,出差一个月手机费就会有上千元,大多都是漫游费、长途费。”
北京邮电大学阚凯力教授早就指出,移动电话异地漫游成本几乎为零,一部手机一年漫游成本也就是一分钱。而通过大西洋海底光缆打国际长途电话,成本还不到每分钟人民币0.1分,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即便如此,“漫游费”价格有所松动的也仅广州、深圳、北京、南京等少数地方,而且几乎都是有条件的“定向”漫游费减免。
业内人士称,“零成本”的漫游费虚高情况,最能体现目前国内电信业“竞争对手”转成“价格盟友”的问题。要让这些明显暴利的价格坚冰消融,必须引入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一家独大,几家垄断,很难破除行业暴利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