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同的科室看病,拿不同颜色处方。从这个月起,上海各大医院的处方成功“变脸”,推行红黄绿白4种颜色。昨天,记者从瑞金、仁济、第九人民医院等医院获悉,区分颜色的处方令患者在用药等方面增加了透明度。“去旧换新”半月来,按“四色处方”开药,医生们已经基本适应,而处方的“变色”并没有引起患者的注意。
电子处方手工开
去年9月1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作了明确规定,老旧处方须在2004年12月31日退出医院,从今年1月1日起,医生必须使用“四色处方”开药。淡红、淡黄、淡绿、白色四种颜色的处方分别代表麻醉药品、急诊、儿科、普通等病种。
处方的变革,对沪上原本已经实行电子处方的医院提出了一个挑战。
为此,瑞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等重新印制了“四色处方”,并在信息化流程中增添了一道程序。“在实行半个月内,门诊共开出45366张处方,其中276张是手工开出的。”瑞金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孙胜伟告诉记者,“医生在开电子处方前,每台电脑会提醒医生先征求病人的意见,如果病人需要手工处方,医生会直接开方,其他的病人则仍然延用电子处方。”
医患逐渐适应中
在早先广泛使用手工处方的医院,“四色处方”也平稳过渡。据悉,不少三级医院去年年末就已经统一印制了“四色处方”,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则由各区县卫生局统一印制。
昨天,记者在杨浦区老年医院发药室门口看到,在不同科室看病的病人拿着不同颜色的处方,大多数患者还是拿着白色处方。发药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始使用新处方有些不适应,不过半月以来基本能够适应,而且感觉方便。”医生在填写处方时也更加认真了,原来,每张处方都有一个编号,一旦写错了就要交给医院统一销毁,医生写处方时也不再那么随意,每张处方上都按要求填写好病种。
用颜色来区分病种,为的是让患者看病更能明了,但是处方的旧貌换新颜却没有引起众多病人的注意。记者随机询问了10名患者,大多数人不知道新处方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有3人回答“颜色不一样了”。也有个别病人甚至因为颜色的不同而产生了怀疑。在儿科诊室,医生给孩子诊病后开药,一个孩子的外婆拿着儿科绿色新处方到一楼划价,看着前面人拿着白色的处方,就一直嘀咕:“我的怎么跟别人的不一样呢?”
处方颜色建议细分
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周礼明介绍,与旧处方相比,新处方更易于辨认,利于麻醉药管理、急诊紧急处置,在绿色儿童处方上增加了儿童月龄的填写项目,有利于儿童安全用药;四色处方中增加了“诊断”栏,这样药剂师还可判定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另外,处方的格式、书写、调剂、使用、保存都有了更明确的规范,避免了只有医生明白的代码处方。
也有不少医院在使用过程中碰到了一些困难,对此,院长们纷纷提出了细化建议。比如,在现有的无纸化处方上又增加了手工处方,影响了医院的网络化管理以及信息化管理,建议处方管理办法需要对电子处方有具体化的规定;肿瘤病人处方和医保病人处方也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混迹在普通处方中,带来一定困难,建议为处方的颜色继续细分;又如,目前,部分使用的黄色处方和白色处方颜色上有些相似,容易混淆,建议在印制过程中,进一步区分颜色。
■淡黄色---急诊
■淡红色---麻醉药品
■淡绿色---儿科
■白色---普通
来源:新闻晨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