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10巨兽显现 ATi HD 2900XT架构详解

互联网 | 编辑: 2007-05-15 00:01:00原创 返回原文

正如同当初测试Nvidia GeForce 8800GTX那样,整个PChome评测中心ExplorerWorks硬件评测室再次进入DX10的“翡翠梦境”。我不认为在短短几天的评测中,就能对ATi R600这个全新的架构能有多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但作为一个评测编辑,我会尽力把所获得的资料,数据以及测试的成绩一

ATi HD 2900XT,推广DX10仍需时日

正如同当初测试Nvidia GeFrce 8800GTX那样,整个PChme评测中心ExplrerWrks硬件评测室再次进入DX10的“翡翠梦境”。我不认为在短短几天的评测中,就能对ATi R600这个全新的架构能有多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但作为一个评测编辑,我会尽力把所获得的资料,数据以及测试的成绩一一展现在广大网友面前,希望通过这些素材能让你们对R600乃至未来主流显示技术,三维加速引擎,高清视频解码等方面产生理性的认识。虽然包括我们PChme在内的绝大多数媒体暂时只能获得R600中,Radeon HD 2900XT这一款高端产品(Radeon HD 2900XTX尚无缘得见),但我仍然认为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丝毫不让NVIDIA G80。

ATi Radeon HD 2900XT(ATi R600)

记得我常去的某游戏论坛,常常为游戏画面重要还是游戏性重要而争执(当然,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便是Sny的PS3与任天堂的Wii)。但我相信有一点肯定毋庸置疑,无论那一个玩家总希望获得更优质的画面表现。当年的《古墓丽影》相信不少朋友都记忆犹新,而对于女主角劳拉那锥形的身材都曾有一笑而过的经历。与时俱进,若是现在出现如此画面,相信除非是PS上的游戏,不然谁都无法接受。从微软入主API领域之后,从DirectX发展至最新10.0之后,我们发现画面不但能“让曲线更曲,让直线更直”,同时我们所希望获得事物的物理运动性,光影动态效果……等等,也变得更为真实。

Lara Crft Tmb Raider-the angel f darkness

ATi HD 2900XT,尴尬的DX10应用

去年11月初,NVIDIA推出了GeForce8800GTX系列显卡,标志着个人电脑进入了DirectX 10.0时代。时隔半年,我们却惊讶而无奈的发现。无论当时媒体多么追捧,无论NVIDIA如何推广,也无论微软怎么卖力的发售Vista系列操作系统。到今天我们依然看不到一款基于DirectX 10.0的游戏登场。虽然8800GTX/GTS在众多DirectX 9.0C游戏中依然保持了较好的运行水准。可我们却根本看不到当初NVIDIA所描绘的“世界首款DirecX 10统一架构GPU,提供空前强大的性能和画面表现”。如果仅仅是DirectX 9.0应用,我们又何必花费大价钱追求G80呢?

空有DX10能力却不得不面对尴尬的G80

毕竟,对于整个业界来说,首先Vista仍在不断推广之中,仍有不少消费者并不为其华丽的界面而买单。同时,基于DirectX 10.0的游戏虽然也在被众多厂商开发,而数款对应的游戏也已经广泛曝光,可是我们却分明看到其中不少产品只有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才能一一登场。而反观ATi,在与AMD进行了并购以及融合之后,并没有急于推出其下一代DX10对应的显卡产品。而是面对市场需求,首先在显卡方面推出了RV530,RV570等产品(也就是ATi Raden X1650XT/GT,ATi Raden X1950Pr/XT/GT),以其优秀的3:1架构应战最后的DX9市场;之后发布的AMD RS690芯片组,满足了中低端整合AM2平台用户的需求。

刚刚到达本站的ATi 2900XT工程样本

ATi HD 2900XT,值得期待的DX10巨兽

很多关心显卡发展的朋友,特别是对ATi显卡有一定认识的网友,常常在论坛探讨着ATi何时会发布其下一代DX10显卡产品。我不得不说,虽然ATi相比Nvidia完了整整6个月才正式发布其DX10显卡产品,但是这一全新的R600系列却仍旧值得我们这半年的等待。或许有些朋友认为ATi这一次在技术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出现了些许问题,因此造成了R600迟迟不见踪影。但这恰恰是ATi不愿意在不成熟的环境下投放R600。Vista尚未主流,DX10游戏仍旧没有发布,若不顾一切抛出R600,多少有些不负责任的味道。

ATi Radeon HD 2900XT(ATi R600)

正如同当初总有人们质疑为什么AMD迟迟不推出支持DDR2的平台,而AMD在2006年中期给出了AM2这个答案。从整个2006-2007如今这将近一年的表现来看,AMD并没有因为较晚走上DDR2之路而损失什么。相反,AMD正是迎合了DDR2本身成为市场主流的时期,同时相辅相成而使得其在2006年周期乃至如今表现地更为优秀。那么ATi在G80推出后的大半年中,除了完成了对原有R500系列显卡的升级换代,推出RS690G等产品之外。对R600原本的架构进行了巨大的革新和补充。

ATi原厂公版则是优秀做工用料的典范

ATi HD 2900XT,A+A的强强组合产物

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R600,不但完全符合微软DirectX 10.0所要求的,支持各类API技术,并升级了更多值得期待的全新技术和功能。这其中除了DX10.0所倡导的USA(Unified Graphics Cre Architecture):把那些个着色单元一股脑儿统统“捏”在一起。不再有硬件化的某Shader区分,只是仍旧有不同的渲染方式之别。不管某款游戏需要何种着色单元,无论什么场景或角色需要哪些渲染方式及程度,均能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像素或者顶点的处理。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着色器们根据实际需求各司其职,不再有资源空闲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同时这也能更好的兼容以往游戏,当然这需要在驱动等方面进行更多配合。所有的运作过程被简化为统一着色单元——>RP——>显存交换。

如今在R600背后我们能看到AMD Logo

同时,ATi R600内部集成了64个多流程处理单元,每一个单元能同时处理4D+1D数据(D可看作对于像素,顶点方面的着色,渲染或者位图等方面的处理)。正因为此,ATi R600核心的处理能力被大幅提升,因此其流处理器可理解为64*5=320个。这些流处理器可对顶点、几何和像素着色的动态负载平衡和资源分配,通用指令集和纹理单元访问,支持所有类型的着色器 。同时专用分支执行单元和纹理寻址处理器。

用料奢侈优秀一向是ATi高端显卡特色

ATi HD 2900XT,强大的320流处理器

资料: R600内部320个流处理器针对所有操作的可提供128 位浮点精确度支持。其内部命令处理器可有效降低 CPU 负担。并具备着色指令和以及恒定缓存。其能力包括每时钟周期高达80次纹理拾取,每像素高达128个纹理。同时全面结合的多层纹理缓存设计,支持DXTC和3Dc+等纹理压缩;支持高分辨率纹理(高达 8192 x 8192)。并全面结合的纹理 Z/模块缓存设计。具有双侧分层 Z/模块缓冲 初期 Z 测试、Re-Z、Z范围优化,以及快速Z清除,无失真的Z和模块压缩(高达 128:1)能力。具有无失真的颜色压缩(高达 8:1),8 个渲染目标 (MRT),并支持抗高级锯齿技术。并可支持物理加速处理技术。

8+6Pin供电提供给R600 160W左右的供电

而面对微软DX10.0方面的应用,R600全面支持Shader Model 4.0,包括具有几何着色器(Geomerty Shader,从一些资料中我们了解,这种渲染方式主要将应用于脸部皮肤等高多边形处理状态,提供更为真实的动画渲染等方面的应用)。支持流输出,整数运算和位运算,Alpha tCoverage,恒定缓冲,状态对象,纹理阵列等技术和特性。

大型涡轮散热器为R600提供了强劲的散热支持

ATi HD 2900XT,完整支持SM4.0等技术

在其动态几何加速方面,其用了高性能顶点缓存,配备可编程嵌套单元。可用于几何放大的加速几何着色器路径,支持内存读/写缓存以改善流输出性能。而为了达到“曲线更曲,直线更直”的完美状态,在ATi R600的抗锯齿功能,具有多样本抗锯齿(高达每像素8个样本), 支持高达24x定制的滤镜抗锯齿 (CFAA)以改善质量。并支持自适应的超级采样和多重采样,支持随机采样抗锯齿 Gamma 校正 Super AA(仅限 CrossFire 配置)。而且更重要的是所有抗锯齿功能均兼容HDR渲染!

原生CrossFire-顶级发烧友所追求的目标

而在其纹理过滤功能方面,ATi R600具有2x/4x/8x/16x 高质量自适应各向异性过滤模式(高达每像素 128 Tap)。128 位浮点HDR纹理过滤,双三次过滤,sRGB 过滤(gamma/degamma),百分比渐近过滤 (PCF)等。并支持深度模板纹理 (DST) 格式,支持共享指数HDR (RGBE 9:9:9:5) 纹理格式。当然R600系列也全部采用内置原生CrossFire交叉火力控制器,能提供完美的双卡互联工作模式。

2个4Pin散热器接口

ATi HD 2900XT,出众的视频输能力

在NVIDIA推出G84/86的时候,提出了PureVideo HD技术,但通过我们的测试和了解后发现,其仅仅只是对时下主流的H.264编码进行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对于微软提出的VC-1并没有提供任何优秀的支持。我们会发现包括已经发布的Nvidia GeForce8800Ultra,虽然其在回放H.264编辑高清晰视频仅需10%左右的处理器占用率。但是在播放微软VC-1编码的时候却没有任何改善。

支持双DVI+HDMI+HTPC等多种视频输出

与此同时,ATi所推出的Avivo HD技术,却是一套完整的视频输出/回放体系。这其中包括内置两个独立的显示控制器,可同时驱动两个显示器,而每个显示器都具有独立的分辨率、刷新率、颜色控制和视频覆盖,并达到全30 位显示处理。支持包括可编程分段线性 gamma 校正、色彩校正和色彩空间转换等技术。通过时空抖动在24位和18位显示器上提供30位颜色质量!其内置的高质量前后缩放引擎,为所有显示输出提供欠扫描技术支持 。而用于隔行显示器的内容可自适应去闪烁过滤。

R600定位:顶级游戏体验+顶级高清回放

ATi HD 2900XT,HD Avivo高清回放技术

一般ATi HD 2900XT所具有的两个集成的双连接DVI显示输出,每个都支持18、24和30位数字显示器,分辨率均可高达1920x1200(单连接 DVI)或 2560x1600(双连接 DVI)。同时 每个均包含一个带有片上键(on-chip key)存储的双连接HDCP编码器,以回放受保护的高清内容。同时内部集成两个的 400MHz 30位RAMDAC。每个都支持通过VGA连接的模拟显示器,支持所有分辨率,最高达 2048x1536。

通过转接口便能获得HDMI输出

而且R600直接支持HDMI输出。支持所有显示分辨率,最高达 1920x1080。同时通过ATi Theater200芯片,集成的高清音频控制器,支持多通道 (5.1) AC3,实现即插即用的无线音频解决方案。其内部集成的Xilleon HDTV编码器,提供高质量的模拟电视输出(色差/S 端子/复合端子),并且支持 SDTV 和 HDTV 分辨率 。在回放技术方面,其支持欠扫描和过扫描补偿高清解码加速,支持 H.264/AVC、VC-1、DivX 和 MPEG-2 视频格式。并具有完美的 DVD、高清DVD和Blu-Ray蓝光回放能力。其支持运动补偿和 IDCT(反向离散余弦转换)高清视频处理。支持包括高级矢量自适应每像素反隔行扫描,去马赛克和噪声减少过滤,轮廓增强,反向电视电影处理(2:2 和 3:2 pull-down 校正) 不良编辑校正,高保真 gamma 校正、颜色校正、色域转换、缩放。

通过R600,我们可进行MPEG-2、MPEG-4、DivX、WMV9、VC-1、和 H.264/AVC 编码与转码。其像素着色器与视频的实时无缝集成。而其所有显示输出均支持VGA模式。

ATi R600相关测试,游戏性能,软件得分,高清回放能力等方面的介绍仍在进行中,请继续关注这两天内PChome评测中心的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的最新配件资讯,请点击进入PChome

大家如果对本栏目有任何建议、意见或任何IT配件资讯的投稿,欢迎发邮件到Cityrat@staff.pchome.net,我们会尽快给予回复。最后,硬件频道全体同仁感谢大家对pchome一贯的关注和支持!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