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大学“负翁”

互联网 | 编辑: 顾沈伟 2007-06-20 17:30:00转载

 

大学校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负翁”,何为“负翁”,也就是从上大学起就开始向银行借钱“用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在校外房,购买高档消费品等等。此一族奢侈的行径,足以使工薪阶层的父母们咋舌。

曾经看过有关的数据报道,在中国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愈来愈超前,有近57%的人表示“敢用明天的钱”,大约48%的人不为自己成为“负翁”担忧。年龄在20岁到35岁之间,月收入3000元至6000元人民币(约625至1250新元)的群体是构成“负翁”的主体。

而大学生也位列其中,特别是一些发达城市,北京、上海、广

州等等。大家就可以想象这些无收入人群的“收入”是来自于哪里,当然我们不否认一部分学生是考自己的脑力赚钱,但身边也不乏,“贷款”过日子的人。比起一般的大学生,他们提前实现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看看大学“负翁”的分类吧,事前申明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一种是自信型“负翁”,他们中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信心。对生活品质要求高,于是积极地贷款消费,提前享受。所以,不停的制造着去学校澡塘洗澡,开大奔的一幕幕。供给着校外一家又一家的时尚消费场所,君不见,那个高校外不是饭店、饭馆、酒吧林立,当然,笔者看到的大多是北京的场面。

第二种是被误导型。他们中的人大多是为了追随第一种人,自以为搭上时尚的班车末节车厢。明明手中钱够花,而且也是在是花不出那么多的钱,却要打肿脸充胖子。笔者对这些同学只能用“不理解”来形容啦。

第三种是被迫型“负翁”。贫穷人家的孩子,上学不易,特别是考上大城市知名院校,花费不是家庭所能担负的,不得不贷款。

曾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致力于研究消费的陈昕教授讲 “负翁”实际上签了一个约,把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智力、劳动全部抵押给了银行。并且陈老师还说,个人负债消费要适度。“适度”啊,什么是“适度”,适度的标准是什么呢?

哈,这个问题,好难啊,不过还是说说几条建议吧,首先,广大的大学生同胞们加强消费心理学的学习,估计这条建议会遭人骂。那么多书要看,考试要考,还要给我们加课,去死吧。不过想想,其实很应该的啊,大学生是消费热点,是很多时尚消费品牌、消费方式的传播者,这个环节把握不好,长期以往,大学生将不大学生啊,,养成一个很好的消费行为和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再有,不得不提的是“信誉”问题。笔者没有经过系统的调查,倒是建议有关部门做作“还贷”方面的研究,有多少人准时准点换钱。大学生也要讲究信誉,同胞们,你们也成年了啊,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最后么,呼唤理性消费!慎重选择,该扮演的角色,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来源:千龙

更多新闻点击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