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期曾喜欢摄影,也给人照过一些照片,有黑白也有彩色,照片送人了,可底片还在,看着这些底片不禁勾起我很多回忆。 大学毕业六七年都没有动过相机。直到去年去了一趟法国,拍了一些照片,本打算做个POWER POINT给同事介绍一下体会,曾试过普通平板扫描仪的扫照片,本
NIKON LS4000ED体会1
序言
大学时期曾喜欢摄影,也给人照过一些照片,有黑白也有彩色,照片送人了,可底片还在,看着这些底片不禁勾起我很多回忆。
大学毕业六七年都没有动过相机。直到去年去了一趟法国,拍了一些照片,本打算做个POWER
POINT给同事介绍一下体会,曾试过普通平板扫描仪的扫照片,本来照片效果就不好(顺便介绍一下器材:ZENIT
122相机,标头,不知什么牌子的UV,乐凯胶卷,北语南门丽晶冲洗),扫出来就更没法看了。一直想借一个底扫,可认识的行内人士不多,未能如愿。此后的近一年时间也拍了一些照片,总共加起来也有五、六十卷,把这些底片数字化的想法愈加强烈,刚好蜂鸟提供租赁服务,于是就租了一台NIKON
LS4000ED回来。
不买底扫的原因
我不买底片扫描仪的理由很简单:一是扫描仪使用率不高。平时工作忙,一年不过拍几十卷,去掉一部分废片,需要扫描的不多,买一个扫描仪实在不值得;二是扫描仪价格太高。LS
4000ED要¥9000多,可以买一个很好的镜头或是机身,拿出去照相或亮骚,使用率大大提高;多拍几卷胶卷也行。也想过送去数码冲印店,可价格太高(晶丽达每张底五元〈10MB,大于10MB
一元/MB〉,简直就是抢钱!估计租用扫描仪的费用比送冲洗店便宜得多。攒足了底片可以租一次,几十块钱一天扫十几个卷,比冲洗店便宜多了(实践证明一天24小时只能扫十几个卷)。
NIKON LS4000ED体会2
一些体会:
这次租用时间很短,只有两天,而且急于扫描,好多功能没有搞清楚,各项参数对成像的影响也没有作比较,只介绍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和粗浅的体会。
准备工作:
1.充足的体力、精力、食品以及耐心。扫描过程是一件枯燥又繁重的工作,最好两个人换班扫描。我扫了两天一夜,扫描仪还在运转,我却体力不支,只扫了15卷就也干不动了,其他的只好等下次了。
2.整理好底片,根据要扫的底片数量确定租用时间。熟练工人1.5小时/卷(36张负片、不加特效)。
3.足够好的计算机,单机建议配置:
硬盘越大越好,否则应配备刻录机。色深度为8位时,全幅面输出(5959×3946)文件大小67.3MB。也就是说,一卷36张的胶卷要占用2.4GB的硬盘空间!如果选14位色深,文件大小刚好翻倍。
P4 1.7G以上CPU。扫描输出是TIFF格式,在扫描过程中你可以把上一次扫描的文件进行格式转换,如果CPU速度不够快,会影响扫描速度,尤其是在打开数字ICE的时候。我的P3
750机器在开启数字ICE扫描时占用85%的CPU时间。
>512MB的内存。色深度为8位时,全幅面扫描,单张文件在存盘瞬间要占用最多200MB内存(如果上一张没有关闭再扫描下一张会耗费更多),除去系统本身占用,如果再用PS,512MB是最低配置。我的计算机是384MB内存,只能用来扫描,再作一点其他的事情硬盘灯就会狂闪,更不要说PS,用ACD
SEE都不行。
双显示器。软件所开的窗口较多,且形状大小不一,工具窗口要遮挡图形窗口,不便于浏览。
NIKON LS4000ED体会3
WIN2000 PRO操作系统。对1394卡支持的比较充分,省去很多麻烦。用win98试装了一下,提示要加1394卡升级补丁,就放弃了,WIN
XP没试过;
如果没有高配置的计算机可以用多台计算机协同工作,用局域网相联,最慢的计算机(不会再有PII了吧?)扫描,快的计算机作后期处理。
我有两台计算机,一台是P3 750,384M内存,三个9G、两个4.5G共五块SCSI硬盘,其中一个9GB硬盘是空的,用来临时存储扫描出来的文件。另一台是P2
400,计划作格式转换,配置192MB内存,20G剩余硬盘空间,带刻录机,特意买了40张CD-R,如果硬盘空间不够用来作备份。结果证明,这台机器非常费劲,把一个67MB的文件转换成JPG文件要半分钟时间,而且无法完成全部格式转换的工作(经常提示“内部错误”),需要重新启动才能继续。后来只是用来存储文件,刻录光盘并写些使用体会。
4.租用前最好先阅读一下使用说明书以及多查阅DX们的使用体会。虽然操作比较容易上手,但设置选项繁多,我租来以后急着扫描,到现在好多功能还没有搞清楚,时间就是金钱啊!
5.底片切口处的齿孔不能有豁口。底扫用齿孔来定位,否则容易造成底片定位不准,扫出来的图象有可能一边是底片A的内容而另一边是底片B的。
6.如果不是要求很高的照片,建议不要开启ICE功能和Mulit
Sample Scanning功能,它们会耗费大量的运算时间。
7.扫描片头的时候把曝光的一头朝外,预扫完正常的底片后注意停止预扫,否则要花很多时间。
NIKON LS4000ED体会4
扫描仪清单:
主机一台;
SA-21附件一个;
XX附件一个,(没看到型号);
1394适配卡一块;
说明书一本;
电源线一条
1394电缆线一条;
安装:
安装过程并不难,只要有一些计算机装配知识。但我在安装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原计划把扫描仪接到P2 400机器上,但这台机器装的是WIN98,装完卡和驱动后再装Nikon scan3软件的时候提示要1394的更新程序,可我在驱动盘中没有找到,只好作罢。又把卡拆下来装到P3 750中,这回比较顺利,系统提示找到1394卡,并安装了驱动程序,同时找到了LS 4000ED,并提示插入驱动盘,指明路径后,驱动程序顺利装完。然后安装Nikon scan3软件,重新启动就可以使用了。
我的底片都是六个一条的,用SA-21附件非常方便。把底片的药膜面向下插入输片口,扫描仪会自动把所有底片一次全部吸入,测量底片的总长度并粗扫,然后再把底片吐出来,重新一格一格吸入,进行预扫。预扫结果可以在Nikon scan3软件的预览窗口显示出来。
说明书中大部分是硬件方面的,软件的部分很少,基本没有参考价值。
基本操作:
单张扫描:
每条底片放入经过约3~4分钟预扫后可以进行旋转、剪裁、效果处理,一次扫描一张底片,适合“精加工”。
NIKON LS4000ED体会5
成批扫描:
粗加工。底片粗扫后不观察效果,直接成批扫描输出所有底片并存盘,大部分时间由扫描仪来工作,操作者这时可以作一些其他事情。但扫描出来的面积比拍摄面积略大,有边框,还要进行后处理。
选取加工。片粗扫后观察效果,进行旋转,选取,然后成批扫描输出所有选中底片并存盘,不需要的可以不进行扫描。
精加工。粗扫后进行预扫,观察效果,进行剪裁、旋转、选取,然后成批扫描输出所有选中底片并存盘(我猜测的,没试过,不知行不行,请大侠指教)。
我选择的扫描方式是单张扫描。在每预扫完一张后查看预扫结果,决定是否扫描、方向旋转、内容剪裁、具体采用什么扫描方式,做到心中有数,预扫结束就立刻进行扫描,并自动存盘。操作熟练后大于每卷一个半小时,只是不能休息,很累人。
影响速度的因素:
1,分辨率。分辨率的大小基本不影响扫描时间,只影响存储时间长
2,剪裁。在底片长度方向上进行剪裁会缩短扫描时间。在底片宽度方向上剪裁效果不显著。
3,数字ICE功能。开启后扫描时间大大增加。
4,颜色深度。14bit比8bit时间长。
5,Multi Sample Scanning选项选择大于1×会使扫描时间增加(没定量测过)。
6,还有一些其他的选项,如每一张底片自动聚焦等都会使扫描时间有所增加。当然扫描时间的增加会换来更好的效果,看那个更重要了。
NIKON LS4000ED体会6
缺点:
1.安装较麻烦。扫描仪采用的是1394接口,并配1394接口卡,虽然提高了传输速度,但用户在使用之前要拆机装卡,装驱动,用完了还要拆掉,对于不常装机的人显得比较麻烦。(LS40应该容易一些,USB口不用装卡,下回试试。)
2.成批处理不理想。预扫结束后,仍要人工干预,点击扫描钮。理想的情况是:设置好了以后只要插入底片就应该一切OK,但我最后也没有实现。
3.软件所开的窗口较多,大小不一,而且互相遮挡,不便于浏览。如果是双显示器的用户那就好多了。
4.NIKON SCAN3软件多任务支持的不好。预览、扫描、存盘等操作无法同时进行。如扫描的同时把上一个文件存盘是行不通的,甚至在扫描时点击下拉菜单扫描就会停止。
5.莫名停机。底片被吸入后扫描仪就停了,软件没有反映,将软件退出重新启动,又正常了。在我使用的两天中出现三次,不知是何原因。
6.扫描时间仍然比较长:
粗扫:几秒钟
预扫:约3分钟。(SA-21附件,六张一条)
缺省精度(8b 无特效)单张扫描:1’10”,存盘20”。
启动ICE,Multi Sample Scanning(Super Fine (16×)模式)扫描位深度14。耗时:20分钟,存盘40秒,生成文件135兆。
本文来自: www.fengniao.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